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31.
饲料是维持畜禽生命的基础,也是畜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枢纽。粉碎是饲料加工的关键步骤,适宜的粉碎粒度对节约饲料生产成本、提高饲料品质及发挥畜禽生产潜力具有积极影响。文章就饲料原料粉碎粒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饲料品质和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作一综述,以期为肉鸡产业精准饲养技术体系的构建及节本增效技术研究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32.
本研究将玉米与大刍草杂交并多代自交选育得到的3个品系,与玉米、高粱、苏丹草在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及饲用价值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及生物产量方面,除叶片数外,3个品系均显著高于与其具有相似株型的苏丹草。在营养品质方面,3个品系在含磷量(P)、粗蛋白质(CP)、粗纤维(CF)、粗脂肪(EE)四个方面优于大部分的玉米、高粱及苏丹草,但过高的灰分(ASH)含量可能是其过多分蘖附着泥土及刈割时夹带过多土壤导致的。在饲用价值方面,品系1、2的相对饲喂价值(RFV)大于100,说明其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品系3相对饲喂价值略低,为96.6,在可消化养分总量(TDN)、消化能(DE)两个方面要优于部分玉米、高粱及苏丹草,在维持净能(NEm)、增重净能(NEg)、泌乳净能(NEL)三个方面也优于大部分玉米、高粱及苏丹草。 [关键词] 饲草玉米|远缘杂交|农艺性状|饲用营养品质|饲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3.
气象因素对玉米果穗建成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大田不同播期试验,研究播期气象因素差异对不同品种玉米果穗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穗率对穗数具有显著的间接负效应,空秆率对穗数具有显著的直接负效应,果穗分蘖率是影响空秆率的重要因素。播期对果穗建成因素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品种间穗数无差异,但双穗率和空秆率差异显著。出苗至拔节期日温差越高和适当降雨,双穗率和空秆率越低,穗数越多;出苗至拔节期和拔节至大喇叭口期内高温危害,以及拔节至吐丝期夜温升高、日温差变小和渍涝胁迫,均显著提高双穗率和空秆率;吐丝后14 d内高温天数导致花丝受精率降低或者受精花丝子粒败育,降低穗数。通过调整播期调控玉米果穗建成期气象因素是构建高产多穗群体的技术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4.
研究旨在通过回归法和绝食法测定小尾寒羊×杜泊羊杂交肉用羊(杜×寒肉羊)在生长期(20 kg)和育肥期(40 kg)时的维持净能需要量,比较测定方法间的异同。第1阶段选取24只体重(20±3)kg的杜×寒肉羊,第2阶段选取24只体重(40±5)kg杜×寒肉羊,公母各半,2个阶段分别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前3组为回归法测定维持能量需要量,分别按照自由采食量的100%、80%、60%进行限饲,第4组为维持需要组。试验羊限饲7 d后各组随机选取2只羊,称重后转入特制代谢笼中适应1 d后进行4 d消化代谢试验后转入呼吸代谢舱进行4 d的呼吸测热试验,每次试验期为16 d,每阶段重复3次试验。结果表明:生长期杜×寒羔羊维持净能需要量为224.08 kJ/kg BW0.75(回归法)、232.84 kJ/kg BW0.75(绝食法);育肥期杜×寒肉羊维持净能需要量为271.33 kJ/kg BW0.75(回归法)、279.20 kJ/kg BW0.75(绝食法)。绝食法测定维持净能需要量略高于回归法,2种方法无...  相似文献   
135.
以中嘉早17(早稻季)和泰优390(晚稻季)为试验材料,2019年在湖南省浏阳市开展大田小区试验,探究3种栽培方式(垄作栽培、厢作栽培、平作栽培)对水稻根系特性、土壤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平作,垄作栽培显著提高了晚稻孕穗期、齐穗期的根总长和根表面积,其中,孕穗期的根总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显著提高49.43%、52.14%,齐穗期的根总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提高46.13%、36.90%;厢作栽培降低了晚稻分蘖盛期的根总长和根表面积,分别显著降低33.75%、31.39%;垄作栽培提高了早、晚稻孕穗期、齐穗期的根系伤流量,其中,早稻孕穗期、齐穗期的根系伤流量分别显著提高73.31%、101.14%,晚稻孕穗期、齐穗期的根系伤流量分别显著提高92.81%、52.22%;与平作相比,垄作栽培显著提高早、晚季稻田土壤脲酶活性、0~20 cm土层中有机碳的含量以及晚稻季>5~20 cm土层中碳氮比值,厢作栽培显著降低了晚稻>5~10 cm土层中有机碳含量;相比平作栽培,垄作栽培增加了早、晚稻有效穗数与每穗总粒数,产量分别提高了30.20%和10.75%。综上,相比平作和厢作,垄作栽培更有利于提升稻田土壤地力和提高双季稻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