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建立湖南省油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抗病性、品质性状的数据库,对2019年全省市场销售的224份油菜品种主要性状进行了鉴定。成熟期考种结果表明:湖南省推广的品种株高在160~190 cm之间,分枝起点多在70~90 cm之间,一次分枝数多在6~9个,结角密度多在1.4~1.8个/cm,主序长度在50~65 cm,角果长度集中在5~6.5 cm,每角粒数18~24粒,千粒重3.5~4.5 g;从菌核病的抗性评价结果来看,湖南省推广品种以中感品种为主(占比59.4%),高感品种仍占有10.7%,而低感品种仅占比28.6%,中抗品种只有1个,没有高抗品种;从芥酸和硫苷检测结果来看,有63个品种芥酸未达标,60个品种硫苷未达标,达到双低标准的仅有 154 个,占比68.8%。  相似文献   
12.
在南方稻油轮作耕作制度下,由于土壤黏重,低洼地带土壤极易发生渍害,常导致根系缺氧,严重影响油菜产量。以30份湖南省主推甘蓝型油菜品种的亲本和杂交种为材料,进行苗期渍水处理,研究了不同材料在苗期受不同时长渍害胁迫时的生理变化,以及不同时长渍害胁迫对油菜产量及产量因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渍水处理12 d,对油菜单株产量、株高、有效角果数、角果长、每角果粒数和生物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而渍水处理7 d,除了单株生物量外,其他因子均未有显著差异。杂交材料的耐渍能力与母本的相关性更高,为后期耐渍油菜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油肥1号薹-肥两用技术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菜品种油肥1号为材料,采用移栽和直播2种方式对其薹-肥两用的栽培模式进行研究,并以白菜薹为对照,对其菜薹营养成分和矿物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移栽较直播采收方便,菜薹采收期长,产量高,是薹-肥两用油菜宜采用的栽培方式;油肥1号菜薹的干物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及总糖含量明显高于白菜薹,其他指标与白菜薹相当。  相似文献   
14.
"沣油679"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利用POL-CMS等材料经测交、回交和杂交转育选育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良、抗倒性强、适应性广等特征。两年全国(长江中游)区试平均产量181.76 kg/667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32%;平均产油量76.73 kg/667m2,比对照增产7.42%,种子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17.32μmol/g,含油量42.16%。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湖南油菜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前景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14个县市油菜生产进行了调研,从油菜生产面积增长趋势、品种应用、栽培模式、机械化生产概况、科技支撑等方面分析了湖南油菜生产现状,并从油菜生产扩面增效、规模化经营、多途径利用及菜油热销等方面探讨了湖南油菜产业发展前景,认为油菜生产效益低下是影响该省油菜生产面积波动的主要因素,政策支持、科技支撑、产学研的有机融合、加快规模化经营步伐、土榨坊的升级改造等是油菜生产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Pol CMS是指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从基地选择、播种期确定、播种方法、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花期调节、除杂去劣、辅助授粉,收获贮存等方面,总结了Pol CMS油菜品种在青海、甘肃等春油菜产区实施杂交制种的技术要点,为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系统杂交油菜种子高质高产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SSR标记对16份甘蓝型油菜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34对引物共扩增出72条清晰的谱带,片段长度在100~650 bp之间,引物PIC值介于0.12~0.73之间,平均为0.39;供试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2~0.90之间,平均为0.63,其中pol-CMS恢复系间的遗传差异较大,pol-CMS不育系间与温敏核不育系间的差异较小;在遗传相似系数0.685处可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类群,聚类结果与已知的系谱来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TRIZ理论创新思维在农业科技创新中推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业科技创新中,TRIZ理论研究仍处于传播、普及的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全新本土化的TRIZ理论。文章阐述了TRIZ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应用TRIZ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总结出TRIZ理论创新思维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启示,进而提出在农业科技创新中推行TRIZ创新思维的建议与对策,以期通过将TRIZ理论引入到农业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新领域,提高创新的效率,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材料的创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外源萝卜恢复基因的导入途径与筛选方法,转育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Ogu CMS)恢复材料,为甘蓝型油菜Ogu CMS育种应用创造条件。【方法】以萝-蓝(Raphanobrassica,2n=58)为供体材料,利用嫁接克服远缘杂交生殖障碍导入外源恢复基因,对获得的属间杂种依次进行甘蓝型油菜性状、自(异)交结实性状以及恢复率稳定性状等特征特性强化筛选。【结果】育成一份甘蓝型油菜Ogu CMS纯合恢复材料CLR650,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38-40条,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细胞存在染色体落后及形成染色体桥等异常现象,但细胞异常对花粉正常形成没有明显影响,恢复株自交、测交均为100%可育。以基于Ogu CMS恢复基因(Rf0)设计的特异分子标记进行检测,证明该材料存在Ogu CMS恢复基因。以与之连锁其它萝卜分子标记分析比较,表明其萝卜片段长度短于国外同类恢复系R113。【结论】CLR650的育成为甘蓝型油菜Ogu CMS创制了新型恢复材料。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浏阳、沅江、溆浦等5县(市)90户农户油菜生产情况的调查,发现2012~2013年度湖南油菜生产情况主要表现为:种植面积较上年度略有增加,栽培模式多样、新品种新技术应用较广泛、机械化生产面积逐年增加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生产效益不高、成本逐年增加、劳动力缺乏等导致油菜生产积极性下降等缺陷。提出了油菜生产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