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7篇
  6篇
综合类   88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杨梅新品种黑晶的果实发育与主要品质指标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温岭大梅和东魁杨梅为对照,测定了黑晶杨梅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纵横径、单果重、糖、酸和花色苷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生长速率都呈双S型的曲线变化。在6月中旬果实进入快速膨大期,糖含量迅速上升,可滴定酸含量快速下降,花色苷大量积累,此期是黑晶杨梅果实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与温岭大梅和东魁杨梅相比,黑晶杨梅具有高糖低酸、富含花色苷的品质特性,具有较高的生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2.
为有效利用废弃杨梅枝叶,消灭病菌虫卵,做到果园的循环生态管理,选用腐熟剂进行堆腐废弃杨梅枝叶试验。设计处理1(T1)杨梅枝叶2 m3+0.6%有机物料腐熟剂1号+6%菜籽饼,处理2(T2)杨梅枝叶2 m3+0.6%有机物料腐熟剂2号+6%菜籽饼,对照(CK)杨梅枝叶2 m3+6%菜籽饼,以菜籽饼为氮源,观察堆腐过程中堆腐指标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堆腐至6 d时,T1的温度达到最高,为65 ℃,堆腐至7 d时,T2、CK温度达到最高,分别为62 ℃和49 ℃。施用有机物料腐熟剂提高了杨梅枝叶堆腐的发芽指数(GI),堆腐30 d,T1、T2的GI分别为94.5%和90.4%,水分含量为52.2%~54.6%,有机质含量为99.35%~99.73%,符合NY/T 525—2021标准要求。综上所述,T1处理的效果最好,堆腐速度最快,T2的效果次之,不使用有机物料腐熟剂的杨梅枝叶腐熟困难。  相似文献   
73.
采用GGE双标图对浙江6个杨梅品种(品系)果实的10个性状以图谱形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魁品种与果重、纵径和横径3个性状指标在同一个扇形区,其果实最大,荸荠种品种则在相反的扇形区,果实最小,晚荠蜜梅品种次之。东魁与这2个品种果实大小性状差异最大。黑晶品种与果核、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位于同一扇形区域,其果核最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同理,萧山F1的可食率最高。杨梅果实各性状之中,果重、纵径和横径在品种间变异最大,其次是核长和可食率,变异最小的是果型指数。杨梅果重与纵径、横径有正相关性,核长、核宽与可溶性固形物有正相关性,可食率与核长、核宽和可溶性固形物有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74.
杨梅衰弱病表现为果实小、商品果率下降、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叶片严重脱落,最后树体死亡,该病近年来在全国杨梅产区均有发生。本文以10种杀菌剂在杨梅主栽品种荸荠种和东魁果实采摘后进行衰弱病树的树盘浇施防控应用试验,观察防控效果及其对树体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50%吡唑醚菌酯在荸荠种上防控效果最佳,防效达88.2%;45%咪鲜胺和10%苯醚甲环唑在东魁上效果最佳,防效达95.7%;对树体营养生长影响,45%咪鲜胺、10%苯醚甲环唑、25%嘧菌酯能较好促进新梢生长,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对树体果实品质影响,50%吡唑醚菌酯、45%咪鲜胺显著提高单果重和硬度;50%腐霉利、50%啶酰菌胺、25%腈菌唑提高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建议生产中选用50%吡唑醚菌酯、45%咪鲜胺、10%苯醚甲环唑、25%嘧菌酯、50%腐霉利等药剂与合适的浓度进行杨梅衰弱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5.
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对蓝莓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浓度对蓝莓花色苷溶液的稳定性及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0.50mmol.L^-1)的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对蓝莓色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异抗坏血酸的效果要好于抗坏血酸;但在高浓度下,异抗坏血酸与抗坏血酸对蓝莓色素都有一定的促分解的作用,都能加速色素褪色;浓度越大,在热处理过程中蓝莓色素溶液的吸光度值(Amax=520nm)下降越快。各浓度的抗坏血酸都可使反应体系中花色苷的相对含量下降,分解指数升高。反之,低浓度的异抗坏血酸可使反应体系中花色苷的相对含量比对照组升高,分解指数下降;但在高浓度时,仍可使反应体系中花色苷的含量降低,分解指数增加。  相似文献   
76.
浙江引种沾化冬枣设施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沾化冬枣在我国南方栽培一直存在着果难、落果严重、收益较差等问题。本文总结了浙江义乌矮化密植设施栽培沾化冬枣技术。株行距1.5m×2.0m,树高2m左右,大棚单栋宽8m,肩高3.5m,棚顶高5m,于2月中旬扣棚。40%枣花盛开时环剥主枝,喷施0.01%赤霉素催花保果,并根据树势、着果能力和着果量疏果。施用商品有机肥(N+P_2O_5+K_2O≥5.0%,有机质≥45.0%)做基肥,"清明"后和6月底至7月初分别施一次大量元素水溶肥(14-6-40+TE高钾型)。"清明"节前后萌芽展叶前用石硫合剂清园,生长季综合防控病虫害。进行生草栽培。枣苗定植3年后每667m~2产量达1 600.8kg,比露天栽培增长42.86%,裂果率降低85.23个百分点,扣除成本,露天栽培每667m~2收益2 460.56元,大棚栽培每667m~2收益13 560.74元,增长4.51倍。  相似文献   
77.
浙鲜枣1号是从义乌大枣果园发现的优株中选育出的鲜食枣新品种。树姿半开张,树形乱头形,树势中等。叶片卵圆形、平展,叶尖尖凹,叶色深绿、光亮,叶基偏斜形,叶缘钝齿,花和萼片乳黄色。果实扁倒卵圆形,果肩凸,果顶凹,完熟果色红,果面粗糙,果皮薄,果点小,果点密度中等,梗洼深度和广度均中等,外观好。在浙江地区果实脆熟期为9月5日左右,单果重13.3 g,果实可食率97.0%,总糖含量10.93%,可滴定酸含量4.4 g·kg-1,VC含量2 688.1 mg·kg-1。该品种果肉白色,质地酥脆,肉质细,汁液多,风味甜,有蜂蜜味,品质优良,适宜浙江省及类似气候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78.
黑晶杨梅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晶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省温岭市农业林业局联合选育的乌梅类大果型杨梅优良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树姿开张,始果早,果实大,丰产,稳产,品质优,成熟期适中。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认)定委员会认定,适宜在浙江省杨梅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79.
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Meigen是杨梅、樱桃等浆果果实最主要害虫。为明确温度对黑腹果蝇种群增长的影响,掌握黑腹果蝇饲养合适温度,在室内观察了黑腹果蝇在15,20,25,30和35℃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存活与繁殖能力,并计算各温度条件下的种群增长参数。结果表明:在35℃条件下,黑腹果蝇不能完成发育,其他温度条件下黑腹果蝇从卵孵化至蛹羽化成成虫,发育速率随温度升高明显加快,在15℃下,完成发育需要长达41 d,而在30℃下,黑腹果蝇完成发育仅需7 d;黑腹果蝇成虫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缩短,在15℃下,雌、雄平均寿命分别高达70,80 d,在30℃下,平均寿命都仅为30 d;黑腹果蝇在20和30℃的平均繁殖力没有显著差异,分别为138.85和137.97粒卵·雌-1,但在以上条件下的平均繁殖能力显著低于25℃条件下的平均繁殖力,25℃条件下黑腹果蝇平均产卵量高达375.4粒(P<0.01);黑腹果蝇的种群增长参数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在25℃时达最高值分别为55.10和1.021 d-1,而在15℃条件下值最小,分别为36.67和0.189 d-1。据此得出,25℃是最适宜黑腹果蝇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黑腹果蝇种群增长。黑腹果蝇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8℃,充分完成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为123.3日·度。  相似文献   
80.
防虫帐防控杨梅果蝇及改善果实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明确防虫帐对杨梅果蝇发生以及产量品质、贮藏性、安全性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从2012—2013年连续2年对浙江临海东魁杨梅进行防虫帐单株挂帐试验。结果表明,东魁杨梅挂防虫帐对防治果蝇效果显著,有虫果率与对照相比降低了5714~9524个百分点。挂防虫帐杨梅单果重与对照相比平均增加218 g,果实硬度提高了014 kg·cm-3,果实成熟期也分别比对照推迟3~4 d以上,贮藏期延长,色泽更亮丽。挂防虫帐处理单株产值与对照相比平均增加7719元。防虫帐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防控措施,具有防虫效果好、显著延长贮存期、提高杨梅果实品质和经济效益等优势,具备在生产上规模化应用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