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7 毫秒
11.
牛蒡属菊科2年生草本根茎类作物,又名大力子。其肉质根营养丰富,具有降低血压、健脾胃、滋阴壮阳、补肾强身功效,是1种药、食两用的高档出口保健蔬菜。  相似文献   
12.
江苏丰县地区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丰县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进行了大量调查,针对本地小麦纹枯病发生特点提出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3%赤霉素涂抹梨幼果果柄,调节梨果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涂抹3%赤霉素增重、增产效果显著,对梨安全,成熟期可提前2~3d,且不影响其甜度和口感。使用剂量以每果20~30mg为宜。  相似文献   
14.
山药、牛蒡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规律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药、牛蒡的根结线虫为害损失大,在土层内分布深,其活动为害盛期与地下块茎(根)生长盛期基本同步。初侵染源主要有3个传播途径。夏季降雨量、茬口、土质是影响其发生程度的主要因子。控制为害的措施有轮作换茬、严把下种育苗关、清洁田园、大水漫灌、增施有机肥、应用高效、低毒的杀线虫剂。  相似文献   
15.
淮北地区山药炭疽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鲁皖接壤地区的丰县、沛县、铜山、肖县、砀山、单县等地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沙壤为主的沙土面积大,且土层深厚、松软肥沃。该地一般年份春季气温回升快,干旱少雨,夏天雨热同季(气温高、降水集中),秋天气候温和少雨,适宜的土壤及气候条件使该地区种植山药有较长的历史。近几年由于开沟机的推广普及和山药在国内外市场的畅销不衰,山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因夏季降水集中(丰县6月下旬~7月份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3),使山药炭疽病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并呈逐年加重趋势,严重影响了山药生产的发展,—般病田减产l0%…  相似文献   
16.
2002年9月丰县稻田普遍发生棉铃虫,全县稻田平均有幼虫5.2头/m2。经分析,夏、秋季持续高温干旱和晚熟粳稻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是发生的主要原因;稻田与主要虫源地的距离、水稻品种、虫源地寄主作物的种类是影响虫口密度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江苏棉田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及控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2002~2003年通过系统调查对江苏棉田烟粉虱种群动态规律及其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扬州市郊区棉田,7月下旬始见烟粉虱成虫,8月中、下旬形成第1个成虫高峰,10月上旬成虫消失;丰县棉田,7月中旬始见烟粉虱成虫,8月中旬出现第1个成虫高峰,10月下旬随着气温的下降田间成虫逐渐消失。棉田烟粉虱虫口密度,江苏北部棉区高于中部棉区,转Bt基因棉田高于常规棉田。黄板对烟粉虱成虫有一定的诱集作用。阿维菌素与吡虫啉混剂、灭多威和氧化乐果对棉田烟粉虱种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9d的校正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2.32%、84.59%和80.03%。  相似文献   
18.
淮北地区山药炭疽病叶部染病,以急性型为主。发病程度与降雨量、田间管理、山药品种、茬口等相关。防治上应以轮作、保持田间排水畅通等农业防治措施为主,配以科学的药剂保护。在山药蔓秧上架后、发病前喷用第一次药和灵活掌握用药间隔期,喷施对路农药在化学防治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丰县地区2000年茶黄螨大发生原因浅析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黄螨又叫白蜘蛛、侧多食跗线螨,是世界性的主要害螨之─。该螨食性杂,繁殖快,为害重。在江苏最西北端的丰县多年来─直发生极轻,但近二三年呈现明显的加重趋势,特别是2000年夏季,不仅辣椒、茄子、番茄、黄瓜、豇豆等蔬菜上严重发生,连过去难见其螨的薯芋类蔬菜——山药上发生也较为普遍。 7月下旬至 8月上旬调查,上述蔬菜中有螨田块达 51.6%,平均有螨株率 65.2%,本县常店镇万庄村─些处于盛果期的甜椒田螨株率高达100%,因未及时有效防治而严重受害,不得不毁苗改种。 1严重发生因素分析   2000年夏季本地区茶黄螨严重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丰县种植山药历史悠久,近几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山药面积逐渐扩大,但往往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造成较大面积烂种死苗,严重影响我县山药生产的发展。笔者通过近两年的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山药烂种死苗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1烂种死苗原因1.1种块质量用冻伤或烫伤的山药作种,容易导致出苗慢、苗弱,严重时会引起烂种死苗。秋季收获的山药如果留作用种,冬春季保管不善可使种块受冻。春季直接放在水泥场上晒种或傍晚覆盖薄膜防霜冻、次日揭膜较晚,都可能会使种块受日灼烫伤。1.2多雨、高湿在山药下种出苗期(4月21日~5月20日)降雨量偏多,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