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叶用薯尖以甘薯茎尖生长点以下10~15 cm长的部分作为食用部分,富含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膳食纤维、蛋白质以及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口感鲜嫩爽滑,既可炒食又可凉拌,是一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新型绿色蔬菜。在冬季遭遇大雪、霜冻等低温环境时,扦插留用的薯尖母体无法抵御低温的伤害,造成大面积死亡,无法满足翌年的生产需求。叶用薯尖工厂化育苗是在霜冻前利用温室为其提供适宜的  相似文献   
52.
观赏南瓜、西葫芦无土盆栽和盆景造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都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利用家庭空闲地和阳台种植蔬菜,既美化了家居环境,又陶冶了情操。而观赏南瓜和西葫芦为草本植物,易于造型,通过修剪和盘扎控制,可以体现人们的艺术构思,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在房屋平台、阳台、走廊上放置盆栽观赏南瓜、西葫芦,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民对艺术和高质量生活的追求。从2005 年起,笔者引进观赏南瓜、西葫芦品种多个,筛选出雌性强、连续结果率高、观赏期长、适宜盆栽的观赏南瓜鸳鸯梨、金童、玉女等,西葫芦品种宝葫芦、小亚葫芦等。同时摸索出一套盆栽和盆景造型技术,在第五、六届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盆栽观赏南瓜、西葫芦亮相后,深受市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53.
以无籽西瓜"蜜童"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建立了高效的组培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1.0mg/L 6-BA+0.1mg/L NAA,诱导率达88.33%,最佳伸长培养基为MS+0.2mg/L 6-B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 IBA,生根率达90%。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对3个西瓜品系幼苗染色体加倍的诱导效应,通过形态观察、染色体计数以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进行了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导3个西瓜品系均得到了四倍体,0.3%的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变异率较高,其中以0.3%秋水仙素处理黄小玉母本的变异率最高,达15.1%。四倍体表现出叶片长、宽、厚均增大,花瓣大小和果皮厚度均较二倍体明显增加。根尖染色体压片检查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44,二倍体对照为2n=2x=2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诱导不仅产生四倍体,还有嵌合体。  相似文献   
55.
观赏南瓜(CucurbitapepoL.var.KintogaMak.)为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西葫芦的园艺变种,一年生草质藤本,原产南美热带。其大小、形状、色泽因品种不同而千姿百态,各具特色。从2005年起,武汉市农科所从国内外引进了几十个微型观赏南瓜品种,筛选出早熟、雌性强、连续结果率高,既适用于现代农业园区中园林绿化、造型布景,  相似文献   
56.
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具有花形美、花色鲜艳和花期长等特点,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红掌传统的分株繁殖由于其分蘖能力弱,造成繁殖系数低;种子繁殖的种子难以获得,且播种到成苗周期长。红掌组织培养育苗能保持母本的优良品性,目前商业生产主要通过组织培养进行繁殖育苗。为促进红掌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对红掌组织培养育苗过程中外植体处理、组培发生途径、培养基配方、光照条件和炼苗移栽等关键技术进行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57.
通过显微镜观察3个西瓜品种的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的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数目,同时测定气孔长度和计算气孔密度。结果表明: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平均叶绿体数分别为9.9±0.19,18.1±0.50;符合染色体数目1:2的比例,两倍性间的叶绿体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初步提出以叶绿体数15为界来判定倍性,少于15的为二倍体,大于或等于15的为四倍体。气孔长度与倍性相关性不显著;不同倍性间气孔密度有显著差异。叶绿体数和气孔密度可作为西瓜染色倍性的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58.
通过嫁接育苗基质原料的选择原则和基质成分来说明基质准备的重要性,并重点介绍了基质的配制,同时提出基质上盘操作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