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岷江百合天然群体的表型多样性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以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的7个天然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株高、花瓣长、叶片数、花朵数、叶片长和叶片宽等6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岷江百合表型性状在群体间存在广泛变异,6个性状群体间的F值为4.878~34.915,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群体内只有叶片长和叶片宽达极显著水平,其他4个性状均不显著。6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61.5%,群体间变异(26.2%)大于群体内变异(20.0%),说明群体间变异是百合表型性状的主要变异来源。岷江百合表型性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株高、花朵数和叶宽与纬度成显著正相关,而其它性状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利用群体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7个岷江百合天然群体可以划分为两类,说明性状的表型特征并没有依地理距离而聚类。  相似文献   
12.
用常规柱头授粉和切割不同长度花柱4种授粉方式对亚百系内杂交的花粉管生长和结实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系内各组合亲和性存在差异,亲和性较好的组合为"金色号角×多安娜"、"普瑞头×索莱尔",次之为"多安娜×普瑞头","金色号角×普瑞头","普瑞头×多安娜"为不亲和组合;同一系内组合中,采用常规柱头授粉比切割花柱授粉得到胚的比例高,所有组合花粉管均能进入子房,而且随着切割花柱长度的增加,花粉管在花柱中及进入子房的量是依次递减的,种子数目与花粉管的生长情况呈正相关;果实膨大系数不能反映果实是否结籽;所有组合中都存在胚囊不亲和现象,形成了无胚仅有胚乳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
干豆乳和干豆腐产量遗传的母体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用4个组合研究了种胚世代干豆乳和干豆腐产量的母体效应。结果表明,灌云大黑豆×六合小叶青组合种胚世代F#-3家系间的干豆乳和干豆腐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F#-2群体间的差异不显著,而且F#-2群体内、F#-3家系内的变异均没有显著大于纯系品种内不同种子间的变异,说明干豆乳产量和干豆腐产量主要不是决定于受精后种胚的基因型,而是决定于母体效应,其中包括显著的母体核影响。六合小叶青×新沂小黑豆和上饶干不死×淮阴秋黑豆两个组合种胚世代正反交F#-2的干豆乳和干豆腐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母体的细胞质效应,其值分别为1.38(±0.66)g/100g、1.31(±0.69)g/100g和1.64(±0.92)g/100g、1.11(±1.00)g/100g。除细胞质效应外,还可能由母体核影响所决定;南农73-935×六合小叶青组合的细胞质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百合基本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百合是重要的食用、药用和观赏多用途植物,其营养成分丰富,并含有多种活性物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百合基本营养成分及多糖、甾体皂苷、生物碱、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提出食用和药用百合研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叶腋组织为研究材料,利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AGO1基因的cDNA全长,命名为LlAGO1。其全长4 014 bp,开放阅读框长3 687 bp,编码1 228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135.36 kD,理论等电点(pI)为9.57。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LlAGO1含有PAZ和Piwi两个AGO1典型的结构域;信号肽预测结果表明LlAGO1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其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与相关同源蛋白高度相似,且与芦笋AGO1a蛋白(XP_020260210.1)亲缘关系最近。qRT-PCR分析结果表明:LlAGO1在卷丹叶腋、鳞片、根、叶等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叶腋中的表达量最高,叶片和根中的表达较弱;腋生珠芽形成过程中,LlAGO1仅在可形成珠芽的上部叶腋表达,且在珠芽形成时表达量最高,而在不形成珠芽的下部叶腋几乎不表达,推测LlAGO1可能与卷丹珠芽的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试验选用12头荷斯坦公犊((21±3)d)研究开食料中玉米和全脂大豆的蒸汽压片或膨化处理对犊牛瘤胃发酵和细菌区系的影响。犊牛随机分为3组,采食3种开食料。开食料原料组分相同,据其中玉米和大豆的加工方式分为3个处理组:膨化处理组(PCON)、蒸汽压片组(SFCS)及常规粉碎组(对照组,NCON)。试验期为10周,每周或每2周采集犊牛瘤胃液测定pH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及其组成,并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PCR-DGGE)测定细菌区系的组成。结果表明,瘤胃中总VFA浓度在第6和第9周受日粮中原料加工方式的影响,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SFCS组犊牛瘤胃中的丁酸摩尔比例在第5和第11周较其它2组犊牛高(P0.05)。PCR-DGGE结果表明,3组犊牛瘤胃中的细菌种群随年龄增长的组成情况基本一致,但SFCS组犊牛瘤胃中细菌的组成较其他2组相对复杂。结果提示:与其它2组相比,蒸汽压片处理有助于犊牛瘤胃的发酵和发育。  相似文献   
18.
以东方百合和麝香百合为试材,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6-BA,NAA,IAA,IBA)诱导丛生芽及再生植株,从8个方面对百合的组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灭菌时间为8~10 min;最佳取材部位是百合鳞茎的基部鳞片;由于基因型以及内源激素不同,试验的5个品种中‘雪皇后’的诱导分化率最高100%,在东方百合中‘西伯利亚’的诱导分化率最高,达73.3%。MS+6-BA2.0 mg/L+NAA0.5 mg/L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1/2MS+IAA0.1 mg/L+IBA0.01 mg/L为最佳生根培养基;试管苗移栽的最适基质为珍珠岩∶草炭土∶河沙=1∶1∶1,成活率可达97.5%;最佳试管内结球培养基为:1/2MS+IAA0.1 mg/L+IBA0.01 mg/L+蔗糖10%+多效唑10 mg/L。  相似文献   
19.
ABA对‘西伯利亚’百合试管鳞茎发育及休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赵海涛  刘春  明军  穆鼎 《园艺学报》2010,37(3):428-434
 以东方百合杂种系的‘西伯利亚’百合(Lillium ‘Siberia’)为材料,研究了ABA 及其合成抑制剂氟啶酮(Fluridone)对试管鳞茎发育及休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黑暗条件下生长原基只发育成鳞片,加入ABA 合成抑制剂Fluridone 后鳞片和鳞片叶同时生成,在含有Fluridone 的培养基中加入外源ABA 后,Fluridone 促进鳞片叶片生成的作用被逆转,说明外源ABA 可以抑制鳞片叶的生成。Fluridone可以降低鳞茎的休眠程度,当外源ABA 与其同时存在时,Fluridone 的这种作用会被逆转,说明外源ABA可以促进鳞茎休眠。鳞茎的休眠程度在15、20 和25 ℃培养条件下会随温度升高而加深,在25 ℃条件下鳞茎进入完全休眠,低浓度的外源ABA 对于15、20 和25 ℃条件下鳞茎的休眠没有促进作用,说明温度对休眠的影响可能不是通过ABA 发挥作用的,除了ABA 外还存在尚不清楚的物质影响着休眠形成。百合试管鳞茎休眠深浅与其形态发育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钊  储丽红  赵凯  彭佳佳  明军  袁素霞  刘春 《园艺学报》2013,40(8):1600-1599
 根据地毯草黄单胞菌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dieffenbachiae)的RAPD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对羧基化磁珠的结合性能进行检验,从而建立和优化了免疫磁性分离–PCR体系,对安祖花细菌性枯萎病进行早期检测。结果表明:1 mg磁珠对多克隆抗体最大吸附值为0.268 mg,进行免疫磁性捕获时免疫磁珠的最佳浓度是0.566 ~ 0.741 mg ?mL-1。免疫磁性分离–PCR可以减少PCR反应中的抑制物质,对X. axonopodis pv. dieffenbachiae的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10 ~ 100 cfu ?mL-1,比常规PCR检测灵敏至少100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