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喇叭水仙中百合斑驳病毒的RT-PCR检测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博  明军  刘春  罗凤霞  王春城  单宏臣  王晓武  穆鼎 《园艺学报》2008,35(12):1843-1848
 根据基因库中已发表的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 LMo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喇叭水仙Narcissus pseudonarcissus‘Pink-charm’ 样品中扩增出1条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553 bp的特异性LMoV RT-PCR带。扩增产物序列分析表明:与GenBank中百合斑驳病毒百合分离物核苷酸相似性在90%以上。将该序列翻译为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ABW16938发现它完全存在于GenBank上已登录的LMoV病毒外壳蛋白序列NP-945145中,确认喇叭水仙该样品感染了百合斑驳病毒。  相似文献   
92.
蜡梅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左丹丹  赵海涛  刘春  穆鼎  王晓武  明军 《园艺学报》2009,36(8):1197-1202
 在蜡梅[Chim onanthus praecox (L.) Link ] 分布区内选取5个天然群体, 采用筛选出的7对SRAP (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 多态性条带百分率为23.4% , 多态位点比率( PPL ) 为83.41% , 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 为0121~0125 (均值为0.22) ,Shannonps信息指数( I) 为0.34, 群体分化系数(Gst) 为0.17, 群体间总的基因流的估算值Nm为2.40。AMOVA分析显示群体内方差分量的贡献率占79.89% , 而群体间方差分量的贡献率占20.11% , 区域间占32.39% , 区域内67.61%。Nei's (72) 群体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分析显示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与群体的地理距离关系一致, Mantel分析相关系数为0.89。基于试验分析结果, 蜡梅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策略为在优先保护现有群体的基础上, 加强筛选和保存群体内的变异样本。  相似文献   
93.
 以安祖花(Anthurium andraeanum)抗逆性较强的品种‘Pink Champion’为母本,主栽品种‘Dakota’为父本,杂交得到F1代,从该杂种F1代中随机选出94个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并运用JoinMap4.0®软件的CP作图模型构建了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长1 689.5 cM,共254个标记,定位于19个连锁群上,标记间平均距离为6.65 cM。各连锁群长度在7.6 ~ 187.2 cM范围内,每个连锁群包含3 ~ 43个标记。  相似文献   
94.
以包括野梅在内的15个梅品种、1个野生种和其近缘种杏、山杏、桃、山桃、李和‘垂枝’毛樱桃、‘紫叶’李为试材,运用AFLP标记,采用7对引物组合(E-ACTM-CAT、E-GAM-CTC、E-ACTM-CCA、E-ACTM-CAC、E-ACTCTC、E-ACTCAG、E-ACCM-CAG)选择性扩增得到287个多态性条带的6888条带数据,使用NTSYSpc2.1t软件,采用Nei’s(72)遗传距离,SAHNClustering进行不加权成对算术平均法聚类分析,得到了梅品种与近缘种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学、育种记录等相关记录相符的结论,并支持梅花二元分类系统的相关分类。  相似文献   
95.
孙冬  明军  吴先良 《植物保护》2007,(12):2063-2067
传统的图像插值方案(包括最近邻插值、双线性插值和B样条插值等),大多是基于图像分块的光滑连续模型。由于该模型不能很好地描述自然图像的特点,因此插值得到的图像质量不高。为寻求更有效的插值方案,首次提出了基于小波域分形编码的插值算法。该算法在FW编码的基础上,首先利用图像的局部自相似模型,通过小波树的膨胀,并借助小波域的第1级子带,对超分辨率级的第0级子带进行最优预测,再经过小波反变换来得到插值图像。标准测试图像的实验表明,该插值算法与传统的双线性插值相比,不仅可以获得清晰的纹理和边缘,而且峰值信噪比也更高,因此插值得到的图像更加精确、真实。  相似文献   
96.
对植物性饲料原料中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s)的组成、分类、化学结构及在常见饲料中的分布和含量进行了分析总结,同时分析研究了NSP在动物消化道中的抗营养机理及对其他营养素的影响,提出了降低NSP抗营养作用的方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97.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百合不同杂交组合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验证生长调节物质对克服百合杂交不亲和性的作用,以亚洲百合多安娜、普瑞头以及东方百合索蚌为试材,授粉后采用5种生长调节物质对子房伤口处理.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花粉管生长行为.结果表明:5种激素对花粉管生长的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BA>NAA>GA>IAA>IBA,对于系内杂交,使花粉管在授粉后48h提前达到生长高峰,且BA、NAA使每个蒴果的结实量从6粒增加到15粒,提高了结实率;对于系间杂交,促进了花粉管伸长,推迟了花粉管停滞生长时间,未刺激花粉管进入子房;激素对不同组合花粉管生长情况不一致,多安娜×普瑞头、索蚌×多安娜花粉管在授粉后24~96h急剧生长,而多安娜×索蚌花粉管处于缓慢生长.生长调节物质对百合杂交花粉管生长的刺激作用因亲缘关系远近存在差异,亲缘关系近,刺激作用强;亲缘关系远,刺激作用弱.同时对正反交花粉管生长的促进作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8.
不同倍性百合杂交后代的核型及分子标记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琼  穆鼎  义鸣放  明军  刘春 《园艺学报》2007,34(6):1477-1484
以百合两个杂交组合,'Brunello'×'Yellow Jiant'和'Prato'×Lilium.pumilum的亲本和杂交后代为试材,从染色体和DNA两个方面对杂交后代进行鉴定,比较杂交后代与亲本间的遗传差异和相似性。观察显示,两个杂交后代均为三倍体,由不同倍性的亲本杂交而来,且染色体随体丰富。用4对多态性高的SRAP引物对试材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杂交后代除了含有父母本的特征带,还具有父母本没有的谱带,且它们与母本间的遗传距离均小于其与父本间的遗传距离。核型分析和分子标记的结果一致,均证实了两个杂交后代的真实性,且两个杂交后代在遗传上均偏向母本。  相似文献   
99.
菊粉通常是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特殊的天然果聚糖类碳水化合物,具有益生作用,可选择性地促进肠道中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生长,提高动物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作者主要从菊粉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对猪肠道菌群、生长性能、免疫功能、矿物质吸收利用和肉品质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0.
以野生型岷江百合(Lilium regale Wilson)为材料,克隆岷江百合蛋白激酶基因lilyABC1,分析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特性,为百合抗逆育种提供候选基因。结果表明:lilyABC1基因全长cDNA序列为2 333 bp,其开放阅读框(ORF)为2 007 bp。该基因编码668个氨基酸,预测lilyABC1蛋白分子量为74.84 kD,等电点为5.46,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STYKc。lilyABC1基因在岷江百合的叶片、鳞片、花蕾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依次为叶 > 花蕾 > 鳞片,其中不同时期的花蕾中的表达量基本一致。lilyABC1的表达受到NaCl、低温、高温以及黑暗胁迫的诱导,对PEG-6000的模拟干旱处理不敏感,表明lilyABC1基因可能对岷江百合适应高盐、低温和黑暗等非生物胁迫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