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云南红豆杉育苗基质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7种不同育苗基质进行云南红豆杉育苗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基质小苗(6月龄)生长状况,筛选适宜的育苗基质。结果表明:用草炭+锯末(2:1)作基质育苗小苗苗高、地径、地上部分鲜质量、须根数4个生长指标均表现较好;用锯末+牛粪(2:1)作基质较适合苗木的全株鲜质量、地下部分鲜质量2个指标的生长。两种育苗基质均可在云南红豆杉育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2.
2003年7月~2005年12月在云南省孟连县开展了桃花心木与西南桦的混交种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定植后的2.5年内,桃花心木幼树的相对树高年生长率和相对胸径年生长率分别为552.22%和185.30%,树高生长还略高于云南的乡土树种西南桦(456.29%).在幼林前期,两树种已经初步形成西南桦居上层、桃花心木居二层的复层结构.对两树种混交种植的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并在该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今后应继续开展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3.
云南红豆杉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南红豆杉这一树种已开展过的研究从其分布、种群生态特征和资源状况以及细胞/组织培养和紫杉醇内生真菌的分离与筛选等方面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从优良种源、家系和优树的选择,种子园与采穗圃营建技术研究与示范,壮苗繁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药用人工原料林高效培育技术、种植模式集成与开发,组织/细胞培养等几方面对今后云南红豆杉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4.
人工栽培云南红豆杉结实量和种子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人为封闭和半封闭树冠,分别采集、收集种子,统计种子数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引种栽培的9年生云南红豆杉植株结实及种子雨。结果表明,以树上假种皮颜色鲜红计,种子成熟期历时近3个月,其中从10月27日至11月8日采集红果达到成熟种子占总数的80%以上。林间种子雨历时2个月,11月为集中降雨期,落种量达到每株近100粒,其中大约有30%的种子遭动物摄食。  相似文献   
55.
选择西南桦、山桂花、高阿丁枫、马占相思等4种云南热区乡土阔叶树种,在云南思茅市的江城、翠云、孟连等试验点上,开展了不同整地方式、不同种植带水平宽度、造林地施用不同肥种、混交林营造和造林地间作等人工林营建技术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火烧清理 带垦的整地方式是营造西南桦人工林一项不可忽视的技术措施,可促进西南桦人工林早期的生长;西南桦造林种植带宽度的最佳处理为8 m(带间距为2m,下同),其次为4 m。造林地施用不同的肥料种类,对山桂花幼林的径、高、材积生长影响非常显著,其排序为:N>NP>NPK>NK>P>K>KP>CK(不施肥);由于试验时间短,西南桦与马占相思、西南桦与高阿丁枫、马占相思与山桂花、高阿丁枫与马占相思4种混交林的营造效果尚未充分显现,需作持续的观测研究;而林地间作经营可以显著提高山桂花幼林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56.
对昆明树木园的云南红豆杉人工幼林种植后2年内的林木生长动态进行了观测,并对其不同月份林木枝叶中的紫杉烷类物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云南红豆杉人工幼林林木生长迅速,在种植2年后,其平均树高达到112.66 cm,平均地径达到14.38 mm,2年内林木的树高和地径分别增长了294%和331%。全年中4~10月为云南红豆杉幼树生长较快的阶段,而10月以后至次年4月生长较缓;其林木枝叶中的6种紫杉烷类物质的含量在5、7、9三个月中是一年中最高的,表明在云南红豆杉人工幼林的生长盛期,其林木枝叶的紫杉烷类物质含量也较高。故建议在10月左右进行生产用的小枝叶采集。  相似文献   
57.
我国树木外生菌根菌资源状况及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查阅大量文献,在掌握国内树木外生菌根菌研究成效的基础上,对我国树木外生菌根资源状况和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性的评价。据此探讨了环境因子对树木外生菌根菌影响的力度。通过分析对今后我国深入开展树木外生菌根真菌在资源调查和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向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58.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苗龄为180d的南方红豆杉容器苗苗木分级标准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以苗高和地径作为苗木分级的质量指标,以欧氏距离法对初始分级结果进行修改,经临界值的确定,得出以下分级标准:Ⅰ级苗:树高≥16.5cm,地径≥0.18cm;Ⅱ级苗:16.5cm〉树高≥9.8cm,0.18cm〉地径≥0.14cm;Ⅱ级苗:树高〈9.8cm.地径〈0.14cm.  相似文献   
59.
云南红豆杉及其药用原料林培育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地阐述了云南红豆杉的资源状况,并对云南红豆杉药用原料林在良种选育、采穗圃营建、种苗繁育、人工林营建与原料采收等关键技术环节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阶段性总结.  相似文献   
60.
须弥红豆杉是我国红豆杉树种中分布面积最广、资源量最丰富的种类,在介绍须弥红豆杉基本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分类学、生态习性、地理分布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一些关于在异质环境中须弥红豆杉幼苗适应性变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