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1篇
  16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31.
本文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下的黄瓜茎温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黄瓜植株茎温在不同的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日变化。在土壤水分亏缺状态条件下,黄瓜茎温在下午13:00时到15:00时升高,黄瓜植株茎温和温室空气温度的差值缩小。每天13:00时到15:00时的温差同样会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减少,尤其是在水分亏缺时更为明显。这种差值在较弱的光照总辐射和下午15:00时较高的饱和水汽压差也会缩小,每天的最大温差同样会随着生育期的延长而减少,尤其是在水分亏缺时更为明显。这种温差还随着土壤水分含量的降低而降低。在较短时间内温室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光照总辐射是决定植株茎温的主要因素。可以采用温室空气温度和黄瓜茎温的差值作为黄瓜结果中期缺水的指标或者间接断定土壤水分含量多少的参考依据。在黄瓜结果中期.在白天晴天13:00-15:00时,黄瓜茎温和空气温差小于1.55℃表明温室土壤处于水分亏缺状态,作为灌溉指标.当茎杆温温度和空气温差在1.55~4.23℃,应该要进行灌水。  相似文献   
32.
柠条与蘑菇渣堆肥复配基质改善黄瓜育苗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农26号黄瓜为试材,以传统的草炭蛭石混合基质作对照,探究了不同配比的柠条与蘑菇渣堆肥复配基质改善黄瓜育苗基质理化性状和幼苗质量的效果。结果表明:合理配比的柠条与蘑菇渣堆肥复配基质,在理化性状方面符合育苗要求,且育出的黄瓜幼苗质量优于传统的草炭基质。综合考虑,复配基质B2(柠条堆肥∶蘑菇渣堆肥=3 V∶2 V,替代60%草炭)和D4(柠条堆肥∶蘑菇渣堆肥=1 V∶4 V|替代20%草炭)能大幅改善黄瓜育苗质量。在草炭资源匮乏而柠条、蘑菇渣资源丰富地区,可以按B2基质配方替代草炭进行育苗。  相似文献   
33.
太阳能蓄热系统在日光温室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如何提高冬季日光温室的温度,为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研究一套应用于日光温室的太阳能蓄热系统,该系统白天将太阳能吸收并转化为水的热量,夜间通过地热管网将热量传递给土壤,进而提高气温。在3种不同气象条件下,根据热量流动规律,计算出太阳能集热器平均效率40.6%;太阳能蓄热系统平均蓄热效率70.9%,保温蓄水池水温升高18.0℃;太阳能蓄热系统的地下平均蓄热量55.6MJ,室内夜间平均气温13.9℃,提高4.4℃;室内-20cm和-40cm土壤温度均维持在19℃,提高3~5℃,表明太阳能蓄热系统有良好的蓄热能力,能够有效提高日光温室内气温与地温,为蔬菜作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34.
以生菜为试材,研究了NFT栽培槽不同槽底形状对生菜生产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NFT栽培槽不同波纹式槽底形状对生菜的生物积累量有显著影响,但对生菜的品质无显著影响,其中,以纵剖面是不等边三角形的波纹式槽底形状对生菜的植株开展度和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在NFT栽培方式中,栽培槽底铺不铺无纺布对生菜产量有显著影响。综合生菜产量因子与商品性状,以[(6+14)×4]的纵剖面不等边波纹式栽培槽槽底形状最优。  相似文献   
35.
设施园艺学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设施园艺学特点和设施园艺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设施园艺学的教学内容、实验课程设置、实验实践课与课程的衔接、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等课程体系进行了建设,经过4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6.
计算机图像技术在纤维成熟度检测方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归纳列举了目前国内外人对纤维成熟度检测研究的现状,说明图像技术在该领域的重要性,也预测该技术在进一步研究中的方向是合理算法的设计,展示图像技术在该领域应用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37.
日光温室黄瓜非均质冠层光合生产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均质冠层结构的光合模型来模拟非均质的日光温室黄瓜冠层光合速率则误差较大.该文所建立的日光温室黄瓜非均质冠层光合速率模型考虑到日光温室黄瓜冠层内光照分布以及叶片光合特性的不均匀性,其包含了非均匀冠层的透光模型和描述冠层叶片光合特性差异的经验公式.利用该模型对冠层光照分布和冠层光合速率的模拟结果表明:当模拟时所取的植株高度小于1.2 m,则冠层内直射光透光率和散射光透光率的模拟结果与验证值相比符合程度较好,但是对于模拟冠层单位体积内叶面积的总光合速率的结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相似文献   
38.
本文归纳列举了目前国内外人对纤维成熟度检测研究的现状,说明图像技术在该领域的重要性,也预测该技术在进一步研究中的方向是合理算法的设计,展示图像技术在该领域应用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比较加硼和不加硼条件下豌豆根尖细胞壁组分对铝的吸附解吸特征的差异,探讨硼对植物铝胁迫的缓解机制。  【方法】  以中豌6号豌豆(Pisum Sativum)为试验材料,在硼(0.6 μmol/L)水平下水培6天,提取豌豆根尖1 cm段细胞壁各组分并进行铝吸附解吸试验,根尖细胞壁各组分分别为螯合态果胶(果胶1),碱溶态果胶(果胶2),半纤维素和纤维素,并分析3个不同硼处理 (无硼、50 μmol/L H3BO3和 50 μmol/L 3-硝基苯硼酸) 条件下各组分对铝吸附解吸的影响。  【结果】  豌豆根尖细胞壁各组分含量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2>果胶1。硼能够与果胶1和果胶2发生络合反应,与半纤维素也可能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影响果胶1、果胶2和半纤维素对铝的吸附解吸。在铝胁迫下,根尖细胞壁中的果胶是主要的铝结合位点,以果胶2结合最多。与对照比,硼处理显著提高了果胶2对铝的吸附量,但解吸量变化不显著。pH 3.5条件下,硼酸与3-硝基苯硼酸处理相比,更能有效地影响果胶对铝的吸附解吸。因此将铝固定在细胞壁的果胶2内,可能是硼酸缓解铝毒的重要机制之一。  【结论】  细胞壁是铝的主要结合部位,细胞壁果胶2是根尖细胞壁主要的铝结合位点,硼与果胶2的结合可能是硼缓解铝毒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0.
采用黄瓜干湿交替灌溉方式,研究了不同的灌溉频率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频率灌水显著增加了株高,增加了黄瓜单株果实重量,平均单瓜重以及产量,但减少了的茎粗,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率。适宜的灌溉频率也即是在滴灌条件下灌溉频率为6天对于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率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