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白菜花粉特异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BcMF2的全长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直接扩增的方法从'温州盘菜'芜菁(Brassica campestris L. spp. rapifera cv. Wenzhoupancai)中克隆到了BcMF2的同源基因,命名为BcMF2r.经与白菜BcMF2基因序列比较,DNA全长序列相似性高达90%.Blast搜索结果表明,BcMF2r与拟南芥外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在氨基酸水平的的相似性为87%,推测BcMF2r属于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BcMF2r基因最大开放阅读框为1263 bp,编码420个氨基酸序列,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为43.8 kDa,等电点为8.108;碱性氨基酸(K, R) 36个;酸性氨基酸(D, E) 32个;疏水氨基酸(A, I, L, F, W, V)152个;极性氨基酸(N, C, Q, S, T, Y)113个.推导的氨基酸序列通过Prosite数据库查询,发现该序列包括3个N-糖基化位点,4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6个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位点,12个N-豆蔻酰化位点, 1个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位点(257RVTCGPGHGLSVGS)等.通过PROFsec预测BcMF2r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表明该蛋白含7.86% helix,46.90% sheet和45.24% loop.将BcMF2r基因氨基酸序列与数据库中的其他植物PG序列进行同源序列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该基因具有所有PG基因特有的4个保守结构域,并且与花粉中特异表达的PG基因聚为一类,进一步证明了该基因可能是与花粉发育相关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明白菜‘矮脚黄’OguCMS核质互作的机制。【方法】采用cDNA-AFLP技术分析白菜‘矮脚黄’OguCMS及其保持系花蕾基因的表达差异,获得一个在保持系早期花蕾不表达但在OguCMS早、中、晚花蕾中稳定表达的差异片段。利用RACE技术获得其cDNA全长,命名为BcBHLHogu(GenBank 登录号:EF127860)。【结果】该基因编码122个氨基酸,具有basic helix-loop- helix(bHLH)结构域;进化分析表明,BcBHLHogu与拟南芥AtBHLH060同源性最高,是冗余基因AtBHLHs060/048的直系同源基因,其功能与BEEs1/2/3(3个油菜素内酯信号的早期应答冗余基因)相似。【结论】BcBHLHogu是白菜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一个新成员,涉及到花器官发育信号事件,其功能与油菜素内酯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13.
以评述我国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为基础,针对性地提出了野生百合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4.
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从黄花菜(Hemerocallis flava L.)叶片基部、花茎基部、花丝外植体上均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除叶片愈伤组织分化成完整植株外,并首次从花茎愈伤组织中分化出完整植株。花茎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比叶片和花丝的要容易得多,可作为黄花菜组织培养的一种较好材料。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激素对黄花菜组织培养有重要的作用:①较高浓度的2.4—D 明显地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②④—8PPM 的 BA 促进芽的分化,但随浓度的升高,抑制芽和根的伸长,BA 对根表现出增粗的作用。本文还进一步部讨论了接种材料的差异及激素对黄花菜组织培养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翠白菜是利用Polima不育系的一个株系97Pol-3与经多代纯化的大白菜992-20株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其田间综合表现良好,具有耐热、生长快、抗病等特性,品质性状优,是一个有推广价值的夏秋季白菜组合。  相似文献   
16.
辣椒杂种优势与配合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9个辣椒品种的自交系,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第二种方法设计试验,统计分析了7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1)前期产量和总产量优势显著,平均杂种优势值分别为90.04%和47.96%,分别有88.9%和83.3%的组合超过高亲;(2)开花期和病毒病病情指数有一定的负向优势;(3)7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除产量外的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方差极显著地高于其特殊配合力方差;(4)产量、病情指数和开花期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最低和最早的分别为矮杆早、83─71和华椒一号,特殊配合力效应值最高、最低和最早的分别为伏地尖×六十早、迟班椒×六十早和矮杆早×伏地尖;(5)不同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有一定的相关关系,7个亲本性状水平与其一般配合力呈极显著正相关。此外,探讨了杂种极端优势水平与亲本性状差异、一般配合力效应、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三者的关系,以及果实生长速度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春甘蓝新品种‘春早’,早熟,冬性强,植株开展度60 cm,株高32 cm,叶色深绿,蜡粉中等,叶缘微翻,叶球牛心形,球形指数1.1,叶球肉质脆嫩,单球质量1.2 kg,产量约48 000 kg · hm-2。适合在江苏、浙江、河南、江西、贵州、重庆、湖北等地作露地越冬春甘蓝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140 d。  相似文献   
18.
结球甘蓝霜霉病是由十字花科寄生霜霉菌引发的严重病害。本研究利用高代自交系‘R103’抗病亲本和‘S101’感病亲本及其F2分离群体,于霜霉病病发高峰期田间自然诱发抗性鉴定,由单基因显性控制。运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结合BSA法,对双亲和2对抗、感基因池的筛选和验证,获得2个与结球甘蓝抗霜霉病基因相关的AFLP标记。204 bp BoRAAC/CAC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发现在抗病亲本和抗病池中与感病亲本和感病池中条带只存在量上的差异,在抗性选择起中只能起辅助作用;191 bp BoRAAG/CTC标记(EU-635443.1),转化为SCAR标记,仅在抗病亲本和2个抗病池中获得目的条带,经F2群体单株验证后,与抗性位点的遗传距离为5.7cM。利用BoRAAG/CTC113标记对F1和BC1群体与多年苗期霜霉病抗性鉴定的20份结球甘蓝种质资源进行验证和筛选,该标记与品种(系)的霜霉病抗性吻合率达到95%,初步表明该标记可应用于早期结球甘蓝抗霜霉病抗性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9.
山药PAL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表达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C4.3.1.5)基因在山药地下块茎酚类物质积累过程中的分子机理,本研究运用普通PCR、RACE和TAIL-PCR技术从大薯(Dioscorea alataL.)’Zixiao’地下块茎中克隆到同一个PAL基因的3个片段,即长度分别为1 145bp、1 151bp和424bp的中间片段、3’端和5’端的cDNA序列;将3段cDNA序列拼接后获得大小为2 376bp的PAL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序列含有一个1986bp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RF),一个28bp的5’端非翻译区,一个362bp含25 nt的Poly(A+)尾的3’端非翻译区,最大ORF可推测编码一个包括PAL酶活性中心的特征序列(GTITASGDLVPLSYIA)在内的661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为71.974kDa,等电点6.310;大薯地下块茎的PAL基因分别在核苷酸与氨基酸水平上和GenBank中所选已知其他物种的同源性为73%~77%和76%~82%,说明PAL基因在系统进化上相对保守;RT-PCR分析表明该基因仅在地下块茎中表达,而且表达丰度在收获前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20.
生物进化理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述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争论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生物适应进化理论为依据地生态和生产可持续发展与生物进化有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实现中可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