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21.
中国蔬菜安全生产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简要阐述了当前中国蔬菜安全生产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探讨了蔬菜安全生产的发展方向及对策,提出优化农业环境质量,改善蔬菜生产环境;因地制宜,建立特色蔬菜基地;依靠科技发展,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方法以及顺应市场,全面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2.
利用AFLP分子标记对12个亲缘关系密切、形态相近的辣椒品种进行鉴定。结果10对带型完整清晰的引物共扩增出762条带,多态性带的比例为12.5%,有4对引物扩增得到的图谱可以将12个辣椒品种完全区分开来。其中采风1号等8个品种可以通过不同的单对引物鉴别,弄口早椒等4个品种需要4对引物相互组合才可以鉴别。  相似文献   
123.
RNAi沉默BcMF3基因对菜薹花粉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乐承  向珣  曹家树 《园艺学报》2007,34(1):125-130
根据从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var. communis) 核雄性不育两用系中分离到编码果胶甲酯酶( PME) 的雄性不育相关基因BcMF3 cDNA序列设计引物, 从白菜花蕾cDNA中扩增出一短一长两个片段, 分别反向和正向连接至双元载体pB I12 l中, 得到了RNAi (RNA interference) 植物表达载体pB I2B3R, 并导入农杆菌LBA4404菌株中; 通过组织培养途径转化菜薹(B.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var.parachinensis) , 分子检测证明B cM F3片段单拷贝整合到转基因菜薹的基因组中; 50%转基因菜薹植株的花粉畸形, 花粉离体萌发率为32。3% , 出现畸形花粉植株的花药PME活性降低了13。5%。这一结果从转基因植株后代的表型和酶活性上证明, 采用RNAi技术沉默BcMF3基因, 可能通过影响PME活性而引起转基因菜薹植株部分花粉的败育, 从而证明BcMF3基因在普通白菜和菜薹等植物的花粉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4.
结球甘蓝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类型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高代回交转育获得的6个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达100%且遗传稳定的结球甘蓝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通过对orf138与orf222基因的特异扩增发现,所鉴定的24个株系64个单株结球甘蓝CMS植株中59个单株既含有orf138基因,也有orf222基因.两种基因共存的结果暗示,该类CMS可能是ogura和nap两种类型的杂合体.进一步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6个结球甘蓝CMS中所扩增获得的orf138基因与来自萝卜CMS的orf138基因序列完全相同;而除Bo134-2 CMS的orf222基因与甘蓝型油菜CMS orf222基因相比对有2个核苷酸差异外,其余5个CMS的orf222基因与甘蓝型油菜nap CMS orf222基因的相似性均为100%.其中,Bo134-2 CMS的orf222基因第191 bp的变异导致第64位氨基酸由精氨酸(R)突变成了赖氨酸(K).  相似文献   
125.
山药SuSy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结构、进化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山药蔗糖合成酶(SuSy,EC 2.4.1.13)基因家族的成员及其功能。【方法】利用RT-PCR和RACE技术从大薯(Dioscorea alata )地下块茎中分离到1个SuSy基因(DaSuSy1)全长cDNA序列,并用DANSTAR和Clastal W等软件分析该序列的结构特征和分子进化,采用RT-PCR和Northern杂交对该基因的时空表达进行分析。【结果】DaSuSy1全长cDNA序列大小为2 673 bp,其中最大开放阅读框(ORF)、5′端和3′端的非翻译区分别含有2 445 bp、7 bp和221 bp,而且3′端的非翻译区含1个24 nt的Poly(A+)尾;最大ORF可编码814个氨基酸,分子量为92.76 kD,等电点为6.42,含有蔗糖合成酶和葡糖基转移酶两个保守功能域及两个磷酸化位点,即N端的Ser10和C端的SNLDRRET781 RR(Ser774~Thr781)。该基因在全长cDNA序列、编码区cDNA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的水平上与GenBank中所选已知物种SuSy基因相应序列的同源性分别达45.3%~71.3%、45.8%~74.8%和50%~84.7%,与禾本科植物SuSy基因家族中一些成员亲缘关系最近。DaSuSy1在非光合器官中表达,其中地下块茎表达最为强烈,而且从块茎形成初前期开始表达一直增强至盛中期,此后逐渐减弱。【结论】DaSuSy1是山药SuSy基因家族成员,归为单子叶植物SuSy基因的组别,仅在非光合器官中表达编码负责蔗糖-淀粉转化功能的SuSy同工型。  相似文献   
126.
本文对芸薹种( Brassica ca m pestris ,2n = 20) 蔬菜基因组 D N A 进行了 R A P D 初步分析, 并就 R A P D- P C R 反应条件的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各个亚种或变种的品种之间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7.
中国白菜各类群的分支分析和演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运用最大同步法对中国白菜及其相邻类群(2n=20)的57个品种35个性状进行了分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它们的演化关系。结果表明,普通白菜、塌菜、菜心、紫菜薹和分蘖菜合为一个分支类群,薹菜和结球白菜为介于前者和芜菁之间的分支类群,被认为是杂交演化形成而归为前一分支类群,日本水菜被认为是受外来种质渗入影响而脱离于分蘖菜的分支类群,以分支图和研究结果建立了中国白菜的演化关系图  相似文献   
128.
黄翠白菜是利用Polima不育系的一个株系97Pol-3A与经多代纯化的大白菜992-20株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其田间综合表现良好,具有耐热、生长快、抗病等特性,品质性状优,是一个有推广价值的夏秋季白菜组合.  相似文献   
129.
播种期和品种对早熟花椰菜植株生长及异常花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3个早熟花椰菜品种进行播种期试验,调查花球形成时植株的生长情况、从定植到花球开始形成的时间和从定植到采收的时间、异常花球种类和发生率。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花椰菜植株在花球形成时的最大叶长、叶宽和株高呈明显上升的趋势,花球开始形成时的叶片数则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呈现下降的态势。播种期对花椰菜从定植到花球开始形成的时间以及从定植到采收的时间有显著的影响。花椰菜平均花球质量随着播种期的延迟而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于适宜播种期达到最大,之后再次下降。花椰菜异常花球包括毛花球、夹叶球、小球、未结球等类型,其发生率和发生的种类随播种期和品种的不同而发生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30.
 以白菜核雄性不育两用系的可育株和不育株带有子房及花柄的花托为外植体, 比较了不同育性外植体再生体系的异同; 并结合内源激素含量测定, 探讨了内源激素、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间的相互作用对不同育性外植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育和可育再生体系所需的最佳NAA浓度分别为0.2 mg·L-1和0.1 mg·L -1; 在最适的NAA浓度下补给不同浓度的6-BA, 不育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差异不大, 而可育外植体不定芽诱导率则随62BA浓度的增加表现不规律的变化。不同育性的外植体内源激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可育外植体内源GA3、IAA和ZT含量分别比不育外植体高出37.8%、28.0%和224.9%; ABA含量则是不育外植体比可育外植体高出20.4%。花柄及花托再生得到的不定芽在不继代或继代次数少的情况下生根培养时高频现蕾, 生根率极低; 随着继代培养时间的延长, 生殖生长趋势逐渐减弱, 生根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