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4篇
  13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榨菜子叶和带柄子叶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榨菜子叶及带柄子叶等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经不定芽诱导,不定芽伸长,生根等步骤,获得了完整的再生植株.结果表明:4 d苗龄的子叶再生能力最强,带柄子叶的最佳苗龄为5~6 d.子叶和带柄子叶分别在MS BA 2 mg/L NAA 0.4 mg/L AgNO3 5 mg/L和MS BA 2 mg/L NAA 0.2 mg/L AgNO3 5 mg/L的培养基中不定芽分化的效果较好.不同基因型间对子叶外植体的再生影响不大,但对带柄子叶的再生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33.
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从黄花莱(Hemerocallis flava L.)叶片基部、花茎基部,花丝外植体上均诱导产生了愈伤组织。除叶片愈伤组织分化成完整植株外,并首次从花茎愈伤组织中分化出完整植株。花茎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比叶片和花丝的要容易得多,可作为黄花菜组织培养的一种较好材料。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激素对黄花菜组织培养有重要的作用:(1)较高浓度的2.4—D明显地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②④—8PPM的BA促进芽的分化,但随浓度的升高,抑制芽和根的伸长,BA对根表现出增粗的作用。本文还进一步部讨论了接种材料的差异及激素对黄花菜组织培养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34.
芸薹属两个亚种间杂种光合作用优势及其机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董德坤  师恺  曹家树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804-2810
 【目的】探讨芸薹属作物杂种是否具有光合作用优势及其机理。【方法】利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技术系统地研究了‘矮脚黄’白菜和‘白蔓菁’芜菁及其正反交杂种的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并对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进行了相对定量研究。【结果】在整个试验期间,杂种F1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双亲,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杂种气孔导度(Gs)也高于亲本,但其胞间CO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l)与亲本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杂种总叶绿素含量介于双亲之间,仅表现出微弱的中亲优势。杂种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II)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高于亲本,其变化趋势和PSII反应中心开放程度(qP)一致。RuBisCO最大羧化速率(Vcmax)、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和RuBisCO蛋白含量在杂种中均有所增加。【结论】气孔导度、叶绿素含量和光呼吸均不是杂种光合优势产生的主要原因。光合优势的产生很可能是由于碳固定效率的增加反馈上调了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引起的。  相似文献   
35.
杂种优势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遗传现象之一.杂种优势虽然已经被成功应用了数个世纪,但其形成的机理仍不十分明了.不同时期的学者在不同层次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并相应地提出了一些解释或假说,但至今都没有形成一个较为一致的解释.本文综述了作物杂种优势机理相关的重要假说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6.
芸薹类蔬菜(n=10)染色体G—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家树  曹寿椿 《园艺学报》1994,21(3):257-263
采用改良的ASG法首次在n=10的芸薹类蔬菜(即不结球白菜、结球白菜、日本水菜和芜菁等)各品种的有丝分裂染色体上显示了G-带,并对其进行了G-带带型分析。所试材料的G-带,除随体染色体臂外,都沿整个染色体的长轴分布,是一些密切邻近的多重带纹。裂晚前期到中期逐渐减少。每一对同源染色体的G-带带型基本相似,非同源染色体间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亚种或品种间染色体G-带的总带纹数目在一定范围内有差异。本文讨  相似文献   
37.
萝卜RsCYP86MF 基因cDNA全序列克隆及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通过设计保守的基因特异引物, 运用SMART RACE RT - PCR技术从‘圆白’萝卜中获得一个细胞色素P450基因, 命名为RsCYP86M F, 其cDNA全长1818 bp, 含有1581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 编码526个氨基酸, 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序列与白菜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0% , 且有很高的功能区段保守性; 对其可能编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发现, 该蛋白质具有细胞色素P450典型的保守结构域FNAGPRLCIG, 及N - 糖基化位点等结构域。  相似文献   
38.
作物数量性状位点研究进展及其育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中产量、品质、抗性等重要性状大多属于数量性状,因此对于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的探索一直是植物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重点。近年来,越来越多农作物重要性状的QTL被定位乃至克隆。同时,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成熟,一些超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应用使得植物功能基因组学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为作物QTL的大规模挖掘、克隆以及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从QTL的定位、克隆以及在育种中的应用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农作物QTL的研究策略和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39.
在获得一个与白菜核雄性不育相关的编码细胞色素P450(CYP450)的基因CYP86MF的基础上,采用PCR技术在该基因的内部第901个碱基至第1338个碱基之间设计引物,扩增出438 bp序列作为反义基因片段.把该反义片段连接至pBI121双元载体质粒上得到CaMV35S组成型启动子的表达载体pBI35S-AMF,随后利用"三亲杂交"法将pBI35S-AMF质粒转入农杆菌LBA4404和EHA105两个菌株中.PCR扩增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反义CYP86MF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BI35S-AMF是正确的,并已成功导入了根癌农杆菌中.随后,按照已建立的遗传转化体系对‘上海青'白菜进行了转化,并获得130了多株转化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40.
卡那霉素对转基因菜心T1代种子的筛选鉴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附加不同浓度卡那霉素(Kan)的1/2MS培养基对转基因油青菜心T1代种子进行培养.快速鉴定转基因菜心T1代种子对Kan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转基因菜心幼苗的白化率随着Kan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以Kan附加浓度为60 mg/L时较适合于菜心转化植株后代的选择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