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42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305篇
林业   637篇
农学   350篇
基础科学   443篇
  358篇
综合类   2795篇
农作物   201篇
水产渔业   163篇
畜牧兽医   1574篇
园艺   422篇
植物保护   254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73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283篇
  2012年   336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413篇
  2009年   408篇
  2008年   479篇
  2007年   367篇
  2006年   317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87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将猪乙型脑炎病毒SCYA201201株(F122代次,弱毒株)脑内接种小鼠,评估该病毒株对小鼠的致病性。通过腹腔接种小鼠,分别在接种后6、12、18、24 h观察小鼠脑部病理变化,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其血液、脑组织E基因拷贝数,探究该毒株突破小鼠血脑屏障的能力,从而评估SCYA201201株(F122代次)作为弱毒活疫苗的潜力。结果显示,SCYA201201株(F122代次)高度弱化,对乳鼠的脑内半数致死量(LD50)仅为4×105 PFU·40 μL-1。该毒株腹腔接种24 h内,小鼠脑部未出现病理变化,且荧光定量PCR检测为阴性,表明该毒株不能突破小鼠的血脑屏障,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2.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刈割时间、刈割次数和施肥量对热研4号王草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研4号王草在海南夏季6~8月份60 d的生长期内,刈割时间间隔20 d、刈割3次的处理,第2次刈割的鲜草生物量最大,且不受施肥量的影响。但当施肥量为1 563 kg/hm~2时的牧草生物量最大,为41 340.10 kg/hm~2;刈割时间间隔30 d、刈割2次的处理,除施肥量为3 127 kg/hm~2的处理外,第1次刈割均比第2次刈割产量高,且差异显著。在相同施肥量下,就单次刈割生物量和总生物量而言,刈割时间间隔越长、刈割次数越低,鲜草生物量就越大,刈割时间为50 d和60 d之间鲜草生物量差异不显著,而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不同的施肥条件下,在刈割时间间隔40 d时,施肥量为4 690 kg/hm~2比施肥量为1 563 kg/hm~2的产量显著增加。在刈割时间间隔50 d和60 d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993.
为探究"玉米田养鹅"对农田生态系统杂草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生长状况的影响,以林芝市八一镇章麦村试验田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方法,研究玉米田养鹅(Raising geese in cornfield,RGC)和对照(Control,CK)土壤理化性质、杂草多样性及玉米生长的异同,旨在通过田间状态的描述和中间状态的研究,为以后优化玉米田调控措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RGC处理有19种杂草,其中以菊科植物最多,对照组仅有9种。不同功能群杂草密度相差很大,双子叶一年生或越年生被子植物功能群杂草密度远远高于其他5种功能群;RGC处理提高了杂草群落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但降低了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2)RGC处理土壤含水率较对照高1.27%,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土层加深,RGC和对照土壤紧实度均呈逐渐增加趋势,且RGC对紧实度影响显著;4)对照土壤碱解氮含量为86.48mg/kg,略高于RGC处理2.67mg/kg(P0.05),速效钾含量为161.07mg/kg,略高于RGC处理28.66mg/kg(P0.05),而RGC的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为120.98mg/kg,是对照(106.25mg/kg)的1.14倍(P0.05)。结论:RGC处理增加了农田系统杂草数量、种类和生物量,提高了生物多样性,使土壤紧实度明显减小、土壤含水率增加及土壤养分含量出现差异,且玉米各项农艺性状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在综述油茶纯林经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油茶复合经营的原理,进一步探讨了油茶—农作物、油茶—混交果木、油茶—中药材等复合经营的技术及效果,同时提出了今后油茶科学合理经营的方向,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油茶产量及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5.
近几年来宜都市水稻产量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每年单产都在400kg之间徘徊且品质低劣。分析其产生的主要原因,除了受不利的天气影响外,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生产上推广种植的部分水稻品种属于低质、稀植、高感、晚熟型高风险品种。因此,引进、推广珞优8号新品种,提升我市水稻品质优质高效,成为解决我市水稻产量品质及产品应用徘徊不前的重要举措和途径。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不同密度下穴盘棉花育苗进行移栽,研究棉花蕾铃累积和脱落规律。研究表明:移栽密度大小与单株棉花的现蕾数量成反比关系,且与单株落蕾数量成正比关系;移栽密度与棉花单株铃数呈负相关关系,与落铃率呈正相关。在4.5万株/hm~2密度处理下,棉花最适宜移栽密度。  相似文献   
997.
湘南石漠化地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湘南21个样地(5 000 km2)实地调查,应用重要值计算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H)和Simpson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JSW),丰富度指数(S)等,分析湘南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①维管束植物共有63科131属173种,其中乔木15科21属24种,青冈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细叶青冈C. gracilis,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hylla等为乔木层优势种;灌木层34科60属74种,牡荆Vitex negundo var. cannabifolia,六月雪Serissa japonica与花竹Bambusa albo-lineata较多;草本植物共32科54属63种,多数为禾本科Gramineae植物;层间植物共有13科22属33种,龙须藤Bauhinia championii数量最多;②多样性分析表明:湘南石漠化地区物种丰富度低,植物群落结构简单,但群落多样性较高,Simpson指数为0.796 9~0.936 1, Shannon-Wiener指数为2.104 7~3.274 6,群落物种个体分配较为均匀,群落多样性较好。潜在石漠化乔层群落物种组成最为丰富,其Simpson指数也最高,达到了0.936 1,Shannon-Wiener 指数也高达3.274 6;从群落层次分析,乔木大多数集中在潜在石漠化群落中,轻度石漠化林地乔层仅有6株乔木,其他群落样地中乔木几近忽略,可见石漠化地区是比较难以孕育高大乔木的,这与石漠化区域土壤瘠薄、保水能力差、上土下水的双层结构有密切关联;③多样性分析说明不同程度石漠化群落之间环境差异性较大,Cody指数分析表明:由轻度石漠化向重度石漠化演替速度很快。极重度石漠化群落与其他群落的共有种最少,随着石漠化程度增加,不同等级石漠化群落间的相似性系数呈现减小的趋势;不同程度石漠化群落区域间,Jaccard指数差异较大,最大为最小的7.29倍;潜在石漠化到重度石漠化程度过程中Cody指数最大,物种更替速度在持续增加,到重度石漠化,更替速度达到最大值。图1表3参25  相似文献   
998.
油菜对紫茎泽兰的替代控制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油菜Brassica napus L.替代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a Spreng的可能性,探索紫茎泽兰替代控制的途径和策略,在四川西昌进行了田间试验,设置紫茎泽兰割茎和翻耕后种植油菜两种模式,分析两种植物株高、密度、叶面积的差异和对田间光照、水肥的竞争消耗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翻耕种植油菜后,对紫茎泽兰防控效果达100%,能显著减少紫茎泽兰对田间水肥的消耗,油菜产量随着种植密度4株/m~2、8株/m~2、12株/m~2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产量从2 830.75kg/hm~2增加至5 332.28kg/hm~2,每公顷产值达14 153.75~26 661.38元。结果表明翻耕后采用合理密度种植油菜,不仅能很好地控制紫茎泽兰,而且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适宜油菜种植的紫茎泽兰发生区,采用翻耕后种植油菜替代控制紫茎泽兰,既能取得较好的生态控草效果同时能够显著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99.
旨在通过盆栽试验,探究生防菌K3不同施用量和施用时期对甜瓜根结线虫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1)接种根结线虫后,K3菌剂在施用量为4 g/kg和8 g/kg时均能够促进甜瓜幼苗的生长,甜瓜幼苗株高、根长、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地上鲜质量随K3菌剂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且施用量为8 g/kg时生长最好.同时施用K3菌剂后,甜瓜...  相似文献   
1000.
对海南文昌66个胡椒园0~30 cm的土壤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文昌胡椒园土壤pH明显偏低,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为丰富,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严重缺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