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9篇
  6篇
综合类   73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前言锥蜗杆传动是介于圆柱蜗杆传动和圆锥齿轮传动之间的交错轮类型的蜗杆传动,它既保留了蜗杆传动速比大、结构紧凑、易于加工和装配的优点.又克服了圆柱蜗杆传动接触齿数少、承载能力差、效率低、磨损快等弱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传动装置。锥锅杆的齿面与普通阿基米德圆柱蜗杆的齿面形成原理完全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锥蜗杆偏置于锥齿轮一侧旦有一定的推度、由于有这种结构上的原因,使锥蜗杆传动有形成动压油膜的可能性(在参数设计合理的条件下较易形成动压油膜),提高了传动效率和承载能力.并改善了啮合特性。谁蜗杆传动正…  相似文献   
72.
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地发展,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着各种发展机遇与挑战。为此,阐述了我国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分析了畜产品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指出了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同时也预测了我国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3.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股份制企业脱颖而出,并日益显示其巨大的生命力。 近十年来,农垦企业实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垦区的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当前,在我国农垦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企业内部管理不力。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企业行为无人负责等问题。目前,国家对农垦的资金投入是很有限的,不足以较快地改善农垦生产技术落后的面貌。要增强国营农垦企业的活力,使垦区企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必须转换农垦企业经营机制,把股份制经营引入农垦企业并逐步加以推广,这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4.
75.
利用室内培养实验,分析燥红壤和砖红壤中分别施加N0(不添加氮素)、N1(氮添加量为100mg·kg−1)、N2(氮添加量为200mg·kg−1)和N3(氮添加量为300mg.kg−1)4个水平氮后对土壤性质及N2O、CO2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pH和有机碳含量。相较于N0,燥红壤N1、N2和N3处理pH和有机碳降幅分别为8%~18%和4%~12%,砖红壤降幅分别为5%~23%和3%~15%;添加氮肥后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显著增加,燥红壤和砖红壤分别增加15%~54%和13%~52%。氮施入增加了土壤NH4+−N和NO3−N含量,各处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表现为N3>N2>N1>N0。氮添加促进土壤N2O和CO2排放,相较于N0,燥红壤N2O和CO2累积排放量分别增加1176%~2425%和124%~281%,砖红壤分别增加1054%~1887%和138%~256%。施氮量和土壤类型是影响农田土壤N2O和CO2排放的重要因素。土壤N2O和CO2排放与施氮量呈线性显著相关,减少施肥是降低土壤N2O排放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与砖红壤相比,燥红壤N2O和CO2排放对氮素添加的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76.
生物炭和秸秆添加对海南热带水稻土氮素淋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淋洗试验,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添加秸秆和生物炭对海南热带水稻土氮淋失的影响。物料添加设对照(CK)、添加生物炭(B)、生物炭+水稻秸秆(BCS)、水稻秸秆(CS)4个处理,培养水分设75%田间持水量(WHC,模拟旱作土壤)和淹水(模拟水田)2个水平。结果表明,生物炭和秸秆添加均可以提高土壤pH,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75%WHC条件下,相比CK,BCS和CS处理显著增加土壤NH_4~+—N的淋失量,分别增加16.30%和48.56%,B处理无显著差异;CS处理增加土壤NO_3~-—N淋失,BCS处理降低土壤NO_3~-—N淋失,B处理对硝、铵态氮淋失无显著影响;BCS和CS处理显著增加土壤硝、铵态氮总量(S)淋失,B处理对S无显著影响。淹水条件下,相比CK,B处理降低土壤的NH_4~+—N和S的淋失,分别降低16.30%和12.81%,而对NO_3~-—N淋失量无显著影响;CS处理土壤降低土壤NH_4~+—N、NO_3~-—N和S的淋失,分别降低19.26%,33.96%和22.37%;BCS处理降低土壤NH_4~+—N和S的淋失,分别降低14.52%和14.19%,但对NO_3~-—N淋失影响不显著。综上,海南热带地区稻菜轮作种植模式下,旱作条件秸秆还田增加土壤NH_4~+—N和NO_3~-—N的淋失,但生物炭对硝、铵态氮淋失无影响;水田时,生物炭添加可以降低土壤NH_4~+—N淋失,对NO_3~-—N无影响,秸秆还田后土壤NH_4~+—N和NO_3~-—N的淋失均降低。  相似文献   
77.
以"南海蜜"哈密瓜品种为试材,采用无土栽培方式研究了不同摘顶节位对甜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摘顶节位的升高,甜瓜果形指数呈现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单叶面积、可溶性糖含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边缘可溶性固形物均呈现增加趋势;而单果重和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适宜摘顶节位有利于提高甜瓜产量和改善品质。综合考虑设施甜瓜果形指数、单叶面积、单果重、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及边缘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热带设施甜瓜适宜摘顶节位为26节。建议热带设施甜瓜生产大棚肩高设计高度为2 m。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果胶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和结构多糖。果胶甲酯酶(PME)是一种重要的果胶修饰酶,具有调节细胞壁弹性和通透性的作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探讨枣果胶甲酯酶基因家族的基本信息和特点,为进一步阐明ZjPMEs基因的功能、筛选果实质地密切相关基因奠定基础。  方法  本研究基于‘冬枣’基因组,鉴定枣基因组中的果胶甲酯酶基因;基于RNA-Seq数据,分析枣果胶甲酯酶基因家族的特征以及表达模式。  结果  共鉴定出46个枣果胶甲酯酶基因,不均匀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系统演化分析表明这些基因包含29个Type- Ⅰ型和17个Type- Ⅱ型成员,进一步可以划分为4个亚家族。在每个亚家族中,基因共享保守的基因结构和基序组成。基因表达分析显示该家族基因在花中表达丰度较高,可能在枣的生殖发育过程起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该家族基因在不同质地的‘冬枣’(酥脆)和‘P15’(硬质)以及在不同用途的‘冬枣’(鲜食)和‘骏枣’(制干)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筛选出与枣果实质地关系密切的基因ZjPME 18,该基因在‘P15’和‘骏枣’果实中表达量较高。  结论  枣果胶甲酯酶基因家族具有特定的结构特征及表达模式,ZjPME 18的表达与调控可能与枣果实质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9.
植物油包膜控释尿素在香蕉各生育时期土壤中的释放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香蕉4个不同生育时期施用的植物油包膜控释尿素(PCU)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特征曲线和静水培养中特征曲线的差异,为应用静水溶出率法简单而准确地预测香蕉生长期PCU在土壤中的供肥速度和数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土壤培养法测定PCU的养分累积释放率及肥效期,以静水培养为对照,研究香蕉4个生育时期内控释尿素的养分释放特性。【结果】除攻蕾期外,大田苗期、旺盛生长期、幼果期土壤中PCU的养分释放曲线不同于静水的,均由静水的“S”型变为“抛物线”型,且前42 d供肥量大,而攻蕾期的供肥量较小,后期则相反;同一PCU的初期溶出率、微分溶出率、28 d累积释放率于各生育时期土壤中的测定值均大于静水的测定结果。其中,初期溶出率大小依次为旺盛生长期>幼果期≥大田苗期>攻蕾期;微分溶出率表现为大田苗期>幼果期>攻蕾期=旺盛生长期;28 d累积释放率则为幼果期>大田苗期=旺盛生长期>攻蕾期;与静水法测定结果相比,大田苗期和旺盛生长期土壤中PCU的肥效期分别延长了18 d和35 d,而攻蕾期和幼果期的分别缩短了10 d和30 d。【结论】同种控释尿素,施用于香蕉不同的生育时期,相同时间内的供肥速度、供肥量不等。较静水培养法测定结果,分别在大田苗期、旺盛生长期、幼果期施用的PCU前期的供肥量大,而后期的供肥量较小;在攻蕾期施用的PCU前期供肥量小,后期的供肥量较大。  相似文献   
80.
为解决中高接换头存在的成活率、保存率低及接后树体过高的问题,掌握枝情况及综合技术,于2017-2018年进行了低位截干试验,试验表明,低位截干后萌发的枝条数量、粗度,完全可以满足翌年嫁接需要,接后成活率高,树冠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