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9篇
农学   14篇
  3篇
综合类   8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海棠品种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棠集观花、观叶、观果于一身,为北温带重要的观赏花木。对海棠品种分类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回顾,包括品种溯源与器官演化、品种分类简史及研究现状,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建议,以期为海棠种质鉴定、良种选育、遗传多样性研究、亲缘关系探讨及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2.
高温期间水分对银杏光合作用和光化学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年生盆栽银杏苗木试验设计了3种水分供应水平(分别相当于田间持水量的80%、40%和25%),研究高温期间水分对其光合作用和光化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银杏叶片在快速脱水过程中,当叶片饱和水分亏缺(WSD)增加到25%之间,净光合速率(Pn)随着气孔导度(Gs)的快速下降而急剧下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R^2=0.816),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保持相对稳定。当RSD增加到25%以后,Pn和Gs都开始缓慢下降,但两者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R^2=0.152),ΦPSⅡ则开始快速下降。分析结果表明,WSD增加到25%之前Pn降低的主导因素是气孔限制,而WSD增加到25%之后Pn降低的主导因素是包括光化学活性限制在内的叶肉因素;长期干旱条件下,银杏叶片的光合活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都大幅下降,但Pn下降的主导因素并不在于因气孔因素引起的CO2供应能力的降低,而在于叶肉光合活性的降低;干旱还大大加剧了银杏的光合“午休”程度。  相似文献   
23.
为探析文冠果开花过程中花瓣色彩的动态变化特征,以安丘市文冠果种质博览园基地中的33个观赏文冠果品系为研究对象,采用RHSCC比色法和色差仪测色法对文冠果花瓣色彩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在开花过程中,33个观赏文冠果品系的花瓣色彩较为丰富,覆盖了比色卡中的10个色系。(2)通过对CIELCH色空间中三维动态分布图的分析,发现花瓣上部色彩亮度较高的品系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饱和度较高的品系比列则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花瓣下部色彩亮度在S1和S2时期处于中等或较高水平,饱和度较高的品系比例整体呈降低趋势。(3)基于文冠果S3时期花瓣上部和下部的色彩参数L*、C*、h°的聚类分析,将33个文冠果品系分为橙色、白色、红色三大色系。橙色系品系在S1至S2时期的花瓣色彩变化程度较大,橙色逐渐加深。白色系品系在S1至S2时期的花瓣上部色彩变化程度也较大,在S2至S3时期花瓣下部的色彩变化则更为明显,从黄色变为红色。红色系品系在S2至S3时期的花瓣色彩变化程度较大,且亮度逐渐降低,颜色也变得更红。研究结果对文冠果开花过程中花瓣色彩的动态变化提供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4.
本研究基于文冠果全基因组信息,开展SSR分子标记鉴定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冠果全基因组全长477 586 502 bp,共存在253 336个SSR位点,平均每1 870 bp出现一个SSR位点,GC含量为34.96%;不同染色体上的SSR位点数量不同,其中,SSR位点数量最多的是1号染色体,SSR位点数量最少的是15号染色体。SSR位点的平均长度为18.92 bp,且重复单元中单核苷酸到六核苷酸的数量呈下降趋势。SSR位点的重复次数主要集中在4~13次重复范围内,且同一重复类型,重复次数越多,SSR位点出现的频率越低。文冠果基因组中共存在268种SSR重复类别,重复基元种类随重复次数增加而增加。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五核苷酸、六核苷酸的重复单元中,出现最多的分别是A/T、AT/AT、AAG/TTC、AAAT/TTTA、AAAAT/TTTTA和AAAACG/TTTTCG,显示出明显的A/T偏好性。虽然不同的SSR重复单元的序列长度有所不同,但其均显示出SSR重复单元的序列长度的增加,而SSR位点数减少的趋势。进一步利用6份不同种源的文冠果对待测引物进行多样性分析,得...  相似文献   
25.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银杏Ginkgo biloba叶片中的氮、磷和钾质量分数以及新梢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为银杏用材林的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银杏对氮和钾的吸收有协同作用,在氮和钾肥单施时,叶片中氮和钾元素质量分数变化趋势相同。单施磷肥对银杏吸收土壤中的氮和钾有抑制作用,配施时土壤中磷元素高,对氮影响较大,对钾影响较小。在单施处理中,净光合速率均是在氮、磷和钾最大施肥量时达到最大值,不同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变化无规律。配施处理中,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都是在处理2(氮肥100 g·株-1,磷肥400 g·株-1,钾肥40 g·株-1)达到最大值,净光合速率是在处理5(氮肥200 g·株-1,磷肥400 g·株-1,钾肥90 g·株-1)达到最大值。氮、磷、钾同施能够使土壤元素含量更均衡,促进银杏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叶片光合作用效能。图4表6参18  相似文献   
26.
均匀设计优化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银杏叶黄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银杏叶为材料,通过超声波辅助乙醇法提取银杏叶黄酮,采用U30(105×3)混合水平均匀设计对影响超声波乙醇法提取效果的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电磁波功率和频率等6项因素进行考查,通过逐步回归分析获得最佳理论组合。最佳提取条件:料液比1∶50、乙醇体积分数95%,超声功率100 W、超声频率1 s-1 s、提取温度67℃、提取时间45 m in;黄酮化合物提取得率为37.792 mg.g-1,并经实验证实优化提取工艺黄酮得率为36.985 mg.g-1。结果表明,均匀设计高效科学,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银杏叶黄酮可用于工厂化提取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27.
以新疆鄯善、湖南浏阳、江西九江、甘肃天水和陕西汉中等5个种源地野外采集的臭椿果实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臭椿果实中的内含物,鉴定其脂肪酸组成及各成分的分子式。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臭椿果实中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脂肪酸成分相同,但各组分含量有差异。5个种源地的臭椿果实中都鉴定出10种脂肪酸且这10种脂肪酸碳链相对比较集中,主要在碳16到碳19之间。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为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花种质资源的利用及新品种的定向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引种至盐城林场的23个文冠果无性系W1~W23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其变异系数分析16个花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包括株高、地径、冠幅、顶序长、顶序雌花数量、顶序雄花数量、顶序花蕾数量、顶序总花数量、红花型花色L值、黄花型花色L值、红花型花色a值、黄花型花色a值、红花型花色b值、黄花型花色b值、红花型花色C值、黄花型花色C值、W5S响应值、W1W响应值、W2W响应值,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评价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系统聚类法对各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结果】参试无性系的14个花表型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变异系数为9.62%~210.04%。共有5对指标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P <0.05),14对指标间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选取冠幅、顶序长、顶序总花数量、红花型花色L值、红花型花色C值、黄花型花色L值、黄花型花色C值、W1W响应值、W2W响应值共9个重要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指标简化为4...  相似文献   
29.
银杏复合系统小气候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种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模式中林内小气候日变化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光照强度、林内温度和土壤表层温度随着林分的郁闭程度和林分年龄的增加而下降,而林内相对湿度却相对上升;(2)银杏复合经营与纯种农作物相比,小气候效应明显,而与纯林相比相差不大;(3)影响小气候的主导因子是光照强度和林内温度;(4)在5种模式中,15年生的银杏果用园+桑树模式具有更为稳定和适宜的小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30.
为探索银杏苗木对氮的需求,按0.0、1.5、3.0、4.5和6.0g·盆-15个水平进行盆栽施氮肥试验。结果表明:(1)银杏苗高、新梢长度、各器官生物量及总生物量等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施氮量超过3.0g·盆-1后,这些指标又随着施氮量的继续增加而下降。此外,银杏苗木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等对氮素的反应亦与此相似。(2)银杏苗木叶片全氮量在适量的供氮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含氮量最高出现在3.0g·盆-1,超过此值后,随施氮量的提高逐渐下降。(3)银杏苗木各项生长指标与施氮量之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根据回归方程求得2年生银杏苗木的合理施氮量为2.81~3.05g·盆-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