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29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牧草蔗新品系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八个牧草蔗新品系(含对照)进行了三年品比试验,初步选出牧草蔗新品系981、982和98-32在农艺性状及生长速度方面表现优于闽牧42,产量略高于闽牧42,方差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三个牧草蔗新品系在7月份和11月份取样的粗蛋白质含量均与闽牧42相当或略高,粗脂肪含量和田间蔗糖锤度也均高于闽牧42,表现多汁、清甜、适口性好。综合评价,牧草蔗新品系98-1、98-2和98-32在产量或目标性状方面优于闽牧42。  相似文献   
82.
南方水土保持植物饲用苎麻的资源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南方地区水土保持又可作为优质饲料的苎麻品种,对20份饲用苎麻资源从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营养品质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聚类分析进行系统筛选。结果表明,按植物学特征,可将20份饲用苎麻资源分为3类;按生物学特性与营养品质的多指标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初步筛选出3份较优的南方水土保持植物饲用苎麻资源:川I苎一号、梁平青麻、本所苎麻2号。  相似文献   
83.
闽牧42是我所利用甘蔗栽培品种Co419与大茎野生种的后代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耐寒、耐瘠、再生力强的新型牧草.1999年12月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为育成品种.闽牧42是一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适宜刈割高度为1.2 m,每年可刈4次,4~9月份每隔54~68 d可刈1次,冬春低温则须4~6个月刈1次,夏秋两季的产量约占全年产量的3/4,冬春只占1/4.周年产草量的不均衡,给牧场生产安排带来了困难.因此,必须拓宽产草高峰期的用途,以充分利用资源.本文从青贮、养兔、栽培草菇等方法探讨一条周年利用途径,缓解冬季的不足和夏秋的剩余,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84.
为改进福建省主栽甘蔗品种闽糖70-611、新台糖10号和闽糖86-05在农艺性状上的1~2个缺点,应用光周期室和杂交温室设施,人工诱导开花,并有目的地配置一定的杂交组合,经有性杂交和通过杂种圃、选种圃、预备品种比较圃等育种程序,初步选育出在蔗茎产量或锤度或两者均超过原主栽品种的5个闽糖优良新品系,为这些栽培品种的改良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5.
[目的]筛选出适宜我国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高产优质饲用牧草蔗新品种.[方法]以甘蔗品种新台糖10号为母本,以美国甘蔗CP65-375为父本,通过杂交方式选育出分蘖能力强、耐旱、耐寒和再生能力的牧草蔗新品种,并在福建省漳州地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2009~2011年牧草新品种闽牧02117、闽牧02118和闽牧02222鲜草和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闽牧101和闽牧42;农艺性状方面,闽牧02117、闽牧02118和闽牧02222生长速度快,干物质含量和单丛分蘖数均高于对照闽牧42和闽牧101;越冬越夏能力方面,5个品种均可以顺利越冬和越夏,其中闽牧02117、闽牧02118和闽牧02222在福建省漳州地区均可以开花,而对照品种不开花.[结论]闽牧02117、闽牧02118和闽牧02222牧草新品系均适宜在亚热带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6.
狗爪豆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在土壤改良、水土保持等多方面发挥着积极作。本文就狗爪豆的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技术、营养价值及其综合利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7.
NaCl胁迫对桉树幼苗膜脂过氧化与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个桉树品种组培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其膜脂过氧化和膜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后降;SOD的活性在不同桉树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而CAT和POD在不同品种之间则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