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种最新型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MOD(基质优化高密度)栽培法,在黑龙江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马铃薯病毒检测研究室问世.这项技术是继传统栽培法、气雾栽培法之后的第三代马铃薯脱毒原原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对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的繁育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即采用简易培养基、液体培养进行试管苗生长和自制的营养基质进行原原种生产,采取新改进的栽培技术进行工厂化大规模生产,使整个原原种生产更加高效、快速、低成本,可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引进俄罗斯马铃薯品种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俄罗斯引进的 8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田间鉴定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俄罗斯品种薯形好,大小均匀,表皮光滑,芽眼浅,淀粉含量高,蒸食品质好.其中早熟品种 201、 202和晚熟品种 994增产幅度较大,比对照增产 40%以上,田间高抗晚疫病和病毒病. 202已通过全省区试,有望进行品种认定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在温室内将提纯的TMV和PVX病毒,通过摩擦接种在普通烟(Nicotiana tabacumL.)上做为繁毒植物。通过PEG沉淀和差速离心,获得提纯病毒。病毒含量分别为21.42mg/100g鲜重和24.50mg/100g鲜重。在紫外分光灯下测定OD值,分别在248nm(TMV)和246nm(PVX)为最低,260nm为最高。消光系数OD260/280分别为1.20和1.22。提纯抗原进行回接试验,指示植物产生明显症状,用Freund佐剂分三次肌肉免疫家兔,所得抗血清效价为1:2048,然后利用(NH_4)_2SO_4提取球蛋白,并利用HRP进行酶标记,制备出的抗血清现已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5.
1育种目标性状猪的育种目标经历了注重猪生物学特性到追求最大效益的发展过程。20世纪以来,猪育种主要目标性状是生长速度、饲料利用效率、胴体瘦肉率,后来繁殖性状也成为主要的目标性状。通过近20年的选育,取得了很好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16.
山新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新杨冬季枝条经FC处理,选择萌发新枝的茎段和叶片为接种外植体;诱导茎段产生腋芽的培养基为1/2MS+6-BA0.2~0.5mg/L+NAA0~0.5mg/L,诱导叶片产生不定芽的培养基为1/2MS或MS+6-BA0.5mg/L+NAA0.5mg/L;丛生芽快繁培养基MS+6-BA0.3mg/L+NAA0.3mg/L,每20天继代一次,繁殖倍数20左右;生根培养基为1/2MS或MS,附加0.1~0.5mg/L的多效唑,对生根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马铃薯类病毒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往复聚丙烯胺凝胶电泳方法进行类病毒的检测 ,通过对电泳技术的改进和使用液氮研磨、加入皂土等方法改变核酸的提取 ,使该方法在检测灵敏性、准确性、操作性和可行性上都得到了提高 ,更有益于该技术的普及  相似文献   
18.
1加工方法1.1物理法切碎是最简单和最普遍的物理处理方法,另有浸泡、磨碎、蒸煮、高压蒸气处理、热喷、膨化和辐射等。而秸秆揉搓加工和秸秆饲料压块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物理法的新方法,这些方法能提高农作物秸秆的适口性,增加采食量,提高消化率,但不能改变农作物秸秆的组织结构或提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1 引种目的纤维亚麻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年纺纱锭数15万枚左右,年总产值10—15亿元,是黑龙江省出口创汇的支柱型产业。黑龙江省亚麻育种已有50多年的历史,培育出了十几个新品种,使亚麻原茎产量比建国初期翻了一番。由于过去以原茎高产为主要目标,所以育成的品种多属于高大晚熟类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多湿造成亚麻倒伏严重,同时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黑龙江省二洼地、河套地种植亚麻的面积逐步增加,气候及种植区域的变化给品种的选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推动纤维亚麻产业的发展,适应“两高一优”…  相似文献   
20.
山新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新杨冬季枝条经FC处理,选择萌发新枝的茎段和叶片为接种外植体;诱导茎段产生腋芽的培养基为1/2MS 6-BA0.2~0.5mg/L NAA0~0.5mg/L,诱导叶片产生不定芽的培养基为1/2MS或MS 6-BA0.5mg/L NAA0.5mg/L;丛生芽快繁培养基MS 6-BA0.3mg/L NAA0.3mg/L,每20天继代一次,繁殖倍数20左右;生根培养基为1/2MS或MS,附加0.1~0.5mg/L的多效唑,对生根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