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上海闵华实业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提供了26个以色列番茄品种,我们进行了引种观察、以我所育成的申粉4号一代杂种为对照。所有供试品种和对照,1月21日播种,1月27日出苗,2月12日移苗,4月7日定植于薄膜覆盖的大棚内,供试品种和对照分别设一个小区,不重复。小区面积 3.6m~2,每小区种植18株,除不使用生长调节剂外,均按常现管理,6月17日始收,7月22日终收。 一、总产量较对照增产的有7个品种:代号为1367(12.8%)、1353(12.1%)、1309(8.9%)、1368(8.2%)、1308(5.1%)、1350(4.3%)、1354(4.3%),其余19个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减产50%以上的有7个品种,代号为1357、1362、1310、1358、1359、1360和1363等。 二、平均单果重超过对照(126.6g)的仅1365(134.7g)和1364(127.7g)等2个品种,果实最小的也有 2个品种,即 1360(62.2g)和 1355(65.7g),其余  相似文献   
12.
浦红909番茄为新育成的连栋温室专用栽培品种,属无限生长类型,生长期8~10个月,采收期6个月。果实圆形,大红果,单果重18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5%,货架寿命18d左右。高抗ToMV,抗叶霉病生理小种1、2、1.2、1.2.3,全生育期产量20.2kg/m^2左右。  相似文献   
13.
通过营养液栽培试验,对9个基因型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幼苗在低磷胁迫下的根部耐低磷部分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番茄在耐低磷特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基因型差异,番茄基因型25号和37号与2号、4号和46号相比具有相对高的磷效率。在低磷胁迫下,25号和37号具有相对较高的根部生物量、根冠比、根体积以及根部吸磷量。另外,低磷胁迫严重影响番茄根对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14.
浦红10号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新育成的适合保护地栽培的串番茄(Truss tomato)一代杂种,植株无限生长型,长势中等,第一花序着生于第7节位,单穗5~6个果,且排列整齐,果实的大小、形状和颜色整齐一致。果实深红色,圆形,果皮光滑无棱沟,果肉硬。单果重13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6%,番茄红素含量9.67 mg/100 g,在品质、抗病性、耐贮运以及货架寿命等诸方面都优于普通番茄的对照品种浦红7号、接近进口的同类对照品种,可以在大型温室和连栋大棚内长季节栽培推广。  相似文献   
15.
番茄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番茄生产正处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过渡的关键时期,番茄品质的重要性受到关注。外形美观、大小合适、着色好、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糖度、高糖酸比、高维生素C含量、高番茄红素含量及耐贮运等已成为番茄品质育种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耐热性不同的5个番茄品种(‘2583’、‘申粉8号’、‘浦红909'、‘申粉998’和‘粉2号’)为试验材料,以昼温25℃/夜温18℃为对照条件,在昼温38℃/夜温28℃高温条件下研究番茄幼苗叶片抗氧化系统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温条件下5个品种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丙二醛(MDA)含...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自交系1479为材料,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番茄组蛋白变体H2A.Z基因双突变体hta11hta9。测序结果表明番茄H2A.Z基因被敲除。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组蛋白基因H2A.Z双突变体hta11hta9种子萌发受到严重影响。在相对低温(17 ℃)下,H2A.Z基因双突变体生长明显比野生型迟缓。  相似文献   
18.
电子束对番茄种子的萌发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干种子和经30%PEG引发的不同萌发状态的2个番茄品种‘黄盆栽'和‘1479'为材料,采用发芽盒发芽试验,研究了不同发芽状态和不同品种的番茄种子对电子束诱导的反应.结果表明,低剂量的电子束辐射对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影响不明显,‘黄盆栽'在600 Gy时才对其发芽率产生一定的影响,而‘1479'则对电子束较为敏感,500 Gy时就对其发芽率产生影响.电子束对2种番茄种子萌发进程的影响较明显,经过30%PEG引发的种子对电子束反应比干种子敏感,当电子束达到600 Gy时2种番茄种子的胚根分化和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大部分萌发种子的根生长处于停滞阶段,呈"短胖根"状态.  相似文献   
19.
物理辐射在农作物育种和生理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主要的物理辐射诱变源在农作物育种和生理上的应用研究,总结了物理辐射在农作物生理和遗传物质上的诱变效应,并对物理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和物理辐射应用现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利用定性PCR技术对8个不同番茄品种中外源基因35S启动子、NPTⅡ基因和NOS终止子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阳性对照可以稳定扩增到预期的大小片段,而待检测品种和阴性对照则没有扩增到预期产物。利用100mg/L的卡那霉素对8个不同番茄品种的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再用50mg/L的卡那霉素对番茄外植体(子叶和下胚轴)进行抗性验证,结果显示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实验结果与定性PCR结果一致。本文通过对这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研究分析及比较,初步建立了一个对不同品种番茄进行转基因检测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