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2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申粉918’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专门针对现代化大型温室而选育的保护地专用番茄一代杂种。中早熟, 无限生长, 粉红果, 大果型, 平均单果质量200 g以上。果实圆整, 圆球形, 耐贮运,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6%。苗期接种鉴定表明, 该品种高抗烟草花叶病毒ToMV, 中抗CMV, 抗叶霉病1.2.3小种。在冬季加温或保温条件下生长期达到10个月以上, 果实采收期7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32.
利用同一PCR反应体系同时扩增、筛选分别与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Ty-1基因和番茄抗叶霉病的cf-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完全吻合.与Ty-1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1标记为共显性标记,抗感材料均产生398 bp的特异片段,纯合和杂合抗病基因型存在Taq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303 bp和95 bp以及398、303 bp和95 bp的特异性片段,而感病基因型无此酶切位点,酶切后仍呈现398 bp的特异带.与cf-5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2标记扩增后抗感材料均产生960 bp的特异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TaqⅠ酶切后,含cf-5基因的材料产生一条256 bp的特异带,而不含cf-5基因的材料产生一条225 bp的特异带.  相似文献   
33.
多重PCR技术鉴定番茄Ty-1和Mi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同一PCR反应体系,对分别与番茄(Lycopersion esculentum)抗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Leaf Curl virus)病的Ty-1基因和番茄抗根结线虫(root-knot nematode)的Mi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标记进行同时扩增筛选,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引物扩增片段完全吻合.与Ty-1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1标记为共显性标记,抗感材料均产生398 bp的特异片段,纯合和杂合抗病基因型存在Taq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303 bp和95 bp以及398 bp、303 bp和95 bp的特异性片段,而感病基因型无此酶切位点.与Mi基因紧密连锁的SCAR2标记也为共显性标记,抗感材料均产生750 bp的特异片段,纯合和杂合抗病基因型存在Taq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570bp和180bp以及750bp、570bp和180bp的特异性片段,而感病基因型无此酶切位点.酶切结果仍为750 bp的产物.经反复验证,结果准确可靠,可以用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对两个抗病基因进行同时筛选鉴定.  相似文献   
34.
在荷兰产双Venlo型玻璃温室中对国内合作908、申粉4号、浦红7号、苏红1号和荷兰进口品种Trust和Grace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并就现代化温室中的温度对番茄生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现代化温室通过加温措施,能使冬季昼夜间温度分别控制在25℃和16℃以上,确保基本消除番茄低温障碍。但国内外番茄品种在不同阶段坐果率和产量存在明显的差异,而生长习性和生长势差异较小。由此提出我国现代化温室番茄品种的选育,只有努力提高其在亚适温条件下的商品性和中后期产量,才能使其逐步具备与国外同类品种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5.
选用在逆温条件下具有单性结实性的番茄材料OS(Oregan Spring)、SN(Santiam)和耐贮运、含Tm-2nv抗病基因的非单性结实高代自交系P1504、P542为试材,P1、P2、F1、F2、BC1Pt、BC1P2 6个世代的有种子果实和无种子果实的比例及χ2测验结果表明,OS、SN的单性结实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从4个材料的F2至F5的分离后代中经定向选择,获得两个株系OS×P1504-29-7-4-1-6(00-06)和SN×P542-136-9-6-2-7(00-07),经过与亲本和对照品种的比较,证实均具有低温下的单性结实性,而且果实的重量分别增加了10.17%和11.47%,并在00-07株系上成功转育了Tm-2nv基因,可以通过与不同性状的材料杂交并在后代定向选择中获得比较优良的具有单性结实的育种材料.单性结实材料OS、Santiam及本研究转育的株系00-06、00-07与对照品种合作903的比较结果表明,单性结实材料在开花前后其花柱和子房直径均明显大于对照,而且在低温条件下的自然坐果率亦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36.
分别采用空气加温、基质电热线加温、基质空气加温等三种方式对番茄穴和肋育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白天温度18-25℃,夜晚温度14-18℃两段变温控制条件下,以基质空气加温方式穴盘育苗效果最好。穴盘底部进行空气加温的番茄幼苗开展度/株高、根/冠、综合壮苗指数分别比空气加温条件下高11. 34%、10.5%、42.62%,比电热线加温条件下处理高14.60%、31.25%和182.18%,成本也较空气加温要 低,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一种由烟粉虱(Bemisia tabaei)和嫁接传播的双生病毒,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给番茄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根据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一对引物,运用PCR技术从上海地区的感病番茄中扩增出一条575bp的特异带,而健康植株无此带。测序表明该序列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具有极高的同源性(97%~99%)。将健康接穗嫁接到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番茄砧木上,间隔15d和30d,分别提取接穗的DNA,并用PCR法检测病毒,发现嫁接15d后在部分接穗中检测到TYLCV病毒,嫁接30d后在所有的接穗中均检测到病毒,因此,嫁接法可以作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接种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38.
以番茄品种‘1479’为材料,研究喷施核黄素(riboflavin)和接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对番茄叶片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处理后96 h内,2.0 mmol·L-1核黄素能显著提高番茄叶片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接种TYLCV后,核黄素进一步诱导番茄叶片的酶活性显著升高,接种处理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高于未接种处理。表明核黄素诱导病程相关蛋白酶活性增强与番茄对TYLCV的诱导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9.
TYLCV侵染对番茄叶片解剖结构和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是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机械接种传毒,但较困难;种子不带毒,植株间接触也不传毒,所以该试验依靠烟粉虱传播使材料获得病毒表现症状。毒原为上海农科院园艺所保持的带有TYLCV的烟粉虱。2006年7月中旬将番茄材料播种在50孔的穴盘中,以草炭为基质,8月中旬定植在具有足够传播TYLCV烟粉虱的玻璃温室内,每天间断性的驱赶,使烟粉虱充分接触试验材料。供试番茄是对TYLCV的感性品种“2300”,健康植株品种“2300”定植在没有毒源的温室内为对照。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采用多重PCR方法对与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curl virus,TYLCV)的Ty-2和Ty-3基因紧密连锁的共显性SCAR标记进行扩增筛选,不同基因型(Ty-2/Ty-2,Ty-2/ty-2,ty-2/ty-2,ty-3/ty-3)的材料扩增出不同长度的特异片段,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抗TYLCV基因的技术。利用该技术对22份番茄材料进行检测,同时利用普通PCR对上述材料进行检测,两者结果完全吻合。最后用田间自然发病的方法在大田对这些材料抗性进行验证,符合率达86.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