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148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29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91.
纬度和海拔对主要苹果品种花芽分化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芽分化调控是苹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准确把握花芽分化时期是精准调控的前提和基础,为探究纬度和海拔对苹果花芽分化期的影响,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甘肃省静宁县和四川省茂县3个苹果产区,用摘叶和摘果的方法研究了茂县(海拔1 425、1 680和2 050 m)、静宁(海拔1 601 m)‘长富2号’苹果,杨凌地区(海拔525 m)‘长富2号’、‘烟富6号’、‘嘎拉’和‘秦冠’苹果的花芽分化差异。结果表明:在杨凌地区花芽生理分化的时间为‘长富2号’56 d,‘烟富6号’49 d,‘嘎拉’56 d,‘秦冠’42 d。在茂县不同海拔试验点,‘长富2号’花芽生理分化期持续的时间长短为低海拔高海拔(海拔1 425 m试验点为75 d,1 680 m为70 d,2 050 m为65 d)。‘长富2号’在不同地区,花芽分化持续时间的长短为低纬度高纬度[茂县(31o33′N)为70 d,杨凌(34o18′N)为56 d,静宁(35o41′N)为49 d]。枝条停长时间与花芽分化密切相关,枝条停长越晚越不易形成花芽。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枝条停长晚,但是花芽分化持续时间相对短。‘嘎拉’和‘长富2号’花芽分化从6月初开始至10月底分为6个时期,每个时期有明显的特征,各个时期相互交叉重叠;‘长富2号’各分化时期比‘嘎拉’开始的早,结束的晚,并且持续时间长,相对分散,认为这可能与富士苹果成花难有关。  相似文献   
492.
为了探究双主干并棒(Bibaum?)树形‘富士’系苹果在中国渭北黄土高原地区的生长和结果表现,以 M9-T337 矮化自根砧长枝型‘富士’系‘富姬酷’(‘Fujiko’)为试材,调查了并棒形(1.2 m × 3.5 m)与高纺锤形(1.0 m × 3.5 m)幼树树体生长、枝(梢)类组成、成花率、果实品质和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并棒形树高、干径小于高纺锤形,砧木粗度大于高纺锤形,2016 年东西方向冠幅(行间冠幅)及平均冠幅小于高纺锤形;单株枝量及单位面积枝量 2016 年高纺锤形较高,2017 年无差异;并棒形2016—2017 年间树高、干径、砧木粗度以及单位面积枝量的年增长速率大于高纺锤形;并棒形 2016 年中枝(5 ~ 15 cm)比例、果台副梢长枝比例高于高纺锤形,2017 年营养长枝(> 30 cm)比例低于高纺锤形,同时并棒形 2018 年枝梢成花率高于高纺锤形;两种树形果实品质及单位面积产量无差异,并棒形单株果实数量、2017 年单株产量以及 2016—2017 年单位面积产量在增长速率大于高纺锤形。综合认为,矮化自根砧‘富士’系幼树采用并棒树形,可以显著削弱树体高度,减小行间冠幅,树体生长及枝量增长速度快,长枝比例低,易成花,果实产量上升潜力大。  相似文献   
493.
不同砧穗组合对苹果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9-T337’和‘M26’为中间砧和自根砧,基砧为八棱海棠,对照为乔化砧八棱海棠,接穗品种分别为"富士"与"嘎啦",比较各砧穗组合的树体生长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自根砧和中间砧砧穗组合树体矮小,中短枝比例均显著高于乔化砧砧穗组合,且自根砧短枝比例也高于中间砧。"富士"各砧穗组合果实品质评价排序,‘富士/M9-T337’/‘八棱海棠富士/M9-T337’‘富士/M26/八棱海棠’‘富士/M26富士/八棱海棠’,"嘎啦"各砧穗组合果实品质评价排序,‘嘎啦/M26/八棱海棠’‘嘎啦/M9-T337/八棱海棠’‘嘎啦/M9-T337’‘嘎啦/M26’‘嘎啦/八棱海棠’。"富士"与"嘎啦"各砧穗组合产量表现,自根砧中间砧乔化砧,其中‘富士/M9-T337’与‘嘎啦/M9-T337’5年累计产量最高。综合分析后认为,‘富士/M9-T337’与‘嘎啦/M9-T337’砧穗组合在陕西千阳地区表现最佳,适宜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494.
矮化密植是世界苹果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世界现代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采用矮化砧木是实现苹果矮化栽培的最主要途径.除我国外,世界苹果主要生产国新建果园基本都在使用矮化砧木,许多国家矮化果园已占苹果园总面积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495.
以5a生田间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以初夏土施15N-尿素为手段,研究了当年不同时期主要器官对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结果表明,从幼果期到果实采收期,叶片全氮质量分数最高,新梢、根系和果实依次递减;根系优先吸收15N-尿素,在幼果期15N质量分数达到最高,随物候期推进,吸收的15N-尿素外运用于新生器官(新梢、叶片与果实)的建造。到采收期,新生器官的15N质量分数提高,地上部分的15N吸收量明显高于地下部分,其中新梢、叶片和果实15N分配势(Ndff%)比幼果期分别增加了68.6%、80.6%和57.2%;地上部分15N吸收量达366.693mg,分配率为63.9%,占树体总氮量的0.75%;根系Ndff%比幼果期减少了68.8%,15N吸收量为207.5643mg,分配率为36.1%,占树体总氮量的0.42%。采收期树体的当年氮肥利用率为5.7%。  相似文献   
496.
2009年3月28日-4月15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推广处处长、农业部现代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韩明玉教授带队,一行六人(李丙智教授、任小林教授、张永茂研究员、张林森副教授、张满让副教授)考察了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有关苹果研究所、大学、不同产地的苹果园、苗圃、包装厂等,与国外有关专家教授、育种者、技术人员和果园主进行了详细的交流。了解到两国现代苹果的育种栽培状况、研究进展、苹果生产等,收获很大,达到了预期的考察目的。  相似文献   
497.
2月21日,我们去临渭区进行果农培训,有一位果农反映,他家的矮砧果园,多年667平方米产量达5000千克。  相似文献   
498.
499.
以较耐贮藏桃品种“秦王”和不耐贮藏桃品种“白丽”为试材,研究采后贮藏期间果实硬度、乙烯释放速率及α 甘露糖苷酶(α man)活性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耐贮性较差的“白丽”果实在贮藏的第2天其乙烯释放和α man活性便出现小高峰,此后在贮藏第4天出现乙烯释放峰值,到贮藏第5天伴随着α man活性的迅速升高,果实硬度快速下降。耐贮藏的“秦王”果实乙烯释放和α man活性峰值均出现在贮藏后第5 天,然后下降,在贮藏末期又出现第2个峰值。此外,在整个贮藏期间,耐贮性较差的“白丽”果实α man活性明显高于“秦王”,在贮藏后期尤为显著。说明α man活性高低可能显著影响桃果实的耐贮性。  相似文献   
500.
以苹果属植物八棱海棠(Malus robusta Rehd) 和富士(Malus pumila cv. Fuji)为材料,在含0和150 mmol/L NaCl的MS培养基中培养15 d,研究盐胁迫对2种苹果属植物愈伤组织及组培苗生长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累积的影响,明确其耐盐适应性机制。结果表明,盐胁迫下八棱海棠和富士愈伤组织及组培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升高,相对生长速率(RGR)降低,且愈伤组织生长受影响更大。其中八棱海棠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上升380.6%、25.5%和130.2%,组培苗分别比对照上升7.1%、9.0%和449.0%;富士愈伤组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上升30.1%、27.5%和385.0%,组培苗分别比对照上升22.0%、90.0%和412.4%。以上结果表明,2种苹果属植物愈伤组织和组培苗均可通过诱导渗透调节物质的累积来适应盐胁迫,其中八棱海棠愈伤组织以可溶性蛋白累积最显著,而富士愈伤组织以及2种苹果属植物组培苗均以脯氨酸累积最显著,其愈伤组织生长对盐胁迫比组培苗更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