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15篇
  25篇
综合类   205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01.
通过大区对比法研究了钾肥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明显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其中处理3每公顷施用K2O90kg时干物质积累量最多;各处理的绿叶面积在营养生长期随生育进程的进行而增加,至7月28日齐穗期时单穴平均叶面积达最大值。增施钾肥可提高水稻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处理3产量最高,公顷产量9505.5kg。  相似文献   
102.
秸秆与化肥和鸡粪配施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但这种变化与小麦产量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依托7年长期定位试验,选取5个施肥处理:不施化肥+秸秆离田(N0S0)、不施化肥+秸秆还田(N0S)、常规施化肥+秸秆离田(NS0)、常规施化肥+秸秆还田(NS)和施化肥+秸秆还田+鸡粪替代20%氮肥(NSM),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细菌-真菌共现网络中微生物组成的影响,以及关键微生物与小麦产量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N0S0处理相比,NS0、NS和NSM处理的小麦籽粒产量分别提升539.20%、611.56%和676.56%,而N0S处理无显著变化。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均可分成显著不同的3组,分别为N0S0+N0S、NS0以及NS+NSM,即微生物群落组成在是否施用化肥之间显著不同;相同施用化肥情况下,在是否有施用有机物料之间显著不同。将重要性从高到低排序,有效磷(AP)、电导率(E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土壤有机碳(SOC)、易氧化有机碳(ROC)和颗粒有机碳(POC)是导致不同处理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EC、MBN、ROC、POC、AP和SOC是导致不同处理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细菌-真菌共现网络中,两个关键模块(模块1和模块4)与小麦产量变化显著相关。NS+NSM处理提升了模块4中与小麦产量正相关的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monas)、Pir4_lineage、金孢子菌属(Chrysosporium)、无茎真菌属(Acaulium)和裂壳菌属(Schizothecium)等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它们可降解纤维素和木质素、促进养分转化和循环或抑制病原菌生长;并显著降低了模块1中与小麦产量负相关的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无色穗孢属(Achroiostachys)和Fusicolla的相对丰度,它们为不利于土壤健康和作物生长的植物病原真菌。因此,化肥配施秸秆及化肥配施秸秆和鸡粪利于关键有益微生物增加及病原真菌减少,关键微生物的功能和相对丰度对小麦产量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3.
抗白粉病小偃麦异代换系的细胞学鉴定和RAPD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从长穗偃麦草与小麦杂种后代中选育的抗白粉病小麦种质系山农87074-551在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胞学和RAPD鉴定.结果表明:山农87074-551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2,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n=21 Ⅱ, 它与小麦中国春的杂种F1PMC MⅠ染色体构型为2n=20Ⅱ+2Ⅰ,说明山农87074-551是一个双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正>动物免疫接种是预防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特别是从实行强制免疫政策以来,动物疫病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易感动物在接种疫苗后并没有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没有达到应有的保护水平,在遇到强毒感染时容易发病,笔者在近几年基层疫病防控工作中,发现引起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7.
<正>1金丝小枣主要病虫害金丝小枣病虫害种类很多,在我县常见的主要有枣锈病、枣疯病、枣褐斑病、枣裂果病、枣缩果病、枣果浆烂病、枣尺蠖、枣黏虫、枣瘿蚊、桃小食心虫、食芽象甲、大灰象甲、叶螨、枣龟甲蜡蚧、刺蛾类、绿盲蝽象、枣叶壁虱、枣粉蚧、棉铃虫、豹纹木蠹蛾。2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2.1防治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防治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研究了葡萄在避雨和露天2种不同栽培条件下,光照、温度、湿度等微环境条件差异及环境条件变化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环境下,湿度、日较差、土壤水分等小气候要素更有利于葡萄的糖分形成和积累,夏黑、红富士、维多利亚3个葡萄品种的糖分含量在避雨栽培模式下均高于露天栽培。  相似文献   
109.
为充分了解鲥鯸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物种相似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等指标分析2018年秋季鲥鯸淀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鲥鯸淀检出绿藻(Chlorophyta)、硅藻(Bacillariophyta)、蓝藻(Cyanophyta)、裸藻(Euglenophyta)、隐藻(Cryptophyta)、甲藻(Pyrrophyta)6门99种,浮游植物的数量在3.68×107~8.22×107 cells/L,生物量在18.96~200.9 mg/L;各采样点相似性指数变化在0.26~0.52,介于轻度相似和中度相似,相似性较低;优势度分析显示值在0.07~0.31,该水域浮游植物优势度较低,种类较多;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结果分别在4.05~4.82与0.7~0.85,表明该地区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稳定;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TLI值)表明该地区处于轻度富营养与中度富营养状态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以氮、磷为主的环境因子影响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鲥鯸淀秋季水体呈中度富营养状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较稳定,氮、磷为主的营养元素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正笔者日前从云南省农业厅获悉,云南省全力推进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贯彻落实。据了解,自2017年以来,云南省共查处农药案件268件,查收假劣农药18.1吨。2017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