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18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份引进油梨品种果肉有机酸组分和抗坏血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和比较不同油梨引进品种果肉有机酸组分和还原型抗坏血酸(维生素C)含量特征,为引进油梨品种的评价、筛选及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12份引进油梨品种果肉中的有机酸组分和维生素C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油梨果肉中可检测到酒石酸、苹果酸、马来酸、柠檬酸和富马酸5种有机酸组分,其含量由高到低为:苹果酸>柠檬酸>富马酸>酒石酸>马来酸;不同品种间单一有机酸组分的含量差异显著,而不同品种间的有机酸总量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油梨果肉有机酸含量与苹果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酸含量与维生素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苹果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12份油梨资源中,‘洛雷塔’果肉中有机酸及单一组分苹果酸、富马酸和酒石酸的含量均为最高,‘布鲁克斯晚’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结论】油梨属苹果酸优势型果实,果肉中总酸含量与苹果酸和维生素C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以套罩及对照桂味荔枝为材料,统计贮藏期果实病果率,测定果实糖、酸、Vc含量,抗氧化酶SOD、POD及褐化相关酶PPO的活性,以此分析整株套罩对荔枝贮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 ℃条件下,套罩桂味贮藏两周无病果,且果肉可溶性糖在4.0~6.0 mg/g之间,可滴定酸在2.5~3.0 mg/g之间,品质较好。清除氧化自由基方面,贮藏两周后,套罩桂味果皮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果皮Vc含量、POD活性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但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酶促褐化方面,套罩桂味果皮PPO活性与对照亦无显著差异。与果皮不同,套罩桂味果肉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但果肉Vc含量、SOD、POD以及PPO活性在二者间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表明,果皮抗氧化能力是决定桂味荔枝耐贮性的主要因素,套罩桂味依赖较高的果皮SOD活性维持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以此增强果实贮藏性。  相似文献   
13.
冬季喷施多效唑对荔枝叶片叶绿素荧光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多效唑(PP333)对荔枝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于2011年12月对‘妃子笑,荔枝整株喷施PP333(500 mg/L),研究其对叶片叶绿素指数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PP333可显著增加荔枝叶片的SPAD值,且使Fv/Fm、Fv/F0、Fv′/Fm′、ΦPSⅡ、ETR、PCR等叶绿素荧光参数有所增加,而NPQ则降低;从光响应曲线可以看出,Fv′/Fm′、ΦPSⅡ和qP随光化光强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而NPQ、PCR和ETR随光化光强度增加而增加;从PSⅡ反应中心能量分配比率上看,PP333处理后P、E增加,D减小,更有利于能量进入PSⅡ反应中心,促进光化学效率提高;PP333处理可以增加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比例,推动光合电子传递,提高荔枝叶片的光合性能.  相似文献   
14.
套袋对AP番荔枝果实主要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套袋对番荔枝果实品质和贮藏特性的影响。[方法]以AP番荔枝为试材,用双层双色纸袋、白色无纺布袋和单层白色纸袋3种套袋方式进行处理,分析不同套袋材质对番荔枝外观和内在品质以及贮藏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套袋可显著改善番荔枝果实的外观品质,使果皮洁净美观,着色均匀,锈斑减少,明显增强果实的耐贮性。套袋处理对番荔枝果实的果形指数以及部分内在品质产生了一定影响。与对照相比,套袋可使番荔枝果实的POD和CAT等氧化酶活性增加,PPO活性减小,MDA积累减少,因而使得果实较耐贮藏。3种套袋处理中,无纺布袋套袋的效果相对较好,套袋后果实外观和果形指数较好,颜色均匀一致。[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优化番荔枝的套袋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3种无核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3个无核荔枝品种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等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通过与有核荔枝对比分析,阐明无核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荔枝无核但能发育成大果的原因。结果表明: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核荔枝和无核荔枝果实中GA3和ABA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IAA和ZT表现差异较大,初步认为无核荔枝和有核荔枝果实发育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激素调控模式,或者果实发育与GA3和ABA关系更为密切;无核荔枝果实中高含量的IAA和低含量的ZT可能是其产生无核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荔枝(Litchi chinensisSonn.)是原产我国的一种亚热带常绿果树,因成花不稳定影响产量的现象几乎在所有荔枝主栽品种均出现过,因此荔枝花芽分化与花性分化的机理研究一直是科研工作者和种植者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综述了环境因子、植物激素及树体状况对荔枝花芽分化的影响及近年来花芽分化分子机制方面的一些最新研究结果,同时对荔枝花性别分化的形态学、生理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荔枝花芽分化与花性别分化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思路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果树裂果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裂果是果实发育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果树裂果的研究进展,从果实的遗传因素、果实形态解剖特征、生理特性、矿质元素、环境条件、植物生长调节剂、栽培措施等方面分析了裂果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AP番茄枝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培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荔枝为世界五大热带名果之一 ,其风味芳香清甜 ,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本文简单介绍了AP番荔枝的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以甜叶黄皮和鸡心黄皮的成熟花粉为试材,采用"培养基发芽法"结合显微镜镜检,对不同干燥处理的黄皮花粉进行了超低温(LN2,-196℃)保存研究。结果表明:新鲜花粉经28℃干燥处理5~6h,含水量为14.6%~19.4%,超低温保存后的生活力最高;花粉在液氮中贮藏14d和180d,其发芽率无明显差异;超低温保存后的花粉发芽时间比对照迟。初步认为黄皮花粉可以在液氮(-196℃)中长期贮存而不显著失去其生活力。  相似文献   
20.
研究烯效唑处理对荔枝花期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妃子笑’荔枝为试材,喷施44.4 mg/L烯效唑,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分析‘妃子笑’荔枝花穗发育期间花穗和叶片内源激素赤霉素(GA_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和茉莉酸甲酯(MeJA)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烯效唑处理降低了GA的含量,提高了ABA、IAA、ZR、MeJA含量。通过利用烯效唑处理调控‘妃子笑’荔枝花穗发育期间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最终起到控花保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