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9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5 毫秒
41.
为探究不同颜色蝴蝶兰花瓣表皮细胞形态的差异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8个不同颜色的纯色蝴蝶兰品种的花瓣中心部位(2个白色蝴蝶兰品种,3个黄绿色蝴蝶兰品种和3个紫红色蝴蝶兰品种)和4个有斑的蝴蝶兰品种(2个白底红斑的蝴蝶兰品种和2个黄底红斑的蝴蝶兰品种)的底色部位、斑色部位及底色与斑色相交部位分别进行观察对比,同时采用鲜切片浸泡在0.25%PEG溶液中观察有斑样品斑纹交界处的纵切面表皮细胞形状变化。结果发现,除2个白色品种的表皮细胞为乳突状外,其他品种的表皮细胞均为穹顶状。另外发现部分样品花瓣表皮存在少量气孔。结果表明,相同颜色不同品种的蝴蝶兰花瓣表皮细胞形状可能不同,但同一片花瓣不同颜色区域的表皮细胞结构则是相同的,说明花瓣颜色并不是影响蝴蝶兰花瓣表皮细胞形状的决定因素。以上不同颜色蝴蝶兰花瓣显微结构的观察比较,将对蝴蝶兰花色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2.
兰花是世界上重要的观赏花卉,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因其独特的花型、丰富的花色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是国内外花卉研究和市场的热点,其中兰属、蝴蝶兰属、石斛兰属、兜兰属、卡特兰属、文心兰属和万代兰属中的许多品种已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 7 大类商品化兰花。介绍了兰花资源收集、保存与鉴评现状;总结了兰花基因组学、功能基因挖掘重要性状分子调控机理以及品种选育的现代育种新技术研究成果;梳理了种苗繁育、设施栽培与开花调控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产业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35 年来对兰花研究取得的成果,提出观赏点更加多元化、育种目标更加多样化将是今后兰花育种及产业化研究的发展方向。在分子标记辅助、转基因、基因编辑和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取得突破的条件下,将更加追求幽香、叶花双艺或多艺的育种目标。此外,依托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农业的发展,将促进兰花产业提质增效和产业化规模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43.
 作为太阳光谱的一部分,到达地球表面的UV-B辐射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影响地球生态系统。为揭示增强UV-B辐射对立枯丝核菌的影响,本文采用UV-B灯辐照处理病菌菌丝,并对菌丝生长、菌核形成,活性氧稳态和细胞壁降解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可导致供试菌株菌丝生长抑制、刺激菌核提早形成。处理菌株O2和H2O2的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U60处理较对照分别增加132.3%和71.3%;尽管SOD、APX、POD和CAT抗氧化酶活性也随处理时间增加而显著增强,但菌株MDA含量依然显著逐渐增加。同时,立枯丝核菌纤维素酶Cx、FPA的活性以及PG、PMG的活性均随辐射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此外,UV-B辐射处理菌株对高粱幼苗致病表型减弱。综上所述,增强的UV-B辐射打破立枯丝核菌体内活性氧稳态平衡,致使菌丝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壁降解酶活性降低,从而影响病菌致病性。  相似文献   
44.
蝴蝶兰软腐病是蝴蝶兰生产中最常见的细菌病害之一,因其防治难、危害严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 注与粮食作物蔬菜及果树等经济作物相比蝴蝶兰软腐病的研究开展较迟,研究的深度及广度远不及前者。综述 了蝴蝶兰软腐病的病原细菌种类病原分离鉴定方法,软腐病菌研究进展以及蝴蝶兰与软腐病菌相互作用等方面 的内容为今后蝴蝶兰软腐病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5.
从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化载体的构建方面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蝴蝶兰转基因研究的概况及进展,着重阐述了蝴蝶兰应用前景较好的花色、花香及衰老相关基因的国内外转基因研究状况,讨论了在转化体系构建过程中启动子选择的重要性,为蝴蝶兰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蝴蝶兰的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BBX(B-box)是一类光温响应转录因子家族参与植物光形态建成及逆境响应。为揭示ZmBBX家族基因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玉米基因组水平对该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关系、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和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ZmBBX基因家族共有34个成员,划分为5个亚族,编码蛋白氨基酸介于142~498 aa,预测大多数成员定位于细胞核内。ZmBBX基因启动子存在大量的光响应元件、胁迫响应元件、激素应答元件和生长发育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全生育期组织表达谱发现, ZmBBX7 ZmBBX27 ZmBBX28在玉米的全生育期均高表达, ZmBBX3 ZmBBX5 ZmBBX14 ZmBBX15 ZmBBX19 ZmBBX20在玉米叶片中表达量较高, ZmBBX6 ZmBBX11 ZmBBX18 ZmBBX32在玉米叶片和种子形成前期等时期表达量较高。同时,对实验室盐处理转录数据分析发现, ZmBBX1 ZmBBX3 ZmBBX9 ZmBBX12 ZmBBX13 ZmBBX21 ZmBBX25 ZmBBX29 ZmBBX33 9个基因在地上和地下都差异表达,其中除 ZmBBX3在叶片和根中表达不同外,其余基因在叶片和根中基本都上调表达。基于全生育期转录组数据的共表达及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 ZmBBX1 ZmBBX4 ZmBBX10 ZmBBX16 ZmBBX32可能通过蛋白互作介导光依赖的MEbrown模块中萌发籽粒的代谢和生长发育调控。蛋白互作预测分析发现,ZmBBX不仅可以发生同源互作,而且可发生异源互作,并且得到共表达转录数据的支持。综上,ZmBBX基因全生育期组织表达和逆境表达分化明显,在盐等非生物逆境和光相关的生长发育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筛选适合广东地区亚热带环境条件下生长良好且具有较高观赏应用价值的中小株型卡特兰新优品种。【方法】以14个引进的卡特兰属种质为试材,在广州开展适应性栽培管理与比较筛选。通过连续多年的观察、性状测定和统计分析,系统评价不同种质的田间生长特性、观赏品质性状及抗性特点。【结果】11个候选种质在广东地区都有一定的适应性,较适合在广东地区栽培应用。其中筛选出的I级和II级种质,植株生长性更好、抗性更强、成花较容易、观赏价值较高,建议向市场推荐进行景观美化使用。【结论】从14个种质中优选出的I级种质卡特兰‘豹王’(C-3)、卡特兰‘金孔雀’(C-12)和卡特兰‘四季樱花’(C-14)3个杂交园艺品种,可作为适于广东地区栽培应用的优先推荐发展品种,建议对这些优势品种开展优先栽培生产和主导示范应用。同时对于其他非优势种质,根据育种需求作为种质资源进行保存。  相似文献   
48.
49.
利用TP-M13-SSR分子标记,以收集保存的29份石斛兰种质为试材,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构建分子身份证。14对SSR引物在29份种质间共检测出191个等位基因,引物检出率为79.31%~100%;引物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3877~0.9484,平均0.7956;Shannon指数为0.8702~3.1553,平均2.1606。29份种质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037~ 0.9005,在0.7000处可将全部种质分为6个类群。根据引物通用性和Shannon指数高低,从1对引物开始逐步增加引物数量筛选可将29份种质全部区分的引物组合,最终确定核心引物组合为DoeSSR5+DoeSSR87+DoeSSR97。基于这3对核心引物的扩增结果,将等位基因编码成字符串获得29份石斛兰种质独有、可辨的分子身份证。  相似文献   
50.
陈和明  吕复兵  李佐  肖文芳  朱根发 《园艺学报》2016,43(Z2):2813-2814
蝴蝶兰新品种‘童真’是以‘蝴蝶兰H2’为亲本进行自交,经单株选择、无性扩繁选育而成。植株生长健壮,花色黄绿,花形圆整,平均花径5.7 cm,平均主枝花朵数7.8朵,单枝总花朵数9.0朵。抗性较强,适宜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