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64篇
林业   125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4篇
  122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69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砧木树龄和嫁接时间对核桃高接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岭’核桃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树龄砧木和嫁接时间对核桃高接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的影响,以期提高低劣核桃树高接换优的成活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4~5年生、6~10年生、11~20年生、20年生旺长树和20年生小老树核桃作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90.00%、86.42%、79.62%、70.17%和38.60%,4~5年生砧木和6~10年生树龄嫁接的成活率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11~20年生和树龄20年生的旺长树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树龄20年生的小老树;6个不同时间的嫁接成活率分别为47.21%、65.43%、80.62%、85.69%、78.89%、48.01%,4月30日的嫁接成活率显著高于4月26日、5月6日,以上3个时间的嫁接成活率均极显著高于4月20日、4月18日和5月10日,4月20日的嫁接成活率极显著高于4月18日和5月10日;6个不同时间嫁接成活的新梢年平均生长量分别为131.11、141.03、132.73、131.90、87.50cm,各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2.
核桃(Juglans regia)又名胡桃,为胡桃科(Juglandaceae)核桃属(Juglans)落叶乔木,位列世界四大干果(核桃、扁桃、腰果、榛子)之首(张毅萍,2002),素有"木本油料之王"的称号.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核桃生产逐步由粗放、半粗放经营转向科学管理,集约化栽培,并大力开展核桃良种选育和推广工作,综合丰产技术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推广应用,但我国核桃生产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潘月红等,2012).其主要原因在于粗放经营,管理水平低,产量低而不稳,从而制约了我国核桃的发展进程.要使核桃产业稳定且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在生产上必须加强管理,对树体进行有目的的修剪及整形,使树体营养的分配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03.
河北地区8月中旬黄顶菊可产生具有萌发力的种子.9月上、中旬黄顶菊开花3~5 d即可产生具萌发力的种子.此时产生的种子成熟进度最快、所需日度最少.9月中旬至10月初,黄顶菊种子成熟度最高,萌发率达94%以上.10月黄顶菊进入末花期,开花20 d内完成种子成熟过程,但种子萌发率低于20%.9月25日前开花的黄顶菊,种子达到50%发芽率所需有效积温随开花始期递减.黄顶菊植株初花期是对其防治的最晚时期,7月底至8月初为河北地区黄顶菊最晚防治适期.  相似文献   
204.
基于GIS和GPS的沱江中游土壤镉和铅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ArcGIS9.0和GPS技术对沱江中游314个土壤样点的耕层中(0~20 cm)镉和铅含量空间变异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土壤镉和铅呈对数正态分布,土壤镉平均含量为(0.11±0.13)mg·kg~(-1),铅平均含量为(30.03±9.82)mg·kg~(-1).土壤镉空间分布是以赵家镇为高值区(0.15~0.30 mg·kg~(-1)),并向东南和西北两侧条带状递减,东南部土壤镉含量主要为0.06~0.15 mg·kg~(-1);土壤铅空间分布以西北部钦北-关帝庙(35~38 mg·kg~(-1))和东南部广兴-带(>38 mg·kg~(-1))两个高值中心分别向两侧逐渐减少.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不同质地间土壤镉含量差异不显著,但粘土的铅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质地土壤.pH与土壤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铅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酸性、中性土壤镉和铅含量均极显著少于碱性和强碱性土壤.有机质与土壤镉和铅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性,林地、旱地、果园、宅基地林盘和水田5种土地利用方式中镉和铅含量依次增加.土壤镉和铅含量与坡度的相关性关系,表现出土壤镉和铅含量与坡度呈正相关渐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5.
对罗布泊“大耳朵”地区L07-10剖面进行沉积学观察,结合盐分、沉积物14C测年等分析,结果表明,L07-10剖面自上而下主要有3个层次:盐壳层、泥盐混合层、淤泥层。整个剖面不同年份,不同层次盐分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性,结合剖面沉积学特征,其对罗布泊的演化具有可能的指示意义。反映了罗布泊在发展演化过程中,主要经历了淡水湖-盐湖-干盐湖的发展阶段,指示区域气候持续干旱化的特点,但在气候总体干旱的背景下,出现多次气候干湿波动变化。罗布泊的演化主要经历了淡水湖-盐湖-干盐湖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6.
河北省近四十年(1965-2005)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1965-2005年河北省85个地面气象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线性回归和M-K检验方法,分析了河北省近41年的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北省年平均温度、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最低温度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其中最低温度升温倾向率最大。并在90年代初的增温过程是一次突变。四个季节的升温倾向率中冬季最大,温度升高最快,其次是春季,秋季比春季略低,夏季的最低。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增加明显的地区集中在北部和东部地区,最低气温增温分布在全省大部地区。降水虽然在90年代后期经历了一次较大幅度的下降过程,但总体上其下降的趋势并不明显,基本处于稳中有降,但没有通过0.05信度的显著性检验。空间上,降水变化主要集中在东部和沿海地区。汛期降水量变化情况与年降水变化基本一致,干旱期的降水则表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7.
氮循环与中国农业氮管理   总被引:34,自引:7,他引:27  
作为全球活性氮制造量和氮肥消费量均最大的国家,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氮平衡问题受到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普遍认为中国农田施氮过量问题突出,并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为全面了解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来源和去向,找出引起氮肥消费量高的原因,本研究运用氮循环基本原理,以2010年为例,根据近年来发表的文献和国家统计资料,详细讨论了不同空间尺度上中国农业生态系统的氮输出和输入,重点分析了作物-土壤系统氮循环与氮平衡的特征。2010年中国农业生态系统氮投入总体上过量,其数量基本上相当于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返回作物–土壤系统的氮量,大致在5 Tg N左右。在全国水平上,2010年化肥和有机肥带入农田的氮量,相等于作物吸氮量和农田氮损失量之和;由于化学氮肥流向的多样化,如林、牧、渔业和城市绿化等的氮肥消耗,以及部分经济作物包括果树和蔬菜,特别是设施蔬菜的高量施氮,总体上粮食作物过量施氮的问题并不十分突出。在耕地资源有限(占全球8%的耕地面积,养活20%的世界人口)、有机废弃物中氮养分循环利用率低于30%、豆科作物播种面积较少且生物固氮占农田总氮投入不足15%的情况下,中国的农业生产只有依靠氮肥。然而,中国氮肥消费存在着很大的地区差异,在土地生产力水平较高的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单位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施氮量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地区氮肥消费量较大与粮食单产高、复种指数高和豆科作物种植比例低有密切关系。因此,为保证人们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加之土壤基础肥力相对较低,农田化学氮肥投入较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氮损失,既浪费了资源,也污染了环境。损失进入大气和水中活性氮以及环境中新产生的活性氮,经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以大气沉降和灌溉水返回农田,已经成为作物-土壤系统氮的重要投入项。由于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转化过程的多样性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复杂性,循环过程中的氮损失不可避免。只有通过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氮素进行优化管理,才能将氮损失降低到最低。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农田施氮的环境风险,需要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与共同努力,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实现氮优化管理、达到降低农业生态系统氮肥投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8.
为给油茶的高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详细介绍了油茶籽中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等品质要素.综述了无性系选择,栽培区域、栽培措施、茶籽外部形态与品质的相关性的相关研究成果,对目前改善油茶籽品质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9.
河北省黄连木病虫害发生现状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2008年,调查了河北省黄连木病虫害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河北省危害黄连木的主要害虫有黄连木种子小蜂、黄连木尺蛾、黄连木梳齿毛根蚜、缀叶丛螟、刺蛾类(黄刺蛾、褐边绿刺蛾)等;病害主要有炭疽病、苗木立枯病等,并针对这些病虫害种类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10.
早实核桃新品种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给河北省临城县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核桃园栽植的18个薄皮核桃品种(品系)在河北省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这18个品种(品系)的物候期、枝类组成、坚果三径、壳厚、单果质量、出仁率、核仁中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等主要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核桃品种(品系)其性状不同:供试的18个核桃品种(品系),其壳厚不等(0.70~1.28 mm);出仁率以似品种为最高,达66%;单果质量介于10.22~14.13 g之间;脂肪含量大于65%、蛋白质含量大于20%的品种有绿岭、绿大、绿波、辽宁1号、V 1、V 2、V大、V小、元丰、礼品2号和似;各品种果实成熟期的差别明显,其中绿早果实成熟期最早,在8月1日即已成熟,较其它品种(品系)早30~40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