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李冠军 《中国猪业》2010,5(11):57-58
1重大传染性猪病疫苗防控进展1.1O型口蹄疫通过近年来的免疫控制,防控O型口蹄疫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病毒变异问题却日益突显。据国家参考实验室对田间病料检测及背景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22.
韭菜新品种平丰10号是适应全国各地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其丰产性、品质、耐贮性、抗寒性和抗病虫草害等方面明显优于主栽品种791。平丰10号韭菜无公害高效栽配技术关键步骤是:产地选择、播前准备、播种、定植、田间管理、收割、病虫草害防治。  相似文献   
23.
选用55±1日龄商品肉用仔猪57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3个重复,试验组饲喂基础日粮 糖萜素,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抗生素,按照肉猪生长特点、营养需要分为仔猪、中猪、大猪三个阶段进行饲养对比试验,研究在肉猪不同生长阶段日粮中添加糖萜素替代抗生素的效果。结果表明:与抗生素对照组相比,糖萜素组在仔猪阶段增重速度提高0.85%、采食量提高5.43%、料重比降低4.62%、腹泻率提高2.33%;在中猪阶段增重速度提高3.77%、采食量降低4.60%、料重比降低8.22%、腹泻率提高1.87%;在大猪阶段增重速度降低18.53%、采食量降低13.62%、料重比提高5.54%、腹泻率提高1.65%。对整个试验期综合考虑,糖萜素组在增重、饲料转化率、屠宰率、背膘厚等方面的效果与抗生素组接近。  相似文献   
24.
宝丰县是地方优良畜种──河南大尾寒羊的主产区。河南大尾寒羊是毛肉兼用型地方良种,以尾大脂多而著称,并以生产优质的“寒羊毛”而驰名。大屋寒羊生长迅速,三个月断奶重可达26公斤,放牧条件下八个月平均体重达49.63公斤,日增重平均为249.87克,高者可达333克,成年羊屠宰率一般为51-62%,净肉率一般为42-55%,多胎多产,肉质嫩鲜,无膻味,八十年代曾出口科威特等国家,深受外商欢迎。河南大尾寒羊六十年代发展迅速,总数达数百万,八十年代河南大尾寒羊分布区域逐渐缩小,数量锐减,原产区的四地市,十几县市区幸存20000余只…  相似文献   
25.
都尔是目前生产上常用的土壤处理剂,分解快、残效短,是无公害或出口蔬菜生产的推荐药种。为了进一步明确该药对本市优势种杂草的防除效果,探索和总结其使用技术,我们于2005年早春在新港李袁大棚蔬菜田进行了化除示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示范试验概述  相似文献   
26.
玉米叶片总蛋白提取和双向电泳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李冠军  付凤玲 《玉米科学》2006,14(6):100-103
针对植物组织蛋白质含量较低,有些组分在两性电解质中的溶解性低以及绿色组织中的色素、酚类、醌类等次生代谢产物干扰蛋白质双向电泳分离效果的问题,以玉米苗期叶片为材料,对蛋白质裂解液、蛋白质浓度测定体系、等电聚集电泳电压和时间、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等技术参数做了改进。用改进的裂解液提取的蛋白质样品浓度达3.8μg/μL,比改进前提高90%。通过在浓度测定体系中加入HCl并用裂解液代替超纯水配制标准蛋白,可得到线性更好的蛋白浓度测定标准曲线。用改进后的等电点聚焦电泳的电压、时间和聚丙烯酰胺凝胶浓度,可从玉米叶片总蛋白质样品中分离出963个清晰的蛋白点,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改进前的技术体系多分离出429个蛋白点。  相似文献   
27.
随着国家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的逐步深入和张家口市家畜禁牧舍饲的全面实施,使坝上地区的羊产业、品种结构、羊只数量和质量、饲养管理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坝上地区羊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在做好总结客观分析的同时,提出坝上地区羊产业今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8.
林地土壤养分缺失及病虫害严重影响木材产量及其品质,是制约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阐明林木内生菌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该文总结了林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林地养分失衡、化感作用和林木病虫害等制约因素以及内生菌在促进凋落叶分解、养分循环、提高土壤酶活性、抗逆境、抗病虫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内生菌改善林下土壤环境和提高林木抗逆的作用机制,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对功能菌株的筛选,研制林木内生菌菌肥和生物农药;探究多菌株混合接种对林木生长和抗逆性的影响;以及采用分子标记法研究植物-内生菌的互作机制。  相似文献   
29.
为明确二肽基肽酶V(dipeptidyl-peptidase V,DppV)在稻瘟菌Magnaporthe oryzae中的生物学功能,采用在线软件对稻瘟菌DppV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 PCR,qRT-PCR)技术分析其在稻瘟菌分生孢子不同萌发时间的表达量,通过基因敲除和功能回补、致病力测定等方法对其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稻瘟菌DppV蛋白含有信号肽,定位于胞外,不含跨膜结构域,没有GPI锚定位点,为经典分泌蛋白,含DAP2结构域;其与小麦顶囊壳Gaeumannomyces tritici、早熟禾巨座壳Magnaporthiopsis poae、新烟曲霉Aspergillus novofumigatus和巴斯德伊蒙菌Emergomyces pasteurianus蛋白序列的相似度较高,分别为68.92%、68.41%、51.09%和49.96%;在稻瘟菌分生孢子萌发早期DppV基因均有表达,但当萌发时间为24 h时,其相对表达量最高,为5.61;稻瘟菌DppV基因敲除突变体菌株的菌落生长速度明显下降,产孢量(8.18×104个/cm2)和4个产孢相关基因MoHox2、MoCon8、MoSec22MoCos1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分生孢子萌发率(56.21%)明显下降,对SDS、NaCl、山梨醇和H2O2胁迫更加敏感,对水稻的致病力显著降低,水稻植株内真菌生物量明显减少,而稻瘟菌DppV基因回补菌株的表型、耐胁迫能力和致病力等则恢复到稻瘟菌野生型菌株的水平。表明DppV基因在稻瘟菌营养生长、产孢、致病力、对外界胁迫的应答及其在水稻体内的定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无土栽培网纹甜瓜营养液配方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无土重茬种植的网纹甜瓜浇灌不同配方的营养液,以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和抵抗病害的情况。结果表明,配方Ⅰ:Ca(NO3)20.83 g/L、KNO30.6 g/L、NH4H2PO40.15 g/L、MgSO4.7H2O 0.37 g/L、EDTA-Fe 16 mg/L为最佳营养液配方。该营养液对植株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重茬病很少发生,植株存活率达92.5%,坐果率达100%,平均单果质量1.13 kg,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