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24篇
农学   39篇
基础科学   41篇
  20篇
综合类   161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抗生素在小动物临床用药的比例较大,在医疗发达地区约占用药种类的1/3,在一些医疗欠发达的地区可高达50%以上。但临床兽医对抗生素种类的选择、剂量的应用、合理的配伍及毒副作用的评估等尚有待提高。抗生素药物是临床上常用药物,正确使用这类药物可使患病动物得到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同时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抗生素药学特点,从确诊、选药、给药方面提出合理使用及注意事项,可有效地防止抗生素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以经过一定加工工艺处理后的调理牦牛肉为试验原料,将调理牦牛肉在4℃和-4℃两种条件下进行贮藏,测定调理牦牛肉pH值、蒸煮损失、肉色、质构等品质特性,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调理牦牛肉的pH值、蒸煮损失、亮度值L^*值呈增大的趋势;红度值a^*、硬度呈减小的趋势。在-4℃贮藏条件下,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调理牦牛肉的pH值、亮度值L^*、黄度值b^*、咀嚼性呈增大的趋势;红度值a^*、硬度、弹性呈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53.
为确定产乳糖酶的米曲霉菌株的最佳发酵培养条件,研究了米曲霉产乳糖酶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米曲霉产乳糖酶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乳糖1.1%,蛋白胨0.5%,KH2PO4 2%,麸皮粉1.5%,桔皮粉1%;最佳培养条件:接种量10%,温度30℃,初始pH5.5,装液量50mL/250mL,摇床转数180r/min,培养时间4d。在此条件下培养,乳糖酶活力达2348 U/L。是初始发酵条件下酶活力的15.6倍。  相似文献   
54.
六种裸燕麦品种种子萌发期抗旱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研究了6种裸燕麦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情况。测定了种子发芽率、发芽势、胚根与胚芽长度及其比值。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处理胁迫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低浓度PEG(5%)可促进裸燕麦不同品种种子萌发。当PEG浓度达到15%时,对种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随浓度的持续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强,且不同品种间种子萌发受抑制程度表现出明显差异。依此确定了6个裸燕麦品种萌发期抗旱性强弱。  相似文献   
55.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原料,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棉花常规育种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随着测序技术、多组学研究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精准、高效的分子设计育种已成为棉花育种的发展方向。文章综述了棉花生产的发展现状,回顾了育种发展历程以及棉花分子设计育种在基因组学研究、纤维发育、抗病和重要性状分子模块挖掘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分子设计育种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56.
本文以A品牌车为例,介绍其由于涡轮增压器进气软管内油毡的分层导致涡轮增压器泄漏,引发发动机烧机油,进而导致发动机燃烧机油而造成动力不足,分析了故障发生现象,提出了排除故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7.
刺苦草对铜胁迫的耐受性及其恢复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沉水植物对低浓度铜(Cu)污染的水体进行生态修复被认为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方法。以鄱阳湖分布较为广泛的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Cu~(2+)添加梯度,对照组(CK)为(0.007±0.012)mg/L,试验组(T1)为(0.400±0.026)mg/L,试验组(T2)为(0.830±0.010)mg/L,试验组(T3)为(1.697±0.055)mg/L;处理1周后彻底换水,使其进行为期2周的恢复生长,探究铜胁迫及解除后刺苦草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生长状况的变化及其对Cu~(2+)的富集效果。结果显示,不同浓度Cu~(2+)处理对刺苦草生长产生了严重的胁迫作用,试验组地上部分长度、鲜重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刺苦草对水体Cu~(2+)的去除率在前4d平均为63%,各处理组水体Cu~(2+)含量均显著下降;刺苦草地上部分Cu~(2+)含量随水中Cu~(2+)含量的增加而显著上升,T3组刺苦草地上部分Cu~(2+)含量达到(3.68±0.32)mg/g,约为T1处理组的6.4倍,地下部分Cu~(2+)含量则没有显著差异;刺苦草Cu~(2+)化学计量内稳性较差,其指数(1/H)约为1.09。在解除Cu~(2+)胁迫后的恢复阶段,T1、T2和T3地上部分Cu~(2+)含量相对于胁迫阶段分别下降了43.04%、92.12%和86.00%,地下部分分别下降了57.91%、42.70%和33.81%,而刺苦草鲜重、叶绿素含量及地下部分Cu~(2+)含量则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刺苦草是一个较理想的Cu~(2+)超富集植物,铜胁迫解除后具有一定的恢复能力。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利用EMS诱变进行茄子种质资源创新,为茄子新品种选育及其相关基因功能研究提供良好材料.[方法]在25℃下利用不同浓度(0、0.5%、1.0%、1.5%和2.0%)的EMS溶液诱变处理茄子种子,筛选出适宜的EMS诱变浓度;然后以适宜浓度的EMS诱变液处理茄子种子,经过催芽后播种、定植,在植株的整个生育期进行相关性状调查.[结果]以1.0% EMS诱变处理18h后,茄子种子的发芽率可达80%,适宜构建茄子突变体库.209茄子种子经1.0% EMS诱变处理18h后催芽播种,最终获得984份M1代突变材料,且这些突变材料在长势、叶片形状、叶片颜色、分枝数、果实长度、果实颜色及雄性不育等方面表现出丰富的变异.[结论]经EMS诱变处理获得的M1代茄子表现出丰富的变异,可为其新品种选育及基因功能研究提供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59.
Dof(DNA Binding with one finger)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如种子萌发、光响应、贮藏蛋白积累、生物胁迫、碳氮代谢等。介绍了Dof转录因子的结构,并综述了其对植物的调控作用,以期为Dof转录因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中棉所63棉铃对位叶光合生理性能的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杂交棉中棉所63及其亲本为材料,在棉铃发育时期对棉铃对位叶的生理和光合性能指标进行测定,探索中棉所63获得高产的杂种优势形成机理。结果表明:1)中棉所63产量优势显著。单株结铃数比两亲本分别高21.52%,43.28%,铃重高2.42%,19.31%,叶面积载铃量高22.39%,22.30%。2)中棉所63在棉铃发育后期棉铃对位叶生理指标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棉铃对位叶叶面积分别比亲本高26.60%,59.41%,并且中棉所63棉铃对位叶保持较高水平的SOD活性,使其生理代谢明显提高;与此同时,中棉所63的MDA含量显著低于亲本,细胞膜受损较轻,延缓了对位叶的衰老。3)中棉所63在棉铃发育后期棉铃对位叶光合指标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在棉铃发育后期,中棉所63叶绿素含量、SPS活性的高水平,能够维持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光合产物,从而使中棉所63获得较高的单株结铃数和铃重,最终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