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园艺   255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51.
由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是黄瓜上的重要病害。本研究测定了对啶酰菌胺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的生物学特性差异和环境适合度,旨在为探明多主棒孢对啶酰菌胺的抗性变化机制提供生物学研究基础。随机选取不同地区24株对啶酰菌胺具有不同抗性类型的多主棒孢,分析了7种类型抗性突变体对几种不同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 (SDHIs) 杀菌剂的交互抗性、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在无药剂选择压力下的抗性遗传稳定性,以及抗性突变体在不同碳源、氮源、温度等环境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合度。结果表明:除突变类型SdhB-H278Y及SdhB-H278R对啶酰菌胺与氟吡菌酰胺之间存在负交互抗性外,其他突变类型对啶酰菌胺与吡噻菌胺、氟吡菌酰胺及萎锈灵之间均表现为正交互抗性;所有突变类型菌株的抗药性均能稳定遗传;不同突变类型菌株之间致病性存在差异,其中SdhD-D95E突变体的致病力最强;利于所有突变类型菌株生长的碳源是麦芽糖,氮源种类则对突变体的生长影响不显著;各突变类型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范围为25~30 ℃,其中突变体SdhD-D95E在高于30 ℃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大于其他突变体;耐热性研究中,抗性突变体经65 ℃高温处理45 min后无法存活,同时发现,60 ℃条件下突变体能正常生长,而敏感菌株不能生长;各质量浓度NaCl处理下,SdhD-D95E突变菌株菌丝生长速率快于其他突变菌株,而SdhB-H278Y突变菌株慢于其他突变菌株;葡萄糖对SdhB-H278R突变菌株的生长较为重要。研究表明,对啶酰菌胺不同抗性类型多主棒孢突变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适合度存在差异,SdhD-D95E突变菌株适合度有所提高,表明该突变类型多主棒孢在田间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容易形成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52.
为了准确检测病残体内茄匍柄霉菌(Stemphylium solani)DNA含量在土壤内的动态变化,本研究根据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基因序列,设计并筛选特异性引物Stem-g7F/Stem-g7R,能从靶标基因组DNA中特异性扩增出大小为150 bp的目的片段.建立的Stemphylium solani实时荧...  相似文献   
153.
细菌性角斑病病菌诱导黄瓜产生系统抗病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延霞  张楠  李宝聚 《园艺学报》2008,35(2):221-226
本研究发现,用黄瓜亲和病原菌--细菌性角斑病病菌诱导接种后可以使黄瓜叶片产生系统抗病性,诱导抗病效果与诱导间隔期有关,其中以间隔24和48 h效果较好.诱导接种后,接种叶片及其上位、下位叶片(未经诱导处理的叶片)中抗性相关物质(如H2O2、NO2-)含量、脂氧合酶(LOX)活性均比对照有明显提高;信号物质水杨酸(SA)含量与未经诱导接种的叶片也有明显变化,证实信号物质水杨酸在亲和病原菌诱导抗病作用中起到抗病信息传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4.
李宝聚 《中国蔬菜》2008,1(7):55-55
编者按自"免费蔬菜病害诊断、防治咨询"信息在本刊发布后,李宝聚博士领导的菜病综防组收到大量读者寄送的蔬菜病样,并免费提供病害诊断、防治技术服务.为将此项服务惠及更多的农民朋友,本刊特邀李宝聚博士开设"诊病手记"专栏.  相似文献   
155.
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又称细菌性斑疹病或叶斑病,是严重危害番茄产量和品质的一种世界性病害。自1933年首次报道以来,该病在北美、南美、欧洲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逐渐发生流行。在美  相似文献   
156.
正由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引起的西瓜枯萎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土传病害,发生尤为严重,已经成为制约西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西瓜枯萎病在重茬地发病率为30%左右,严重时可达80%以上,甚至绝产。西瓜枯萎病病原菌主要侵染西瓜维管束,为害根部和茎部,造成植株萎蔫和死亡,该症状在田间较为常见,容易识别和诊断。但在2015~2016年,  相似文献   
157.
 马铃薯粉痂菌(Spongospora subterranea f. sp. subterranea)是引起马铃薯粉痂病的病原。本研究根据粉痂菌内部转录间隔区和线粒体DNA的保守区域,分别设计了2对适用于普通PCR的引物A5/A9、C3/C8和1对适用于荧光定量PCR的引物QF/QR,用于检测块茎和土壤样品中的粉痂菌。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引物对A5/A9和C3/C8,以马铃薯粉痂菌DNA为模板,能分别扩增出264和367 bp大小的单一条带,而对其他非靶标DNA无扩增;引物对QF/QR对马铃薯粉痂菌有单一的熔解峰,说明三对引物特异性良好。灵敏性检测结果表明:荧光定量PCR灵敏度为13.8 fg·μL-1,是普通PCR灵敏度的1 000倍。进一步建立循环域值(Ct)与质粒DNA含量的曲线关系,获得标准曲线y=-3.893 9 x+35.228,R2 = 0.9966,呈良好线性关系。通过对不同地区采集的18份带菌种薯和18份带菌土壤进行普通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引物A5/A9、C3/C8和QF/QR对带菌种薯检测率均为100%,对带菌土壤的检测率分别为44.44%、66.67%和100%。本研究建立的马铃薯粉痂病菌快速检测方法,能及时、准确地检测带菌种薯和土壤,为马铃薯粉痂病的早期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8.
从白菜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白菜黑腐病菌具有显著拮抗效果的生防细菌CX03。根据生物学特征、生理生化分析、Biolog测定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CX03为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酶学试验结果表明,菌株CX03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通过抑菌谱分析,证明菌株CX03具有广谱拮抗作用,对野油菜黄单胞野油菜致病变种、密执安棒杆菌密执安致病变种等5种病原细菌和尖孢镰孢菌、辣椒疫霉菌等4种病原真菌具有显著的拮抗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菌株CX03处理组的白菜黑腐病症状明显减轻,防治效果达到90.4%,显著高于春雷霉素的防治效果84.1%。综上所述,本文首次报道了一株对植物病原细菌具有抗菌活性的产酶溶杆菌生防菌株CX03,其生防性状优良,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为国内生物防治研究提供了新的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9.
正2015年5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菜病综防课题组在云南地区进行病害调查发现,当地大白菜菜帮脱落严重,菜农称之为"脱落病"。该病在云南各地普遍发生,随着大白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复种指数提高,土壤中的病原菌逐年增多,大白菜脱落病的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该病田间症状表现为叶片脱落、茎基部出现腐烂,严重时可减产60%~80%。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大白菜"脱落病"发病症状识别、病原菌鉴定和发病规律探索,为该病的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