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农学   9篇
  3篇
综合类   28篇
园艺   255篇
植物保护   9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为了明确引起茄子斑驳紫花病的病毒种类,利用小干扰RNA(si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茄子样本中的病毒序列,发现存在烟草轻型绿花叶病毒(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TMGMV)和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MMV)。为了验证该结果,对待测样品中TMGMV和ToMMV的外壳蛋白(coatprotein,CP)全长基因进行RT-PCR扩增和系统进化分析,分别得到500bp的TMGMV-CP和482bp的ToMMV-CP特异性条带,与GenBank中TMGMV和ToMMV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98%~100%和100%,说明待测样品中确实存在TMGMV和ToMMV。对采自山东、河南、辽宁、河北等地的23份疑似斑驳紫花病茄子样品,分别采用特异性引物524-F/R和ToMMV-F/R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均含有TMGMV,20份样品中含有ToMMV,复合侵染检出率为86.96%。对茄子、番茄和辣椒幼苗的致病性检测显示,接种后茄子花表现出与田间相同的症状,茄子、番茄和辣椒的叶片表现典型的病毒侵染症状,在接种发病组织中检测到病毒ToMMV和TMGMV。结果表明,茄子斑驳紫花病样中鉴定出TMGMV和ToMMV两种病毒。  相似文献   
382.
为探索生防菌的田间最佳施用方式,以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ZF129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ZF481为试验对象,比较了生防菌有机肥、生防菌悬浮剂、生防菌与化学药剂协同应用对玉田包尖白菜根肿病的盆栽和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生防菌有机肥对大白菜根肿病防效较好,促生作用最好,芽孢1亿个·g-1 ZF129和ZF481生防菌有机肥的盆栽防效分别为71.63%和73.18%,田间防效分别为80.68%和79.47%。生防菌悬浮剂与化学药剂氟啶胺、百菌清协同施用后防效显著提高,达到86.58%~95.61%,与化学药剂处理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83.
<正>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属于茄科番茄属植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是人们喜欢的一种物美价廉的蔬菜。随着番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细菌性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番茄细菌性叶斑病,主要为害番茄的茎、花、叶柄和果实[1]。2021年春季,发现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设施番茄温室,番茄植株表现出的症状与已报道的番茄细菌性叶斑病相似。叶片症状为不规则的褐色及深褐色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斑点聚集变成叶片的坏死区,  相似文献   
384.
根据Gen Bank已登录序列中黄瓜多主棒孢琥珀酸脱氢酶B亚基(Sdh B)基因序列差异,针对Sdh B-H278Y突变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Sdh B-H278Y突变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体系。结果表明:供试多主棒孢携带Sdh B-H278Y、Sdh B-I280V突变;Sdh B-H278Y突变株对啶酰菌胺抗性较强,EC50值为21.47μg·m L-1或>30μg·m L-1;建立的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2 9,可特异性检测Sdh B-H278Y突变,灵敏度为3.6×10-4ng·μL-1,为AS-PCR的10倍。利用携带Sdh B-H278Y突变不同比例的基因组DNA对检测体系进行验证,预期值与检测值具有很高的相关性,R2=0.999 7;利用该检测体系对山东地区黄瓜棒孢叶斑病病斑中多主棒孢Sdh B-H278Y突变株所占比例进行检测,检测...  相似文献   
385.
对2021年发生在银川、徐州、赤峰的番茄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斑驳、叶片皱缩卷曲、植株矮化等疑似番茄病毒病的症状进行了鉴定。利用12种番茄病毒病的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检测,发现所检测的不同地区样品中,侵染番茄最多的病毒为黄瓜花叶病毒(CMV),检出率为60.00%,其次是番茄斑萎病毒(TSWV),检出率为46.67%。通过核苷酸序列比对发现,检测出的这2种病毒与CMV(AJ131619.1)和TSWV(MK318839.1)同源性最高,相似度分别为97%和99%。同时,基于CMV和TSWV基因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表明,宁夏银川地区番茄病毒样本为CMV和TSWV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386.
寡糖诱导植物防卫反应的信号转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寡糖作为一种生物类激发子,可以诱导植物产生防卫反应,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从而抵御病原物的入侵。本文就寡糖的种类、特点及诱导植物防卫反应信号转导等方面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387.
利用3对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ToBRFV)特异性引物对云南红河、宁夏银川、北京顺义疑似病毒病样本进行RT-PCR检测,分别扩增出大小为812、842、1 053 bp的特异性条带。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云南、宁夏、北京的ToBRFV分离物与约旦、意大利、荷兰的ToBRFV分离物聚在同一分支上,亲缘关系较近。致病性结果显示,接种后的番茄植株表现出与田间相同的症状,且在发病组织中检测到病毒ToBRFV。表明来自云南红河、宁夏银川、北京顺义的番茄植株均被ToBRFV侵染。  相似文献   
388.
解淀粉芽胞杆菌YB114为本研究团队筛选出的一株对黄瓜棒孢叶斑病(Corynespora leaf spot)具有较高活性的生防菌株。为加快其产业化进程,本试验研究了该菌株的生物活性及发酵条件。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00倍发酵稀释液处理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治疗及预防效果分别为85.72%和42.29%,100倍发酵上清稀释液的治疗及预防效果分别达到74.14%和33.25%,菌株发酵液和上清液对黄瓜棒孢叶斑病的治疗效果好于预防效果。YB114发酵液对黄瓜植株有促生效果,叶面喷施后黄瓜茎长、根长、叶面积及地上部生物量增加,叶片中叶绿素、生长素和玉米核苷素含量显著增加。发酵最优培养基为10 g/L果糖、17 g/L水溶性花生饼粉、1 g/L磷酸二氢钾。最佳发酵条件为:装液量40 mL/250 mL三角瓶,接种量6%(体积分数)、pH 7.0,转速180 r/min,温度32℃,发酵时间24 h。优化发酵条件后YB114对棒孢叶斑病的防效提升了2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