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2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78篇
林业   278篇
农学   266篇
基础科学   190篇
  179篇
综合类   1573篇
农作物   293篇
水产渔业   124篇
畜牧兽医   959篇
园艺   318篇
植物保护   11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207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200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0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为探索燕麦品种白燕2号对氯化物盐渍土的耐盐性,开展了发芽和幼苗试验,发现当NaCl浓度在0.4%以下时,白燕2号种子发芽率在80%以上,发芽势好;浓度在0.5%以上即影响燕麦幼苗生长。盆栽试验表明,土壤水溶盐含量为0.31%时,白燕2号生长发育正常,含量为0.72%时不能发芽。田间试验表明,当中度盐渍土壤水溶盐含量为0.31%时,春播白燕2号生长发育正常,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达到正常标准;当中度盐渍土壤水溶盐含量为0.54%时,夏播白燕2号能出苗、成苗,但生长发育略滞后,产量为标准产量的73%;当重度盐渍土壤水溶盐含量为0.87%时,大部分不能发芽,产量低。用黄绿木霉菌剂辅助处理重度盐渍土壤能促进燕麦出苗和成苗,有利其生长发育并提高产量。白燕2号燕麦可作为先锋作物改良黄河三角洲重度盐渍土,可作为轮作作物改良中度盐渍土。  相似文献   
92.
文章采用卫星遥感影像,利用3S技术,结合有关资料初步获取盘锦市的城市湿地材料,经过外业调查与核实,获得较为全面的盘锦城市湿地资源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盘锦城市的湿地资源进行了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分析(SWOT分析),以期为盘锦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3.
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RT-PCR和TA克隆技术对水稻热激蛋白基因OsHSP40的可变剪接体进行鉴定,并分析剪接体的表达.首先,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该基因存在4种可变剪接体.根据不同可变剪接体的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结合TA克隆,成功鉴定到OsHSP40的4种可变剪接体.随后,提取野生型植株的根...  相似文献   
94.
为了评价几种除草剂对烟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烟草的安全性,在浏阳市烟草基地开展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除草剂对烟草安全性较好。土壤处理剂中,80%异■·异丙甲乳油、50%仲灵·异■松乳油、45%甲戊·异丙甲乳油这3种复配除草剂对烟草田杂草的防治效果较好,在药后30 d对杂草的株防效为89.20%~93.92%,药后60 d对杂草的株防效为83.38%~88.53%,鲜重防效为86.53%~90.36%,均要显著优于常规对照药剂960 g/L精异丙甲草胺。行间定向喷雾茎叶处理剂中,250 g/L氟磺胺草醚AS+10%精喹禾灵EC、10%乙羧氟草醚EC+10%精喹禾灵EC、200 g/L敌草快AS+10%精喹禾灵EC等3种复配除草剂的防效较好,药后10 d对烟草田杂草的株防效为94.98%~95.75%,药后20 d对烟草田杂草的株防效为93.86%~96.03%,鲜重防效为94.98%~96.41%,均要显著优于烟草田常规使用药剂25%砜嘧磺隆WG+10%精喹禾灵EC。在供试除草剂中,除二甲戊灵对烟草生长表现轻微抑制作用外,其余除草剂对烟草农艺性状均表现为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95.
基于深度学习与图像处理的哈密瓜表面缺陷检测   总被引:1,自引:8,他引:1  
针对传统人工检测哈密瓜表面缺陷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对哈密瓜表面缺陷进行快速检测。对原始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和二值化等预处理操作,通过数据扩充得到正常、霉菌、晒伤和裂纹的哈密瓜图像各2 500幅。构建一种改进的类似VGG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将预处理后的图像输入模型,并使用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Gradient Descent,SGD)优化器进行算法优化,为探究CNN模型的特征提取原理,将改进的类似VGG模型每层卷积的特征进行可视化,最后利用开发的哈密瓜表面缺陷检测软件对模型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图像预处理算法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改进的类似VGG模型优于Alex Net和VGG-16模型,其训练集和测试集准确率分别为100.00%和97.14%;对比预处理前后4类哈密瓜卷积特征可视化结果表明,随着卷积层层数的增加,哈密瓜表面缺陷特征越来越明显,图像预处理后卷积层特征提取效果优于原始图像提取效果。软件测试结果表明:静态下哈密瓜缺陷检测速率达到0.7 s/幅,识别准确率达到93.50%。研究结果可为哈密瓜表面缺陷在线检测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6.
基于RAPD标记的福建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福建省稻曲病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组成,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技术分析了来自福建省不同水稻种植区的102个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的遗传多样性.从1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条扩增带清晰、重复性好的引物进行稻曲病菌多态性扩增,共扩增出157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2.17%,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2~0.67.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福建省稻曲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相对于其它地区而言,福建闽西地区分离的菌株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PPB=76.43,H=0.2212,I=0.3383),晚稻分离的菌株群体遗传多样性(PPB=91.08,H=0.2402,I=0.3655)高于早稻群体(PPB=63.06,H=0.1892,I=0.2870).聚类分析显示,在遗传距离0.349水平上,供试的所有菌株可被划分成7个遗传聚类组(R1~R7),聚类组R1为优势聚类组,包含有80个菌株,其内又存有一些亚组.这些菌株的聚类与菌株的地理来源及水稻品种无明显相关性.但是在遗传距离0.330水平上,来自宁化的10个菌株可被明显划分成早稻群体和晚稻群体.初步分析认为菌株的地理来源、水稻品种及其生长季节是影响福建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因素,在稻曲病菌的遗传变异以及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
东北黑土区不同耕作方式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东北黑土区玉米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不同处理在各个土层均有较高的碱解氮含量,而在播种前常规耕作高于宽窄行,玉米生长中期则是宽窄行高于常规耕作,收获后各处理含量水平基本一致.有效磷不同处理均表现出养分表聚现象,且宽窄行在各个生育期的不同土层内均高于常规耕作.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降低不十分明显,处理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体现了钾素养分移动性大的特点.玉米生长关键期的全量氮、磷、钾变化幅度不大,处理问含量水平一致;有机质含量在2%~3%之间;pH值不同处理均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升高的趋势,说明不同的耕作措施都有促进土壤表层酸化的现象.不同耕作方式土壤酶活性在整个生育期变化趋势相同,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8.
为解决残膜回收时捡拾率低、机具集膜箱存储量小、机械化作业过程不连续等问题,研制了一种棉田残膜捡拾压缩车,该机主要由清杂机构、捡膜机构、脱膜输送机构、压缩机构等组成,可同时完成残膜杂质分离、残膜捡拾、脱膜输送和压缩作业.通过对样机关键作业部件的设计,确定了清杂辊、捡膜机构和脱膜输送装置的结构及工作参数,并分析了机具作业过程.样机分别在3种残膜分段回收工艺:搂集—捡压、秸秆还田—搂集—捡压、秸秆还田—捡压中进行试验,田间试验表明,机具作业速度在5~7 km/h,清杂辊转速为240 r/min,捡膜机构转速为90 r/min,脱膜辊转速为1000 r/min时,在回收工艺一搂膜距离≤40 m,回收工艺二搂膜距离≤60 m时,膜堆残膜捡拾率大于80%,清杂率大于78%;在回收工艺三中,棉杆残留根茬高度≤80 mm时,未集堆地表残膜捡拾率达到88.21%,机具缠膜率小于2%,机具可一次性捡拾压缩回收8 hm2田间残膜.  相似文献   
99.
为探究有利于夏玉米生长和氮素利用的适宜灌溉水溶解氧浓度,本试验以夏玉米为供试作物,采用地下滴灌供水方式,以地下水灌溉为对照,设置10(OA10)、20(OA20)和40(OA40) mg·L-1灌溉水溶解氧浓度3个增氧水平,研究不同增氧水平对盆栽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氧地下滴灌显著提高了土壤溶解氧浓度,与对照相比,OA40、OA20和OA10处理土壤溶解氧浓度平均提高14.83%、9.71%和8.00%,表现为作物生长增强,作物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相比,OA10处理的株高、叶鲜质量和叶干质量分别增加7.39%、16.30%和12.02%;OA40处理叶干质量和茎鲜质量分别增加15.82%和12.43%;OA10、OA20和OA40根系鲜质量分别增加60.00%、17.66%和52.98%,根系体积分别增加34.03%、14.56%和51.32%;OA10和OA20处理根系活力分别增加272.77%和64.44%;OA10和OA40处理产量分别增加24.46%和21.8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9.10%和21.61%,百粒重分别增加17.53%和15.14%。OA10和OA40处理籽粒氮素吸收量较对照分别增加63.90%和35.27%,OA10处理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和氮素吸收效率分别增加21.57%和33.33%。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增氧地下滴灌可显著提高作物根区溶解氧浓度,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以OA10处理效果最为显著。本研究结果为增氧灌溉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以2083为试材,SSA-1为无融合生殖系对照,三尺三为有性系对照,采用去雄鉴定其自主结实率;杂交后代测验,鉴定其无融合生殖频率;以及与胚胎学鉴定方法相结合,对高粱兼性无融合生殖系2083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83在与其他品种杂交形成真杂种的同时,也能自主结实,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的性质;其自主结实率为10.48%,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