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3篇
  11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通过对红松生物量的调查,统计出现有的森林环境中红松天然林的自然生长情况、生物量的大小、出材率的大小等等,并编制了红松生物量表.  相似文献   
72.
南阳牛生长性状相关基因组区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筛选和鉴定与南阳牛生长性状相关的基因组区域和候选基因,从而更好地了解牛生长性状的遗传机制。试验共采集71头南阳牛母牛血样并提取基因组DNA,利用SLAF-seq(specific-locus amplified fragment sequencing)技术获得全基因组SNP标记并对试验个体基因型进行分型。对每头个体初生重及不同月龄(6、12、18、24、36)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和坐骨端宽及每6个月体增重等生长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显著相关的基因组区域后,对其中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以筛选候选基因。结果显示,共获得141 755个筛选后的SNPs,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5个分别与12月龄体重(8号染色体:17 320 634~17 347 720 bp)、12月龄胸围(2号染色体:15 063 190~15 155 309 bp)、24月龄体斜长(11号染色体:60 727 342~81 425 987 bp)、36月龄坐骨端宽(14号染色体:15 635 762~15 643 272 bp)和12~18月龄体增重(26号染色体:40 456 192~40 456 477 bp)等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基因组区域(LOD≥6.35)。通过对5个基因组区域内的186个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共筛选得到11号染色体上的8个基因(BMP10、IFT172、SDC1、TCF23、TRIM54、RAB1A、VPS54和GDF7)与骨生长、肌肉发育和生长调控有关,建议其可优先作为牛生长性状相关候选基因进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73.
海拔对旱冬瓜共生固氮放线菌基因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直接从昆明西山、武定狮山和大理苍山采集的的旱冬瓜根瘤中提取DNA,扩增出Frankia的16S rDNA,然后用ADARA技术研究不同海拔的旱冬瓜根瘤中共生固氮放线菌Frankia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海拔是影响旱冬瓜共生Frankia的遗传多样性的重要因素;(2)海拔梯度越大,则Frankia的遗传多样性越丰富;(3)某些基因类型的Frankia仅出现在某些海拔上,而另一些则分布在较广泛的海拔范围。  相似文献   
74.
世界葡萄博览园位于延庆县张山营镇,是举办2014年世界葡萄大会的重要场所.为增强世界葡萄博览园的文化底蕴,彰显北京葡萄悠久栽培历史,2014年3月中旬,博览园引进41株50~100年生的‘龙眼’‘牛奶’葡萄老树和1 959株20年生左右的大树,分别移栽在博览园各个重要的景观节点.据资料显示,葡萄大树移植一般采用“锯除地上部分,在伤口处抹凡士林,地上部栽植时尽量不要露出地面或略露”的根移植方法.早年树龄在10~20年的葡萄整树移栽,成活率只有40%左右;宣化葡萄研究所2004年移栽42株16年生的‘白香蕉’‘玫瑰香’‘白牛奶’葡萄树,成活率达到90.5%.50年生以上的老葡萄树移栽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5.
容器苗在绿化美化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突破了苗木栽植的季节限制.苗木缓苗期短,极大提高了栽植成活率。葡萄容器育苗目前还没有广泛应用.延庆县为迎接世界第十一次葡萄育种大会,重点发展3万亩葡萄,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不同小麦品种(系)灌浆期绿叶数和冠层温度的连续观测试验研究表明:小麦品种间冠层温度可分成2种类型,cy626,cp601、rb6为温度偏低型(冷型);ys9h、9430、nr9405为温度偏高型(暖型).绿叶数和冠层温度之间关系密切,温度偏低型小麦的绿叶数在抽穗期至成熟期均高于温度偏高型小麦.  相似文献   
77.
长期施肥红壤性稻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积累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土壤有机碳水平对提升农田生产力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期定位施肥试验,比较施肥影响下相同成土母质发育的红壤性稻田和旱地土壤的总有机碳 (TOC) 及其组分的积累差异,以深入理解红壤有机碳的固持及稳定机制。  【方法】  稻田和旱地长期施肥试验分别始于1981和1986年,包含CK (不施肥对照)、NPK (施氮磷钾化肥) 和NPKM (有机无机肥配施) 3个处理,在2017年晚稻和晚玉米收获后,采集两个试验上述处理的耕层 (0—20 cm) 土样,通过硫酸水解法分离土壤活性与惰性有机碳,测定并计算土壤中TOC及其组分的含量及储量,并利用Jenny模型拟合试验期间耕层土壤TOC含量的变化动态,估算土壤固碳潜力。  【结果】  与CK相比,长期施肥可提高稻田和旱地土壤各有机碳组分的含量,且NPKM处理的效果优于NPK处理。相比于稻田土壤,施肥对旱地土壤各有机碳组分含量的提升更加明显。NPK和NPKM处理下,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Ⅰ、活性有机碳组分Ⅱ、惰性有机碳含量的增幅分别是稻田土壤的2.7、2.7、5.8倍和2.0、1.4和2.5倍。不论施肥与否,稻田土壤TOC的固存量和固存潜力均显著高于旱地土壤。施肥促进土壤固碳,在稻田和旱地土壤上,NPKM处理的TOC固存量分别是NPK处理的1.7和25.5倍,TOC固存潜力则分别是NPK处理的1.4和5.8倍。长期不同施肥均显著提高稻田和旱地土壤年均碳投入量,线性拟合方程表明,随碳投入量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储量的累积对稻田、旱地土壤TOC储量累积的贡献率分别达64.7%、44.6%。不同处理间稻田与旱地土壤活性有机碳 (包括活性有机碳组分Ⅰ与活性有机碳组分Ⅱ) 含量的差异可解释其TOC含量差异的52.9%~60.0%。  【结论】  与施氮磷钾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更好的促进土壤固碳,且在旱地土壤上的促进作用比在稻田土壤上更为明显。与稻田土壤相比,旱地土壤各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变化对长期施肥的响应更敏感,且在施氮磷钾化肥条件下表现更为明显。红壤性稻田和旱地土壤TOC积累的主要贡献组分分别为活性有机碳和惰性有机碳。红壤植稻虽有利于有机碳固持,但红壤性稻田土壤的活性碳占比较高,可能易因不当管理而发生损失。  相似文献   
78.
容器苗在绿化、美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突破了苗木栽植的季节限制,缓苗期短,极大提高了栽植成活率。葡萄容器育苗目前还没有广泛应用,我县为迎接世界第十一次葡萄育种大会,重点发展葡萄2000hm2,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前提下,我们开拓性地采用葡萄容器  相似文献   
79.
<正>2019年4月27~29日,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世信朗普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CIMAE2019)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40多位来自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嘉宾、20多家农业媒体记者和数百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农业行业专业人士共同见证了4月27日举办的开幕仪式。开幕仪式上,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会长翟虎渠、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王涛、北京市渔业协会会长杜慧发表致辞。开幕式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隋斌主持。本届博览会以"科技驱动、创新发展"为主题,设立了  相似文献   
80.
为给太湖地区冬小麦合理施氮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选择, 以扬麦10号为试验材料,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施氮和肥料添加剂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植株累积吸氮量, 但对阶段氮累积比例无明显影响; 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在施氮基础上增施肥料添加剂可进一步增加小麦产量和各生育时期植株累积吸氮量, 且增加值随施氮量和肥料添加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尿素配施低水平(50 kg·hm-2)肥料添加剂对小麦产量和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综合提升效应不明显;施用高水平肥料添加剂(100 kg·hm-2)在施氮150 和250 kg·hm-2条件下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均显著增加(P<0.05)。综合考虑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施氮 250 kg·hm-2 + 施肥料添加剂 100 kg·hm-2 ”是本试验条件下较优的氮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