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5篇
  19篇
综合类   155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用AM系统(Brassica rapa×Moricandia arvensis之间的杂种后代系统)作为桥梁植物,有可能育成Moricandia arvensis一条染色体添加系统。通过回交,可以做出具有育性的、多样的Moricandia arvensis染色体添加型植物。  相似文献   
42.
生物炭是生物质限氧热解得到的含碳丰富的固体物质。生物炭能够影响微生物参与的与土壤有机碳 库周转相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炭性质、施加量、土壤环境条 件有关,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一些研究指出施加生物炭可以增加土壤有机碳抵抗微生物降解的稳定性,降低土 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具有良好的固碳潜力。然而也有很多学者报道了施加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性质产生有益的 影响,如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从而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在综述生物炭对土壤本身有机碳 分解、土壤有机碳活性和稳定性、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 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的研究需要综合考虑生物炭还田可能带来的潜在环境效益和风险。  相似文献   
43.
K型杂交水稻的选育与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利用粳籼杂交后代出现的不育株作细胞质雄性不育供体,先后育成了K青A、K19A和K17A等籼型不育系。育成的K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已有5个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初步研究发现,K型胞质对提高柱头外露率和开花累积率的作用明显优于WA型胞质;在可恢性及主要数量性状上的胞质效应与WA型和D型胞质差异较小。花药发育的细胞学显示K型不育系花粉败育发生在单核后期,少量花粉发生在二核期,败育花粉以典败为主。K17A和K青A花药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与汕A存在差异。随机扩增多态性NDA(RAPD)分析表明K型胞质与WA型和D型胞质的线粒体基因组存在组织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44.
1988和1989年,我县进行了松树林下栽香菇试验.1988年套种了4000袋,1989年扩大到12000袋.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试种结果报告如下:一、试种经过(一)出菇场地菇场选在永安溪边的人造松树林中,松树平均密度3×3m,树龄20~30年,树高10~15m,表层土质为培泥沙土,保水性差,地表杂草丛生,在每年7、8、9三个月中有可能被洪水所淹没.(二)香菇品种Cr-02、856二个品种,引自浙  相似文献   
45.
打捞菌核对早稻纹枯病发生为害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进行早稻打捞菌核与不打捞菌核对比试验,了解掌握早稻打捞菌核对早稻纹枯病发生为害的影响,从而评估打捞菌核对早稻纹枯病的防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打捞菌核可有效减少田间菌源,降低田间稻纹枯病的病丛率和病株率,控制病情扩展,与不打捞菌核相比,稻纹枯病病丛率和病株率分别降低了14.6%和16.1%,每667m2产量提高了11.7%,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6.
为提高电机转速控制精度,分析了PID控制算法和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原理,分别使用这2种控制算法控制年轮测量仪直流电机,并对落叶松、油松、云杉、山杨、白桦、红桦、辽东栎等7个树种圆盘进行测试,每个树种测试10次。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电机转速在电机启动后约90 ms后进入稳定状态,PID控制算法约需要160 ms才进入稳定状态。在70组测试数据中,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的误差标准差的总平均值是33.8r/min,PID控制算法的误差标准差的总平均值是40.3 r/min,模糊控制算法的控制精度比PID控制算法高0.21%。试验结果表明: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与PID控制算法相比,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好、稳态误差小。在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的控制下,年轮测量仪对7个树种的平均年轮测量精度是84.38%,而PID控制算法下的平均测量精度是78.13%。因此,年轮测量仪直流电机控制算法选用变论域模糊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47.
甬籼634是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中早39为母本、甬籼975为父本配组杂交,定向选育的常规早熟早籼稻新品种(浙审稻2020004)。2018—2019年浙江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10.2 d,比对照中早39早2.3 d,平均产量8.856 t·hm-2,比对照中早39增产8.3%,兼具早熟和超高产特性。2020年开展了甬籼634的高产示范。  相似文献   
48.
壳聚糖作为一种无毒、无害、可延长果蔬产品贮藏期和货架期的可食性膜,在果蔬保鲜上得到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单一壳聚糖膜局限性明显,制约其实际应用,壳聚糖复合涂膜成为了发展趋势。本文就目前壳聚糖复合涂膜的各种类型进行总结,分析了其保鲜机制、影响因素、存在不足和未来市场应用趋势,以期为研究壳聚糖复合涂膜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以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培养条件,在24℃±1℃,180 r/min条件下,对蛹虫草菌进行液体培养,测定菌丝体干重,得到了最佳菌株是川草SC0341,而最佳液体培养基是麦芽粉培养基、最适pH 6.8、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的最佳用量为0.45%.并且确定麸皮粒型种可作为试验使用的良好试管菌种.用试验测得的最优条件下所得液体发酵培养基,在培养液中加入6 μ.g/mL的Na2SeO3,蛹虫草菌丝体硒吸收率达39.22%,菌丝体干重(1.00±0.05) g/100 mL.试验收获的蛹虫草菌丝体营养价值高、成本低,为中小食品企业研发功能型保健品添加剂提供了一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50.
程正忠  李灿先 《种子》1998,(5):68-70
1试验材料组合:Ⅱ优46(Ⅱ-32A×密阳46)。2目的我县多年来杂交水稻制种母本育秧均采用湿润育秧方式,秧苗素质较差,不利于制种产量的提高。而水稻“旱育秧”、两段育秧”技术,成秧率高,秧苗矮壮,根系粗短,移栽后返青分康快,易达到预期的有效穗数、穗粒数等高产基础,从而提高制种单产。为探索大面积制种产量有新的突破,现将水稻“旱育秧”、两段育秧技术运用到杂交水稻制种上,特作本试验。3试验方法及过程3.1试验方法试验田面积1334m‘,其中用600m‘作对比试验,即:“旱育秧”、“两段育秧”与“湿润育秧”各200m‘,其余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