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4篇
  3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水气互作对温室番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温室番茄适宜水气组合及加气阈值,为温室番茄的高产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指导.[方法]采用微纳米气泡水结合地下滴灌系统,设置了3个灌溉水溶解氧质量浓度分别为井水对照3~5 mg/L (O1)、15 mg/L(O2)和25 mg/L (O3),每个溶解氧质量浓度下均设置3种不同灌溉控制水平,土壤含水率分别控制在田间...  相似文献   
52.
灌溉作为调控土壤水分状况的重要措施,直接影响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过程。滴灌是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其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综合分析了滴灌对农田土壤N2O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文献资料显示,滴灌通过调控土壤湿度和温度环境,改变土壤微生物菌群和土壤中气体传输速度,进而影响土壤N2O的产生以及排放速率;与其他灌溉方式相比,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条件稳定,适宜于作物生长,有利于土壤有机氮的矿化。但目前滴灌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的空间异质性和多种温室气体的同步定量研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滴灌条件下土壤干燥区和湿润区N2O排放通量间差异研究和不同种类温室气体的同期影响研究)。今后,要加强监测滴灌下多种温室气体同期排放和不同土壤区域N2O排放差异,加强从分子水平探究滴灌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对N2O气体产生过程的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为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3.
结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通过对“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的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教学改革的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意识,有效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4.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农村经济产业化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且得以广泛应用、普及。但是,随着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农村生产产业化进程显著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则面临新的问题,而且原有法律机制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可能面临重大挑战。为此,本文将土地流转法法律机制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农村经济产业化模式下土地流转情况,探讨土地流转法律理性,并提出如何优化土地流转制度,从而进一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5.
为研究超声处理对玉米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采用淀粉黏度仪对不同超声时间玉米淀粉的起糊温度、峰值黏度、回生度、冷糊稳定性等糊化相关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处理时间与起糊温度(0.05双侧)、总回生度(0.01双侧)显著正相关,与峰值黏度(0.01双侧)、淀粉降落值(0.01双侧)显著负相关,说明超声对玉米淀粉的糊化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6.
信阳茶文化旅游已取得了一定成效,要想进一步做大做强仍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统筹区域发展,整合现有资源,探索一条综合性、特色化、可持续的绿色发展道路,真正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社会支持的多方努力下,信阳茶文化旅游产业会实现跨越式发展,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57.
施氮量对不同基因型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基因型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以土壤肥力不同的温县大尚、赵堡为试验地点,在0、150、300 kg·hm-2施氮水平下研究了施氮量对15个基因型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籽粒产量差异的显著性关系为标准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5个小麦品种分为高产、中产、低产三个类型。在3个施氮水平下,豫麦49198在两地都表现为高产,适应性和稳产性好,但两地没有共同的中产和低产品种类型。不同基因型小麦在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累积都呈“慢-快-慢”的动态模式,不同基因型小麦在开花和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差异显著。氮肥对小麦干物质变化率影响最大的时期是开花期,最小的是分蘖期;在3个施氮水平下,各时期干物质增加率在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然而两地都表现为在开花和成熟期干物质增加率最大的是高产基因型,最小的是低产基因型;施氮使高产基因型小麦的花后干物质转移率及花后干物质转移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下降。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在小麦花后叶面喷施硼、钼、钙肥对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硼、钼、钙肥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麦产量,增产幅度分别达到7.11%、3.52%、2.27%;千粒重和穗粒数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喷施钼肥,小麦千粒重和穗粒数增加最明显;喷施方式不同也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小麦产量,其中硼、钼、钙肥在开花期喷施一次的处理其产量高于开花、灌浆两次均喷的处理,也高于灌浆期喷施一次的处理,说明开花期喷施硼、钼、钙肥增加小麦产量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59.
不同种植模式冬小麦产量与耗水量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产量和耗水量是作物节水高产栽培的参考依据。该文采用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从种植方式、灌水处理2个层次和7个指标对冬小麦的耗水量和产量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宽垄种植、水分处理为70%的控制下限的条件下,小麦的水分生产效率最高,即水分处理为田间持水量70%的宽垄种植方式为最优种植模式。水分处理为田间持水量70%的宽垄种植和水分处理为田间持水量60%的宽垄种植处理的水分生产效率分别为1.91、1.88 kg/m3,两者相差仅为0.03 kg/m3。因此,当水资源较充足时,种植灌溉方式采取水分处理为田间持水量70%的宽垄种植处理模式;当水资源较匮乏时,种植灌溉方式采取水分处理为田间持水量60%的宽垄种植处理模式。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得出水分处理为田间持水量70%的宽垄种植方式,冬小麦产能最优,与大田试验得出的结论相吻合,故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可以应用于节水灌溉评价方面。  相似文献   
60.
[目的]以湖南省衡东县为例,研究近十年蔬菜农药残留的变化规律,为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对2005~2014年衡东县专业蔬菜基地、农贸市场、9个超市的叶菜类、豆菜类、茄菜类和瓜菜类等四大类蔬菜的17912批蔬菜样品进行抽样检测,计算农药残留超标率,并对各类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10年衡东县蔬菜农药残留整体水平逐年下降,超标率从2005年的10.84%下降到2014年的3.03%;蔬菜农药残留随季节变化较明显,超标率表现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主要是豆菜类、叶菜类和茄菜类蔬菜,瓜菜类蔬菜超标较少;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明显高于专业生产基地,外地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高于本地蔬菜.[建议]加强宣传,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强化技术培训,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强化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检测,保证上市蔬菜质量安全;加快蔬菜基地建设,推进蔬菜无公害产业化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