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篇
农作物   1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HKT(High-affinity potassium transporter,高亲和性钾转运蛋白)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能起到维持植物体内的Na+/K+平衡的作用。在作物中HKT蛋白主要通过排出叶片中的Na+,从而提高植物耐盐性。对54份玉米自交系材料的Zm HKT1基因及上游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在3 784 bp的序列中,共有194个SNP和32个In Del。大部分变异集中在基因上游序列和内含子区,编码区的变异相对较少,说明编码区在进化和人工选择中承受了更大的选择压力。根据序列变异情况可将54份玉米自交系材料划分为15个单倍型,上游序列主要存在3种单倍型,而基因序列存在9种单倍型。遗传重组和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全长序列只有3次重组事件发生,上游序列存在着非常强的连锁不平衡。  相似文献   
12.
13.
植物雄性不育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工具,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且具有重要的生产利用价值。为了保证杂交种的强大杂种优势,杂交制种技术是关键,整体上分析,现有的玉米杂交制种技术各有利弊。本综述选取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玉米杂交制种系统,从技术和优劣势等层面进行了比较。综述发现玉米人工授粉操作简单方便,机械去雄不但可以提高去雄的工作效率,还可以提高玉米制种的质量和产量,细胞质雄性不育对自然群体的进化和商品杂种一代的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SPT技术可以利用转基因的生物技术手段培育出不含转基因成分的不育系和杂交种,解决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显性不育系系统需要将父本和母本都进行转基因改造,应用成本和育种回交消耗较高,雄性不育诱导系统为规避化学杂交剂的植物毒副作用提供了一些新的途径,为玉米雄性不育的利用提供了较全面的分析,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14.
姜志磊  蒋超  金峰学  李毅丹 《玉米科学》2019,27(4):58-63,70
GA2ox类基因是玉米赤霉素合成途径中的一类负调控基因,其表达产物(GA 2-oxidases)可通过降解赤霉素及其前体物质,调控植物中赤霉素的含量,进而影响植株的诸多表型。研究中发掘到玉米ZmGA2ox类基因13个,进一步分析各基因的基因结构以及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通过对各基因干旱胁迫下转录变化的分析发现,只有ZmGA2ox3;1、ZmGA2ox3;2、ZmGA2ox6、ZmGA2ox7;3和ZmGA2ox9共5个ZmGA2ox类基因在干旱胁迫后发生了显著的转录变化。初步鉴定出ZmGA2ox类基因中与玉米耐旱响应相关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5.
玉米耐盐基因ZmHKT1;5在烟草中的功能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HKT类基因是与植物耐盐性密切相关的一类基因。在作物中HKT蛋白可通过排出Na+来维持植物体内的Na~+/K~+平衡,从而影响植物耐盐性。通过在烟草中过表达玉米ZmHKT1;5基因,验证该基因具有提高植物耐盐性的作用。结果表明,过表达ZmHKT1;5基因的T0代材料即显示出叶片耐盐能力的明显提高;T2代转基因株系种子在含盐培养基上的发芽能力明显强于野生型材料,T2代转基因株系幼苗阶段的耐盐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通过比较在盐胁迫后2月龄的转基因材料和野生型材料的生理指标,发现野生型材料中MDA和H_2O_2的含量相较转基因材料发生了更为明显的上升,说明转基因材料中过表达ZmHKT1;5基因有效降低了盐胁迫引起的过氧化物积累。综合转基因验证的结果,证明ZmHKT1;5基因具有提高植物耐盐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选取国内外油莎豆(Cyperus esculeutus L.)种质资源39份作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法,在1.2%NaCl胁迫条件下对其进行盐胁迫处理,测定17个幼苗生长相关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隶属函数等方法综合评价油莎豆种质资源耐盐性并筛选耐盐种质。结果表明:不同油莎豆种质资源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范围是0.128~0.455,其中,叶宽、枯黄率、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等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叶绿素和分蘖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7个指标转变成5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综合贡献率达到80.11%。干质量、叶绿素、茎粗、根冠比、分蘖数和组织含水量可作为主要耐盐评价指标。聚类分析将39份油莎豆种质划分为3个等级,依据CDC值及D值的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耐盐性强的油莎豆种质资源3份:JYD-35、JYD-40和JYD-3。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玉米茎秆穿刺强度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四287与四144为亲本组配的188个F2:3家系为材料,分别于2013、2014年在2个种植密度下调查茎秆穿刺强度,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分析,研究玉米茎秆穿刺强度在不同种植密度下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在2个种植密度下,共检测到13个与茎秆穿刺强度相关的QTL,分布于玉米的第1、2、3、4、6、7、8、9染色体上,单个QTL可解释3.8%~11.8%的表型变异,位于第6染色体检测到的QTL在所有环境中均能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18.
通过水稻中OsWRKY45基因在NCBI中进行同源序列比对,电子克隆ZmWRKY45基因并与其他物种中的同源基因进行进化树分析。利用该基因的CDS区设计特异引物,在3叶期对吉单441进行不同浓度NaHCO_3处理,对玉米杂交种吉单441及其双亲自交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吉单441及其父本中含有ZmWRKY45,在盐碱胁迫下吉单441中该基因随着盐碱浓度的升高而表达量升高,初步判断该基因可能在吉单441的耐盐碱过程中起到正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农杆菌介导的合子胚转化方法是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基因新方法。利用该方法转化玉米合子胚,可直接获得转化种子。以东北春玉米区玉米自交系8902、Pa91、丹340作为转化受体,通过合子转化法进行抗草丁膦除草剂基因Bar的转基因研究。在获得的3 560份材料中,通过对T_1代种子苗叶面喷施草丁膦除草剂Basta,共获得153株抗性植株,抗性频率为4.3%。PCR鉴定阳性植株为102株,转化频率为2.87%。对PCR检测出的阳性植株进行自交获得T_2代,对材料继续进行抗性筛选,对抗除草剂表型的分离比率进行抗性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