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4篇
综合类   12篇
园艺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当前在国内,不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可以看到大面积利用保护地生产瓜果、蔬菜。其中有很多作物在花期需要授粉才能结实,例如葫芦科的西瓜、甜瓜、冬瓜、南瓜、西葫芦、丝瓜、苦瓜等,茄果类的番茄、茄子等。完成花期授粉过程可以依赖于昆虫,也可以用人工方法进行。实践证明,在保护地利用昆虫授粉可以节省人工,提高授粉效率,而且经昆虫授粉后果实质量和产量都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种植生产中感受到的,只有顺应自然,授粉昆虫与花匹配选择,相互依存,才能从中受益,达到昆虫繁衍不息和果实累累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32.
为解决西葫芦种植品种同质化严重,品种更新换代慢,尤其在冬温室种植品种方面,缺乏有竞争力的创新性品种等问题,淄博地区推广种植了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培育的西葫芦新品种“京葫36”,该品种具有耐低温弱光性强、产量高、商品性好等优点,冬温室种植667m^2产量约14 000~20 000kg,比原有的进口主栽品种提高13%左右,种植效益好。目前累计推广3.26万hm^2,创造经济效益84.42亿元,优良新品种的推广种植带来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3.
利用PCR检测技术,分析了硫酸铜、漂白粉、盐酸、过氧乙酸、链霉素、阳光霉素等药剂和干热处理对西葫芦种子细菌性果腐病病菌的消毒效果。结果表明:硫酸铜和漂白粉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其他试剂。0.5%的漂白粉消毒5 min即可消除种子表皮所携带的果腐病病菌。漂白粉消毒处理后的种子不经过清洗直接晾干,对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无明显影响。干热处理对该病菌的消除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4.
以西葫芦茎尖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探索了不同消毒处理、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组合对西葫芦茎尖再生和快速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西葫芦茎尖在含有0.02%升汞与10%次氯酸钠的溶液中消毒10min的效果最好,污染率降低到6.7%,成活率可达91.7%;西葫芦茎尖诱导再生芽的最好培养基处理为MS+6-BA 0.5mg/L+IBA 0.10mg/L;最佳的生根诱导培养基为MS+IBA 0.30mg/L。  相似文献   
35.
京欣砧3号是用印度南瓜种05-88自交系作母本,中国南瓜系04-36自交系作父本配制而成的远缘南瓜(Cucurbita maxima×Cucurbita moschata)杂交种,主要用于甜瓜和西瓜嫁接栽培。采用京欣砧3号等不同砧木嫁接甜瓜和西瓜试验结果显示:与其他参试葫芦砧木和各类南瓜砧木相比,京欣砧3号发芽率高,出苗整齐,苗壮。与甜瓜、西瓜嫁接亲和性好,共生力强,结合面致密,成活率高。嫁接苗耐低温弱光。抗枯萎病,耐盐碱,叶部病害轻。嫁接后增产效果明显,对果实品质影响小。  相似文献   
36.
以西葫芦(品种碧波)胚囊再生植株为基础试材,切取其带茎尖的约2 cm的茎段进行不同浓度的NAA和IBA速蘸诱导生根试验。结果表明:NAA诱导生根的适宜浓度为5 mg/L,诱导生根较早,生根数量及侧根发生量均最好;IBA诱导生根的适宜浓度为0.5 mg/L,诱导再生植株生根的数量及侧根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37.
以耐低温弱光的自交系20362-8为母本,H19315-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适合在早春棚和日光温室栽培的西葫芦一代杂种京葫1号.该品种属极早熟类型,播种至开花约35 d(天).生长势强,矮生,商品瓜为浅绿色覆网纹,有光泽,瓜条顺直,长筒状,纵径25 cm,横径6~7 cm,商品性好,畸形瓜少,单瓜质量200~400g.抗枯萎病,较耐白粉病,耐低温弱光.一般保护地平均产量为8 00kg·(667 m2)-1左右.适合华北、东北、西北和华东地区日光温室越冬和早春栽培,目前已推广2600 hm2.  相似文献   
38.
从蔬菜播种面积、人均蔬菜占有量、蔬菜周年生产供应水平及市场流通等方面对山西省蔬菜发展现状作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蔬菜生产科技含量较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蔬菜龙头企业数量少和缺乏多功能的批发市场是目前蔬菜产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山西省蔬菜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从4 个方面对蔬菜产业化的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9.
南瓜属三个种的亲缘关系与品种的分子鉴定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南瓜属三个主要栽培种即美洲南瓜、中国南瓜(C。moschataD.)和印度南瓜(C.maximaD.)的23个品种(系)及种间杂交后代进行亲缘关系与品种(系)的分子鉴定研究。从200个随机引物(10bp)筛选出17个引物,对23个南瓜品种(系)的染色体组DNA进行PCR扩增,共产生80条扩增带,其中77条在南瓜属三个种间表现出差异,可作为遗传标记(RAPD标  相似文献   
40.
氟乐灵诱导西葫芦染色体加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 要:【研究目的】该试验利用氟乐灵对西葫芦染色体进行诱导加倍研究。【方法】方法1:浸种法 利用0.001%、0.005%、0.01%的氟乐灵溶液浸泡露白的西葫芦种子,浸种时间为4 h、6 h和8 h,通过根尖压片染色体计数法检测诱导率;方法2:生长点滴液法 以0.001%、0.003%、0.005%和0.01%的氟乐灵对不同品种西葫芦幼苗进行生长点滴液处理,每天17:00~18:00滴液一次,共滴6d,通过保卫细胞叶绿体计数法检测诱导率。【结果】结果显示:浸种法以浓度0.01%氟乐灵浸种6小时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25.6%;生长点滴液法以浓度0.005%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20%;品种“京葫1号”、“长青1号”和杂交组合2-9×1604-1的四倍体诱导率分别为26.7%、20%和10%。【结论】氟乐灵可以诱导西葫芦染色体加倍,不同基因型西葫芦对氟乐灵的敏感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