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介绍了全程化省力养蚕技术,包括小蚕饲养、大蚕饲养、塑料折簇自动上簇等内容,以期为蚕的省力化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李清泉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2):126-126
本文介绍了甜糯玉米选地灭茬,采用优质品种,关键期施肥等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93.
谷子矮化处理对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谷子抗倒伏能力,研究矮化处理对谷子倒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早期喷施矮壮剂能显著降低株高、鲜重,缩短节间长度,提高茎秆抗折力、根重及茎粗等指标,从而增加倒伏指数和倒伏系数,并且产量没有明显降低。矮化处理能显著提高谷子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94.
糜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且分布广泛,是粮草兼优的作物,在农牧区,子实和糜草在生产中一直占有重要位置;其黄米(糜子脱壳)营养价值高,粘性极强,口感好,倍受人们的青睐.糜子是禾本类作物中最抗旱的作物之一,在严重缺水的干旱地带及土地瘠薄地区,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大力种植糜子,以期充分发挥糜子抗旱、耐瘠优势,不断提高旱区糜子生产水平,发展传统特色产业生产,进而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增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谷子是黑龙江省重要的杂粮作物,谷子生产中较低的光能利用率是限制谷子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提高谷子的光能利用率及产量,制定适用于黑龙江省谷子的高光效栽培模式,本研究以谷子品种“嫩选17”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不同垄向、垄距,研究对谷子茎秆特征、农艺性状、光合指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千粒质量、茎秆节数外,不同处理对谷子抗倒伏性、农艺性状、光合性能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各项指标均产生了显著影响,其中“嫩选17”在南向偏西20°、宽窄垄栽培模式下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光合性能较好,产量最高,可作为黑龙江地区谷子的高光效栽培模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黑龙江省绿豆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黑龙江省绿豆生产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建立良种繁育基地、适时播种、坚持轮作倒茬、完善机械配套、加强绿豆绿色产品开发利用等合理的发展策略及技术对策,推动绿豆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7.
谷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1份谷子种质资源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谷子种质资源遗传变异丰富,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8,穗长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82。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把41份材料分为4大组群,其中第一组群和第二组群分别只有一份材料,其穗粒重都很低;第三组群包括28分材料,7个农艺性状在四个组群中均是最高的;第四组群包括11分材料,7个性状值都高于第一组群和第二组群,但低于第三组群。  相似文献   
98.
谷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41份谷子种质资源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谷子种质资源遗传变异丰富,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8,穗长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82。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把41份材料分为4大组群,其中第一组群和第二组群分别只有一份材料,其穗粒重都很低;第三组群包括28分材料,7个农艺性状在四个组群中均是最高的;第四组群包括11分材料,7个性状值都高于第一组群和第二组群,但低于第三组群。  相似文献   
99.
绿豆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26份绿豆种质资源的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绿豆种质资源遗传变异丰富,节数和荚长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94,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为1.71。基于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把26份种质分为4大组群,其中,第二组群的012-7这份种质的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是所有参试材料中最高的,属于丰产型种质,应作为绿豆杂交育种的亲本加以重点利用。  相似文献   
100.
密度和施氮量对糜子产量及综合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提高寒地半干旱地区糜子产量,采用裂区设计,密度为主区,设4个水平,45万株/hm2,52.5万株/hm2,60万株/hm2,67.5万株/hm2;施氮量(纯氮)为亚区,设5个水平,0、45 kg/hm2、60 kg/hm2、135 kg/hm2、180 kg/hm2,共20个处理,对糜子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产量性状影响的研究,比较产量差异及叶绿素、叶面积、土壤碱基氮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密度在60万株/hm2,施氮量在60 kg/hm2策略下,既能获得较高产量又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在低密度条件下,应适当增加施氮量,增加养分,促进分蘖,随着密度的增加,应适当减少施氮量,控制分蘖,使糜子收获时的密度达到或接近62万株/hm2~69万株/hm2这一范围内最适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