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4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3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国梨属植物染色体数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者对我国梨属植物中的6个野生种和5个栽培种的16个品种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发现杏叶梨和秋子梨中的‘安梨’品种为三倍体(2n=51),其余的种和品种,包括所采用的种间杂交后代的品种,都是二倍体(2n = 34)。  相似文献   
32.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经济不断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受环境和温度的影响,大多数地区的玉米产量严重受损,因此,只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玉米栽培技术,才能有效确保玉米产量达到预期目标。本文主要结合神木市实际的玉米栽培情况,提出了栽培技术方案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3.
基因型对陆地棉花药离体培养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7种棉花基因型的花药在离体培养中的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有的基因型在合适的培养条件下均能高频率地形成愈伤组织,但不同基因型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诱导量不同;再生植株的花药比原始亲本的花药易诱导出愈伤组织;品种间杂种表现出部分优势,但不明显。本试验中,仅鲁棉6号和Siokra1-3两个品种诱导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胚状体和再生植株,且二者之间也存在着差别。从基因型在棉花花药培养中的效应、外界调控对棉花不同基因型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棉花花药培养与体细胞培养基因型差异的比较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棉花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是受两套遗传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状,并提出了棉花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的阈值问题  相似文献   
34.
棉花人工种子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宝红  李秀兰 《作物学报》1995,21(6):756-758
以陆地棉珂字2013日龄无菌苗下胚轴为外植体,在附加0.1mg/L2,4-D、0.2mg/LIAA和0.1mg/LKT的MS固体培养基上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挑选成熟的子叶胚用于人工种子的制作。2%海藻酸钠是棉花人工种子研制的合理包埋介质浓度,其包埋形成的人工种子颗粒大小均匀,萌发率高。在无菌条件下,人工种子的成苗率达40.0%。  相似文献   
35.
棉花花药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花药培养获得再生植株PlantRegenerationfromCottonAntherCulture¥//笔者自1992年起,先后在100余种培养基上培养了棉花4个栽培种、3个野生种和6个种间杂种的68个基因型,现已成功地分化出胚状体和不定芽,并...  相似文献   
36.
棉花花药培养小孢子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秀兰 《作物学报》1987,13(1):87-88
<正> 多年来,国内外棉花花药培养研究的成效基本上停留在形成大量愈伤组织及少量类根状体阶段。而镜检表明,愈伤组织多来自花药的体细胞,染色体为双倍性(2n=4x=52)。1977年我们发现在棉花花药培养体中有少数花粉细胞染色体是单倍的。如果对这些单倍体细胞的形成与发育进行深入研究,将对棉花花培单倍体获得成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抗原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病又称大豆萎黄病,火龙秧子。在我国东北地区发现已有八十余年历史。根据前人报道,四十年来一直是黑龙江省西部风砂干旱盐碱土地区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目前仍在蔓延,据调查,黑龙江省大豆受害面积已达1,000万亩,严重受害面积(减产30%以上)约有200万亩。病区大豆亩产  相似文献   
38.
甘肃省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生产中药材的资源大省,每年都要种植大量的中药材.健康有序的中药材种植业,对于健康的中医药事业和大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三农"问题解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采用机械化方式种植药材,可在提高中药材产量的同时,有效提高当前工作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减少不必要人工...  相似文献   
39.
将野生棉的一些特殊性状通过种间杂交转育到栽培棉上,藉以培育新的优良品种,这是当前棉花育种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棉属野生种中绝大多数的染色体为二倍体,以二倍体野生棉与目前广泛种植的四倍体栽培种——陆地棉杂交,存在着杂交不亲和与杂种不育的困难。而野生棉的夏威夷棉(又称毛  相似文献   
40.
以美国目前应用的一套鉴别品种为基础,对采自我国5省9个地点的大豆孢囊线虫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结果鉴定出三个小种,其中4号小种采自安徽省砀山县、山西省太谷县和山东省肯利县;1号小种采自辽宁省昌图县;3号小种采自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佳木斯市、牡丹江市、肇东县和铁力县。上述小种均分别相当于美国、日本等已鉴定发现的同号小种。 试验认为,今后我们对大豆孢囊线虫生理小种的鉴定,可用黑农26号作为感病对照品种以代替Lee或Essex;并增设龙抗SCN 792作为新的鉴别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