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1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2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梨是我国主要水果之一,其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苹果和柑橘。梨果素有"百果之宗"的美誉,肉质脆嫩、汁多味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一向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梨果具有一定的医用价值,有帮助消化、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生津除烦、滋阴润燥、降低血压、清心泻火等功效。梨树传统的栽培品种以中晚熟品种为主,如砀山酥梨、河北鸭梨、雪花梨、京白梨、南国梨、库尔勒香梨和苍溪雪  相似文献   
62.
日本“三水”梨在我国的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日本“三水”梨在我国的分布及栽培现状,分别对其果实性状和生长结果特性进行了阐述,同时指出了全国目前栽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3.
近30年来我国梨产业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我国梨产业发展历程及成就 我国是世界栽培梨的三大起源中心(中国中心、中亚中心和近东中心)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相似文献   
64.
‘高接换种’是老劣果园更新改造的常用技术。传统果树‘高接换种’方法有‘插皮接’、‘劈接’、‘切接’和‘腹接’等。较为常见的方法主要是‘插皮接’和‘劈接’。但上述方法仍存在很多缺点:比如:‘劈接’法对砧木粗度要求不宜太粗,其直径最好小于2厘米;若大于2厘米的就不易用刀劈开。即便劈开了由于接穗撑的作用,接后砧木的缝隙较大,不利于成活。而‘插皮接’则要求砧木的粗度最好大于接穗粗度的2倍,其直径通常大于2厘米为好,否则接穗不易插入皮内,即便插入皮内也易把皮撑破,导致嫁接成活率不高。  相似文献   
65.
改革开放30年我国梨产业的发展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改革开放30年梨产业发展历程及成就 我国是世界栽培梨的三大起源中心(中国中心、中亚中心和近东中心)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据农业部统计,2007年全国梨树面积107.3万hm2,产量1289.5万t,分别占全国水果总面积的10.2%、占世界梨果收获总面积的57.9%;占我国水果总产量的2.2%,占世界梨果总产量的63%,可谓是世界梨果牛产第一大国.  相似文献   
66.
中国白梨PbSFBB13-gamma基因的分子克隆与序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个已知S基因型的中国白梨品种为试材,设计分别对应于梨SFBB-alpha,SFBB-beta和SFBB-gamma 基因的3对引物对这5个品种进行基因组PCR扩增.结果仅引物组合PSFBG-F/PSFBG-R从‘金花'(S_(13)S_(18)),‘金花四号'((S_(13)S_(18))和‘鹅梨'((S_(13)S_(34))中扩增出一约1 300 bp的条带,经回收、克隆、测序后,鉴定其为SFBB-gamma基因,命名为PbSFBB13-gamma(Pyrus bretschneideri SFBB13-gamma),GenBank登录号为EU081892.逆转录PCR结果表明PbSFBB13-gamma仅在花粉中特异表达;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不含内含子,编码区含1 191个核苷酸,编码39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质量与等电点分别为45.4 ku、4.63.PbSFBB13-gamma表现出典型的花粉SFB/SLF基因的基本结构特征,即1个F-box结构域及4个可变区;在推导氨基酸水平上,其与蔷薇科SFB/SLF基因的相似性为17.8%-97.7%.试验结果充分表明PbSFBB13-gamma应为花粉S基因的候选基因.选取蔷薇科34个SFB/SLF基因的全长氨基酸序列,构建进化树研究基因间的进化关系.结果表明,34个SFB/SLF基因形成2个亚科特异的类群,但不形成种特异的类群,其进化规律与蔷薇科S-RNase基因一致,即花粉SFB/SLF基因的形成也是在亚科形成之后、种形成之前.研究结果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中国白梨的自交不亲和性机制.  相似文献   
67.
杨健  李秀根  阎志红 《种子》2000,(1):70-71
砧木是梨树栽培的基础 ,可以有效地增强梨树的抗性和适应性 ,调节树势 ,保证栽培品种的优良特性 ,克服梨树用其他方法不易繁殖的困难。培育梨树苗木必须先播种砧木种子 ,培育砧木苗 ,然后嫁接栽培品种接穗 ,经过剪砧 ,最后长成梨树成品苗 ,因此 ,砧木种子的处理及播种技术是培育梨树优质苗木的关键。1 砧木种类及分布1.1 杜梨 (棠梨 )乔木 ,果实褐色近圆形 ,种子 2 .8~ 7万粒 / kg,实生苗根系发达 ,生长旺 ,耐旱、耐涝、耐湿、耐寒、抗盐碱 ,与中国梨及西洋梨嫁接亲和力强 ,嫁接苗表现早结果、丰产、寿命长。主要野生于我国华北、西北各…  相似文献   
68.
随着全球农产品贸易自由化格局的形成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临近,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已进入实施阶段,这给水果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果树业得以迅速发展。但在幼龄果园树势较小,尚未挂果,行间存在大量空闲地的情况下,种植高秆作物会影响果树生长,进行西瓜间作是一种合理有效的间作方式。本文介绍幼龄梨园间作西瓜栽培技术。1选择适宜幼龄梨园 间作西瓜对幼龄梨园的要求:行距3~5m为宜;土壤为沙质壤土,具有良好的灌溉条件;树龄不大于3年。2确立西瓜间作方式 梨树若采用行距为4~5m栽培方式,可在保证幼树有1m宽…  相似文献   
69.
果农信箱     
李秀根 《果农之友》2005,(12):15-15
《果农之友》编辑部:我是贵刊的一位老读者,从贵刊公开发行起,我每年都要订阅。贵刊确是一本好杂志。我向贵刊专家请教一个问题。我的梨树几乎每年都发生一种怪病(我曾问了邻近我们的湖南省东安县以及我们广西全州的一些地方也有这种病)谢花后的幼果期症状不明显,到了6月份梨果  相似文献   
70.
梨在植物分类学上属蔷薇科梨属,全球约有35种,原产我国的有13种。我国生产上栽培的梨主要有沙梨、白梨、秋子梨和西洋梨4种,通常将前3种合称为东方梨。现重点介绍一下西洋梨的生态适应性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1西洋梨生物学特性西洋梨原产欧洲地中海及中亚一带,在我国常被称为“香蕉梨”。树势直立,树冠圆锥形;叶片较小,卵形、近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锯齿圆钝,少数全缘;果实多为瓢形,绿色或黄色,多数带红色,有斑点,萼片宿存,果实需经7~10天后熟方可食用,熟后肉质细软、石细胞少、汁液多、味香甜。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西洋梨对生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