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8篇
  27篇
综合类   72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李红军  曹军 《吉林农业》2014,(12):26+25
本文以酿酒葡萄品种"山葡萄"为材料,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降雨条件下,探讨山葡萄园行间生草对土壤的影响,为因地制宜实施山葡萄园科学化生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2.
1蛔虫病 本病的病原体是蛔科的猪蛔虫,寄生于猪小肠内。从猪吞食感染性虫卵到发育为成虫需2.0-2.5个月。各种养猪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中、小型养猪场和营养不良的猪群中感染较高,一般都在50%以上。  相似文献   
113.
连翘适应能力较强,对气候等外部条件要求也不是特别严格,且具有相当可观的价值。本文围绕连翘的特征,对其育苗造林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探究,旨在为今后连翘育苗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4.
青粒大豆是指在大豆收获时,大豆籽粒未完全成熟,青粒面达l/2及以上,与正常粒(黄粒)有显著不同的颗粒。青粒豆的多少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造成大豆销售价格降低和豆农出售大豆困难。2010年受春季低温、夏季高温和秋季早霜的影响,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大豆普遍出现青粒豆现象,对此,佳木斯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的专家于大豆收获后对五个服务区内大豆青粒发生情况及原因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5.
新时期农民科技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科技需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必然反映,农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与理解,是基于他们不断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压力和反省与克服内部生产、生活的冲突与矛盾。文章通过对周口市农业高新开发区113个农户的抽样调查,分析了新时期农民科技需求总体状况、满足农民科技需求的方式、内容与结构以及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应用与推广的认识与理解。  相似文献   
116.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的实践,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深刻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确立了把党的建设推向新阶段的伟大纲领,开辟了党建理论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7.
介绍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技术的温室环境单片机测控系统的设计全过程;对其中的软件和硬件设计做了具体的分析,给出了CAN总线智能节点的硬件电路图,选择了合适的PC-CAN接口卡;软件设计使用了keil C51和vi sual C 等,并给出了详细的功能说明和流程图.该系统与传统的基于RS-485总线的温室测控系统相比具有通信质量高、系统性能稳定和价格适中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8.
<正>2008年10月份,哈尔滨市某养牛场饲养的78头奶牛陆续发病,表现为眼的周围、颈部、臀部、四肢、尾根等部位脱毛,形成痂皮,食欲下降,消瘦,产奶量减少。1临床症状真菌孢子污染损伤的皮肤后,在表皮角质层内发芽,长出菌丝,使毛发脱落形成无毛斑,从而皮肤出现粗糙、脱屑、渗出和结  相似文献   
119.
桑园夏季管理,不仅直接关系到当年夏秋季的叶质叶量,而且影响到来年春叶产量与春蚕饲养量,因此必须认真搞好夏季桑园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着重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1 桑树病虫害防治桑树从夏伐到秋季落叶,是1年中病虫防治的重点时期。特别是6~8月份又是1年中病虫繁殖最快、为害最重的时期。夏季防治应以药杀为主,同时结合  相似文献   
120.
河北省丰润县某养殖场饲养1000只鸡,4月龄时陆续发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变、病原分离鉴定,诊断为鸡蛔虫和绦虫混合感染,随即采用紧急防治措施,获得了较好效果。一、发病情况该场于2001年10月从某孵化场购进雏鸡1000只,进行地面放养,按常规进行免疫接种。2001年12月有个别鸡只表现精神委靡,食欲不振,严重下痢等症状,后经环丙沙星配合电解多维等药物治疗,病雏痊愈,随后改地面放养为网上散养。2002年2月初又陆续发病,5天后发病率约为20%,7天后发病率达40%,10天后有部分鸡只死亡。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