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围产期奶牛要承受由妊娠、产犊及泌乳3个阶段交替带来的生理性变化,此时奶牛既要维持后期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还要保证随后泌乳正常,此阶段发生的生理变化以及能量负平衡很容易诱发奶牛的氧化应激反应.机体组织和细胞持续的氧化应激不仅损害围产期奶牛的生产性能,还会给胎儿带来生理和行为上的危害,影响后代终身生理进程及繁殖机能.本文对...  相似文献   
42.
近几年来,我国养殖业蓬勃发展,养鸡业更是异军突起,方兴未艾,既供给了人民丰富的蛋和肉,又是农民朋友发家致富,走向小康的一条富裕之路。但由于畜牧兽医与技术管理人员的相对不足或不平衡,致使农村养鸡专业户在养殖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日趋明显,而且愈来愈严重,越来越普遍,并已明显影响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和农民的积极性。为此,笔者提醒广大养殖专业户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43.
各种原因引起的犬繁殖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了犬业发展,给养犬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了解引起犬繁殖障碍的原因并寻找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引起母犬繁殖障碍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
无论是从地理环境、自然气候或是现有的种植水平,以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分析,洱源是发展高原早熟大蒜最理想之地,它有独特的市场竞争力,也就是说全国大蒜青黄不接时期洱源大蒜收获上市,产量高、个头大、独蒜率高、色彩好、品味辣等独优特点,助推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45.
试验研究和大面积示范调查表明,高沙土地区秸秆还田后,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机械条播(简称机条播)水稻,操作简便易行,省工节本增产增收优势明显,有利于实现水稻生产的轻型化,机械化和精确化。  相似文献   
46.
对甘西鼠尾草的主要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播种灌溉、中耕锄草和病虫害防治进行综述,并对产量产值和种植效益进行系统分析,为甘西鼠尾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植酸酶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磷酸氢钙是饲料中最主要的磷来源之一 ,无机磷资源不仅在我国 ,就是在全世界范围内 ,已经处于匮乏状态 ,磷资源的匮乏使饲用磷产品价格上升 ,增加了饲料成本。植物性饲料中有 65 %~86 %的磷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 ,这些磷源不仅不能为单胃动物有效利用 ,而且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如果能将植酸磷中的磷释放出来供动物利用 ,减少磷酸氢钙的用量 ,可缓解供求矛盾 ,并减轻粪磷污染。本试验旨在应用植酸酶迈特 -5 0 0 0以减少产蛋鸡日粮中的磷酸氢钙用量 ,观察其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和代谢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在南京市青龙山养鸡场进行 ,选…  相似文献   
48.
饲用酶制剂中木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聚糖酶是饲用复合酶制剂的主要酶种之一,本文对某商品酶制剂中的木聚糖酶进行了酶学性质的研究,这对于木聚糖酶的酶活测定,保存及应用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验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良好,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5.0,Km值为4.485mg/mL,Cu^2 ,Zn^2 ,Mn^2 和Fe^3 对本木聚糖酶有抑制作用,而Na^ ,K^ 及(NH4)SO4能提高此木聚糖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9.
<正> 小麦纹枯病(Pellicularia gramineum)俗称麦株腐病。从80年代起,该病在姜堰市普遍发生,尤以通南高沙土地区发病重于里下河地区。常年病株率在15%~30%,病茎率10%以上,重病田损失10%~20%,成为影响本地区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为经济、有效地控制本市通南高沙土地区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危  相似文献   
50.
近两年,我市各地水稻7月上旬出现不同程度的僵苗、死苗现象,为及时准确地剖析其发生原因,2001年7月7~9日,我局组织有关人员先后考察苏陈、白米、娄庄、桥头等10个乡镇,对其范围内水稻僵苗、死苗进行解剖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