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根据前期不同糙皮侧耳菌株抗螨性差异调查结果,构建了糙皮侧耳孢子单核体群体,群体内479个菌株抗螨性呈正态分布。利用BSA-seq技术对高抗和高感混池进行SNP和InDel位点的欧氏距离关联分析,将抗螨性候选基因定位到一条染色体上,2个相邻候选区域总长度为1.75 Mb,内有基因605个,其中非同义突变基因353个,移码突变基因89个。经功能注释以及GO和KEGG通路富集等分析,发现26个候选基因参与了信号传导、防御过程和次级代谢相关通路,推测这些候选基因可能与糙皮侧耳抗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平利地处陕南,是户用沼气建设大县,户用沼气的发展也带来了猪—沼—菜一体化生产模式的快速发展。但由于陕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灾后沼气池安全隐患多,对这一生产模式带来了影响。本文就户用沼气池灾后进行故障检修和安全处理技术进行了阐述,对于稳定发展猪—沼—菜一体化生产模式乃至维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和促进农村沼气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陕南及同类区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荧光假单胞菌MS82中GGDEF结构域基因对c-di-GMP调控细菌生物被膜形成及运动能力的影响,通过抑菌圈法、小试管法、96微孔板法以及运动性平板分别检测GGDEF缺失突变体MT5092、MT0189、MT19和MS82野生型菌株之间的相关生命活动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GGDEF缺失突变型菌株MT5092、MT0189、MT19的抑菌活性、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运动能力(游泳运动、集群运动及抽搐运动)皆低于突变前的MS82野生型菌株,且突变株与野生株的抑菌活性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6 h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运动行为存在不一致的显著(P<0.05)或极显著差异。最终得出结论:缺失GGDEF结构域基因会降低胞内c-di-GMP浓度水平,进而影响MS82菌株的生物膜及运动行为。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六种生物杀菌剂对熟料栽培平菇菌丝及子实体生长的影响和及霉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接种15d后,500倍宁南霉素、500倍中生菌素、500倍和1000倍春雷霉素对平菇菌丝生长速度无抑制作用;扎孔5d后,500倍宁南霉素、500倍和1000倍多抗霉素能够完全抑制霉菌生长。使用1000倍宁南霉素后平菇生物转化率最高(131.6%),其次为500倍中生菌素(96.44%)。  相似文献   
15.
灭蝇胺、除虫脲拌料处理防治古田山多菌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拌料处理的方法探讨不同浓度的灭蝇胺和除虫脲在常压和高压灭菌后对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古田山多菌蚊(Docosia gutiuushana)的防治效果.出菇实验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灭蝇胺最低浓度62.5 mg/L在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后防治效果分别为75%、50%;除虫脲最低浓度15 mg/L在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后防治效果分别为74%、80%;除虫脲的防治效果好于灭蝇胺,两者残留量均符合美国、日本最低残留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玉米秸秆和甘蔗渣样品的总碳、总氮、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进行检测对比,并进行配方替代试验,评价玉米秸秆替代甘蔗渣栽培杏鲍菇的可行性。检测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的纤维素含量(39.06%)高于甘蔗渣(35.08%),而甘蔗渣的木质素含量(23.38%)高于玉米秸秆(19.68%),但两者的C/N比值非常接近,对栽培配方的整体C/N无影响;栽培结果表明:在15%甘蔗渣的生产配方中,玉米秸秆和甘蔗渣互相替换,对栽培管理过程和最终产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双孢蘑菇和莴苣为例,记录双孢蘑菇和莴苣采收时间、产量以及监测菇菜共生的环境因子——温度、湿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参数.结果表明,菇菜连棚的菇房冬菇结束日期比对照推迟8d,春菇较对照提前9d开始采收,提早15 d结束出菇,双孢蘑菇产量较对照增加0.77 kg/m2,增幅9.9%,莴苣采收上市日期大致相同,产量较对照增加0.33 kg/m2,增幅10.9%.一天中最低温度时,菇菜连棚菇房温度较对照提高3.16℃;日均湿度较对照提高12.33百分点;日均氧气浓度较对照提高1.37百分点;日均二氧化碳浓度较对照低28.41mL/m3.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食用菌设施化栽培的发展,对生产过程中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越来越重要。研究设计开发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设施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对设施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氧气、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并可通过互联网及GSM无线网络平台进行数据异地观测和管理,可全天候反应不同栽培模式下菇房环境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9.
应用隧道3次发酵制作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是现代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的发展方向,但因隧道3次发酵技术在国内刚起步,故生产企业对其了解较少,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文系统介绍了江苏省双孢蘑菇工厂化3次发酵生产的现状和特点,为双孢蘑菇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江浙地区秀珍菇双翅目害虫的种类、发生规律及其生物防治方法,为秀珍菇双翅目害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江苏灌南、高淳和浙江淳安、江山的7个秀珍菇栽培基地采集双翅目害虫虫样,采用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虫样进行分类鉴定;采用黄板诱虫法监测秀珍菇出菇棚害虫全年动态消长规律,绘制双翅目害虫消长动态曲线;在秀珍菇出菇期,采用喷雾法测定1%印楝素水分散粒剂1000倍稀释液和1200 ITU/mg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变种(Bti)可湿性粉剂500倍稀释液对双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在江浙地区7个秀珍菇栽培基地采集虫样70份,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当地秀珍菇栽培中受到4科[眼蕈蚊科(Sciaridae)、蚤蝇科(Phori-dae)、果蝇科(Drosophilidae)和瘿蚊科(Cecidomyiidae)]5属[迟眼蕈蚊属(Bradysia impatiens)、厉眼蕈蚊属(Lycoriella ingenua)、异蚤蝇属(Megaseliatamilncduensis)、果蝇属(Drosophilaglabriapex)和瘿蚊科未知属]双翅目虫害的危害,其中迟眼蕈蚊属的异迟眼蕈蚊发生范围最广、样本数最多;黄板监测结果显示,江浙地区秀珍菇双翅目害虫全年在5—7月和9—10月出现两个高峰;对害虫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印楝素和Bti对秀珍菇上的双翅目害虫均有明显的杀虫活性,第2次用药15 d后黄板上的平均成虫数分别只有89.73和101.27只/板,明显少于对照虫数(281.23只/板),印楝素防治效果略优于Bti,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迟眼蕈蚊属的异迟眼蕈蚊是江浙地区秀珍菇栽培中害虫种类的优势种群;在江浙地区秀珍菇出菇棚中双翅目害虫全年有两个发生高峰,分别为5—7月和9—10月;印楝素和Bti两种生物药剂对秀珍菇上的双翅目害虫均有明显的杀虫效果,可作为防治秀珍菇双翅目害虫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