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下适合间作的大豆品种,用不同大豆品种(系)与玉米间作系统研究不同种植模式对大豆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及大豆玉米间作的最适模式,为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的间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豆品种(系)在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产量差异显著,周豆 33 、安豆 109 、周豆 34 、周豆 37 、安豆 203 、周豆 41 在 5 行大豆 2 行玉米带状种植( S5M2 )模式的产量显著高于 4 行大豆 2 行玉米带状种植( S4M2 )模式。不同大豆品种(系)与玉米带状种植的经济效益也不同, S4M2模式下濮豆 5136 的经济效益最高, S5M2 模式下安豆 203 的经济效益最高。 S5M2 模式下适合种植安豆 203 、周豆 37 、周豆 34 ;S4M2 模式下适合种植濮豆 5136 、周豆 41 、安豆 109 。  相似文献   
162.
用RAPD标记检测与杨树生长和物候期有关的QTL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取美洲黑杨(母本)和青杨(父本)杂交获得的F2群体样本80株,应用RAPD标记检测与F2群体3个数量性状(苗高、地径和封顶期)有关的QTLs。在F2九体中,一年生苗高、地径和封顶期性状表现显著分离,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单因子方差分析检测出与苗高、地径和封顶期性状相关的7个、6个和3个标记座位。并计算了各标记对相关性状变异的贡献率。与数量性状相关的标记有不同的亲本来源。t检查结果各标记显带型和不显带型  相似文献   
163.
本研究依托于高通量测序的技术,通过研究辉河湿地河岸带上游、中上游、中游、中下游和下游河段不同淹水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揭示辉河湿地河岸带不同淹水条件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及与土壤理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广古菌门(Halobacterota)丰度在3条淹水样带中的变化趋势为长期淹水区(W)>干湿交替区(WD)>未淹水区(D)(P<0.05),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丰度在3条淹水样带中的变化趋势为长期淹水区(W)<干湿交替区(WD)<未淹水区(D)(P<0.05),在属水平上,甲烷毛发菌属(Methanosaeta)、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和unidentified-Bathyarchaeia丰度在3条样带中的变化趋势为长期淹水区(W)>干湿交替区(WD)>未淹水区(D)(P<0.05),RB41和Candidatus_Udaeobacter丰度在3条淹水样带中的变化趋势为长期淹水区(W)<干湿交替区(W...  相似文献   
164.
165.
【目的】研究油橄榄砧木品种‘田园1号’对其与‘阿波桑娜’嫁接后的嫁接树叶片和果实形态及生理性状的影响,探讨‘田园1号’嫁接‘阿波桑娜’在生产应用上的可行性,为该砧木及其砧穗组合的栽培与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橄榄品种‘田园1号’‘阿波桑娜’及其嫁接树为试材,对叶片与果实形态、叶片解剖结构、叶片光合色素和营养元素含量以及果实脂肪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并进行性状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阿波桑娜’扦插树比较,嫁接树叶片形状和纵向弯曲度及果实和果核的形状、对称性、最大横截面位置等性状无明显变化,叶片的长、宽、面积、周长也与‘阿波桑娜’扦插树无显著差异,但果实和果核的纵径、横径、质量等显著减小。嫁接树的叶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较‘阿波桑娜’扦插树显著减小,但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无显著变化。嫁接树叶片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较‘阿波桑娜’扦插树显著增加,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素a/叶绿素b无显著变化。与‘阿波桑娜’扦插树相比,嫁接树叶片中N、Ca、Mg、Mn含量显著增加,K、Zn含量显著减少,P、Cu、B含量无显著变化。从‘阿波桑娜’扦插树及其嫁接树的果实中共检测出12种脂肪酸,其中含量较高的前5种为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棕榈油酸和亚麻酸,这5种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SFA)、不饱和脂肪酸(U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以及UFA/SFA、MUFA/PUFA在两种树间均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b含量与N、Ca、M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叶绿素a和b含量与Zn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主要脂肪酸含量与叶片光合色素和营养元素含量间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砧木‘田园1号’嫁接‘阿波桑娜’增加了嫁接树叶片叶绿素和N、Ca、Mg、Mn含量,促进了嫁接树生长结实,且对叶片和果实形态、果实脂肪酸组成和含量未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可以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66.
为研究苦树侧枝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抗肿瘤活性,依次用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对苦树侧枝的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不同极性部位萃取物,采用ABTS 法、DPPH法和普鲁士蓝法测定4种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用噻唑兰(MTT)法检测A549细胞活力。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对2,2-连氮(3-乙基苯并噻唑咻-6磺酸)二氨盐(ABTS)自由基、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效果及对铁的还原能力均最强,其IC50(或A0.5)值分别为0.015、0.057、1.115 mg/mL。正丁醇部位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率为69.764%,IC50为100.642 μg/mL,其余部位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二氯甲烷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结果说明苦树侧枝的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存在差异,部分极性部位效果较好,研究结论可为苦树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苦树| 侧枝|抗氧化|抗肿瘤  相似文献   
167.
普通大蓟马是豆科植物上最主要的害虫,六斑月瓢虫是广泛存在于我国南方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一种重要捕食性天敌。为明确六斑月瓢虫对普通大蓟马的捕食作用和生物防治潜能,本研究测定了六斑月瓢虫对普通大蓟马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和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对普通大蓟马的捕食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猎物密度增加而增加,其捕食功能反应可拟合Holling Ⅱ和HollingⅢ功能反应模型。而且,六斑月瓢虫成虫捕食量高于幼虫,幼虫中捕食量随着龄期增大而增加。六斑月瓢虫各龄期幼虫和成虫对普通大蓟马的寻找效应均随猎物密度增加而降低。选择性试验显示,六斑月瓢虫对不同虫态的普通大蓟马捕食偏好不同,六斑月瓢虫幼虫和成虫均偏好捕食普通大蓟马若虫,其选择系数大于1,对伪蛹的选择次之,对普通大蓟马成虫的选择系数最低,小于1。同时,我们评估了豆蚜和普通大蓟马共存时,种间干扰对六斑月瓢虫捕食普通大蓟马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种间干扰显著降低了普通大蓟马的被捕食量。研究结果表明,六斑月瓢虫对普通大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潜能,但防治效率也会受到其他潜在猎物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