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70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38篇
  80篇
综合类   262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02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了研究鱼类低温下分子调控机制及其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对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成纤维ZF4细胞进行不同程度的低温胁迫(18℃和10℃),监测其在不同低温胁迫时间下(1 d、3 d和5 d)ROS的变化以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1)DCFH-DA探针法表明在低温胁迫作用下,细胞内ROS含量增加。细胞内ROS上升水平与外界胁迫压力成正相关。低温处理3 d后,18℃和10℃的细胞,其ROS含量与对照组(28℃)相比分别显著升高到(1.23±0.04)倍(P0.05)和(2.31±0.08)倍(P0.05)。(2)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的p38(p-p38)和磷酸化的JNK(p-JNK p54和p-JNK p46)的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低温胁迫可以使p38和JNK的活性增强,且均在10℃处理3 d达到最高水平。(3)进一步检测DNA断裂标记蛋白γH2A.X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无论在18℃还是10℃,其在第3天呈现高表达。本实验初步证实低温胁迫能够诱导斑马鱼细胞ROS的产生;通过对不同时间点的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发现p-JNK、p-p38和γH2A.X激活时间点与低温诱导ROS表达时间点相吻合。该研究为后期对斑马鱼细胞低温胁迫实验奠定基础,其中低温下处理3 d可以作为一个检测各个蛋白变化的关键时间点。  相似文献   
42.
细菌对红谷霉素的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4种供试细菌对红谷霉素的耐药性作了一初步检测,通过试验发现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4种供试菌对该种抗菌物质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但4种供试菌的产生耐药性的强度不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最强。但是与林可霉素相比,其耐药性的产生是很慢的。  相似文献   
43.
南京市蛾类区系种类组成的变化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1980~1982年和2004~2006年2次普查结果,编制出了"南京市区蛾类名录"。在对这2次采获的蛾类种类及若干主要种进行比较发现,南京市区在20 a间,其区系种类组成及若干重要经济虫种的发生、发展情况,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该文还就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  相似文献   
44.
2-溴-4-氟乙酰苯胺(2-bromo-4-fluoroacetanilide,BFAA)是多种N-苯基酰胺类化合物合成的中间体,也是合成农药时的主要杂质.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特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用于测定大鼠血浆、组织、尿液和粪便中的2-溴-4-氟乙酰苯胺含量,以获得该化合...  相似文献   
45.
以碧香早品种为材料,通过相机采集不同闷黄时长下的闷黄叶图像共675张,建立了3种闷黄程度的黄茶样本数据集,采用位置变换、随机亮度、增加对比度、添加噪声、随机缩放操作对闷黄叶图像集进行数据增强,运用迁移学习方法,在ImageNet数据集取得MobileNetV3–Large的预训练模型,对迁移网络的所有权重信息进行训练,最终建立了针对黄茶闷黄程度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MobileNetV3–Large识别模型,并利用Grad–CAM热力图可视化和置信分数监控黄茶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训练后的MobileNetV3–Large模型测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8.51%,精确率为99.10%,召回率为98.93%,加权分数为98.20%;MobileNetV3–Large模型的识别准确率高于传统机器学习模型SVM、XGBoost和KNN;通过Grad–CAM热力图可视化显示,MobileNetV3–Large模型在不同的识别场景下能够准确定位并提取闷黄叶特征,准确地识别闷黄程度。可见,MobileNetV3–Large模型有较好的泛化性,可以快速、无损地识别黄茶的闷黄程度。  相似文献   
46.
以红花檵木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其组织培养技术。试验选取健壮的半木质化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消毒效果和芽萌发率比较,进行外植体不同消毒方法和启动培养基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采用0.1%HgCl2消毒2次(4分钟/次),再用50 mmol/L CaCl2浸洗3次(5分钟/次)的消毒方式最有利于外植体启动,可获得大量有效的无菌试验材料;选择MS+6-BA(1.00 mg/L)+IBA(0.02 mg/L)+VC(5.00mg/L)做启动培养基较为合适,启动率达83.33%,死亡率仅为16.67%。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ASFV-G-ΔI177L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方法。针对ASFV I117L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对,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程序,从而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并验证检测方法的重复性和特异性。对170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并与OIE推荐的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ASFV I117L基因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探针对,能扩增2.2×101~2.2×1010copies·μL-1的pMD18-I177L标准质粒,建立的标准曲线R2可达0.995 7,最低检测模板浓度为2.2×101copies·μL-1;该方法扩增反应采用一步法,耗时35 min,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1.8%;针对ASFV I177L基因特异性扩增,但对其他5种常见猪病毒核酸样品及无酶水未见阳性扩增;用该方法对17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本方法和OIE推荐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特异、灵敏、快速AS...  相似文献   
48.
采用ICP法和原子荧光法对冬虫夏草中的矿质元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药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9.
50.
百合优质切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台属多年生球根花卉,喜凉爽湿润环境,适宜在土壤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栽培.目前生产上作切花栽培的百合大致可分为3个类型:亚洲百合、东方百台(因开放后散发出浓郁香味,又称之为香水百合)、麝香百合.其栽培管理措施主要有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