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最近几年来,果农开始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不过大部分果农施用的都是商品有机菌肥,肥料成本增加了,但施用后效果却没有明显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果农不了解有机菌肥的特性盲目施用造成的。不同的有机菌肥特点不同,只有了解了这些特点,才能在果园中做到正确合理施用。1.有机菌肥的特点1施肥时没有考虑到土壤的酸碱性。有机菌肥有p H值,又有真菌、细菌之分。中性和微酸性土壤宜施细菌性有机菌肥;碱性土壤宜施丝状微生物的藻类有机菌  相似文献   
12.
给苹果果实套上塑料膜袋或者塑料膜袋加纸袋的双重袋,可以起到防止病虫为害和农药污染的作用,这一技术近几年在苹果生产上应用较广。不过果实套袋以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黑点病,笔者经过调查总结,现将造成黑点病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农业迁飞性蛾类害虫在我国迁飞过渡带地区的种群动态。2015年—2019年,在河南省漯河市利用高空探照灯对迁飞性蛾类害虫进行监测。结果表明,5年诱集的主要迁飞性蛾类害虫共计7种70 026头,其中夜蛾科主要包括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 (Rottemberg)、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schler)和草地贪夜蛾S. frugiperda (J.E.Smith),螟蛾科主要包括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不同种类间年诱虫量差异较大。从5年的诱虫总量来看,棉铃虫和黏虫为优势种;小地老虎、二点委夜蛾和甜菜夜蛾为丰盛种;稻纵卷叶螟为常见种。混合种群发生盛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棉铃虫每年形成4个高峰期,其中8-9月(第3代和第4代)诱蛾量最大,占5年诱虫量的80.11%。黏虫有3个发生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和9月中旬。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8月15日灯下首见,和其他6种蛾类当年同期诱虫数量比较,为常见种。  相似文献   
14.
在室内采用浸卵法、浸叶法分别对草地贪夜蛾卵、幼虫进行毒力测定,并开展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防治试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药后对草地贪夜蛾卵孵化率影响较小,但对卵孵化成活率影响较大,0.022 3 mg·L-1(商品药稀释126万倍)以上用量即可使卵孵化成活率为0,比对照高效氯氟氰菊酯的39.864 7 mg·L-1高1 016倍;田间防效试验发现,在商品推荐剂量下,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比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高4~5倍。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草地贪夜蛾卵期、幼虫期具有极高的活性,低浓度甲维盐即对草地贪夜蛾卵及幼虫具有快速、高效、持续的防治效果,田间喷药最佳时间可以提前到产卵盛期。  相似文献   
15.
16.
于2016~2017年春、夏季对青海省蝴蝶进行了连续调查,记录到了青海省蝶类新纪录5种,隶属于5科5属。对5种新纪录蝴蝶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地衣芽孢杆菌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地衣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中较具应用潜力的菌种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地衣芽孢杆菌各方面应用的研究日益增多.主要对地衣芽孢杆茵在植物病害防治、饲料加工、医药开发、环境污染治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5—2019年自动虫情测报灯对漯河市金龟子进行诱集监测。结果表明,灯光诱集到的金龟子共2科8种,混合种群年诱集量呈上升趋势,以2018年诱集数量最多。5种常发性金龟子总的诱集数量表现为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阔胫玛绢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毛黄鳃金龟。暗黑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为漯河市金龟子优势种群,暗黑鳃金龟诱集数量占当年金龟子总量的73.18%~90.50%,占比逐年上升,为绝对优势种,发生期长而分散,发生盛期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铜绿丽金龟诱集数量占当年金龟子总量的9.11%~23.88%,占比呈下降趋势,发生期相对短而集中,发生盛期集中在6月上旬至7月中旬。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目测法和网捕法系统调查了河南省漯河市小麦田害虫与天敌群落动态变化和时间生态位。结果表明,该地区麦田害虫与天敌群落共有9目20科31种,其中优势害虫和优势天敌分别为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和烟蚜茧蜂(Aphidius guifuensis)。麦田群落总个体数随时间呈抛物线形变化,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随小麦生育期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在4月份小麦抽穗灌浆时降低,而在5月份小麦乳熟期升高。在麦田害虫群落中,禾谷缢管蚜(Rhopalosiohum padi)和麦长管蚜的种内竞争较缓和,但两者之间的种间竞争最强;麦岩螨(Bryobia rubrioculus)的种内竞争最为激烈。在天敌群落中,大灰食蚜蝇(Eupeodes corollae)种内竞争最为缓和,而中华草蛉(Chrysoperla sinica)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的种内竞争最为激烈;烟蚜茧蜂与燕麦蚜茧蜂(Aphidius avenae)种间竞争最强,其次为大灰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月斑鼓额食蚜蝇和中华草蛉种间竞争最弱。害虫与天敌种群之间,烟蚜茧蜂、大灰食蚜蝇和黑带食蚜蝇对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的控制作用较强,但各个天敌对麦岩螨和麦圆叶爪螨的控制作用均较弱。在生产上,小麦拔节期应注意防治麦螨;抽穗灌浆期重点防治麦蚜,并注意对烟蚜茧蜂和大灰食蚜蝇等优势天敌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苹果小叶病的发生呈逐年严重趋势,有的园片40%以上的果树都不同程度出现小叶。小叶病主要表现为开春苹果树枝条新梢顶端嫩叶变小,节间短而细成簇生状。不易成花难坐果,产量低或没产量,给果农带来直接经济损失。造成小叶病的病因有五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