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了评价噁草酮在棉花上使用的安全性,在济南、杭州两地采用田间试验和气相分析方法研究了噁草酮在棉叶、棉籽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噁草酮在棉叶和土壤中的降解行为均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其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6~5.5 d、54.6~71.5 d。噁草酮在棉籽中的最终残留质量分数均小于最低检出限0.01 mg/kg,低于噁草酮在棉花上的最高残留限量(MRL)0.1 mg/kg。建议噁草酮防治杂草用药次数1次,使用剂量是180 g/hm2。  相似文献   
32.
外源性C、N干扰对森林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为施加蔗糖和硝酸铵对林地进行外源性C,N干扰和凋落叶分解的原位试验,结果表明,四川岷江流域上游地区的4种典型人工林地凋落叶年分解率及其大小顺序为糙皮桦(0.4497)〉连香树(0.2710)〉云杉(0.2594)〉云南松(0.2365);对连香树、云南松林地进行轻度的C、N干扰均可以促进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加速了凋落叶的分解.而强度的N干扰无益于凋落叶分解率的进一步增加,强度的C干扰甚至对凋落叶分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糙皮桦林地,不论是C干扰还是N干扰,均使凋落叶分解率有所下降,说明该林地的C、N对微生物来说都不缺乏;对云杉林地进行不同水平的C、N干扰,均能提高凋落叶的分解速率,说明该林地的C、N对微生物都表现为缺乏,但是轻度的干扰已足以补充林地C、N的不足,再多无益。  相似文献   
33.
34.
外源性C、N干扰对森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岷江上游连香树、云南松和糙皮桦3种典型林地外源性C、N干扰试验研究表明,施N和施C干扰使云南松林地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在适度范围内,随干扰强度的增大效果明显增加。施N干扰可使糙皮桦林地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施C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不明显;施N干扰使连香树林地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且有随施用量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但使蔗糖酶活性增加,施C干扰使脲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以弱度干扰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5.
磺酰脲类除草剂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农药之一,其在土壤中迁移、降解、转化和滞留等多个过程受其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本文以嗪吡嘧磺隆为研究对象,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其在8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嗪吡嘧磺隆与土壤溶液接触4 h内为快速吸附阶段。Freundlich模型可较好地拟合嗪吡嘧磺隆在土壤中的等温吸附解吸过程,相关系数 (r) 值在0.9584~0.9973之间。8种土壤对嗪吡嘧磺隆的吸附能力均为弱,吸附常数 (Kf-ads) 在0.281~3.515之间。其中,以黑龙江白浆土对嗪吡嘧磺隆的吸附能力最强,且远高于其他土壤。除广西赤红壤外,嗪吡嘧磺隆在其他7种类型土壤中的滞后系数 (H) 均小于1,解吸过程存在滞后现象,存在潜在环境风险。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嗪吡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受腐殖酸的影响极显著 (P<0.01),受pH值和Mn2 + 的影响显著 (P<0.05),受高岭土和稻壳生物炭的影响不显著 (P>0.05)。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建立了具有一定预测功能的嗪吡嘧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过程BP神经网络模型,并进行了验证,拟合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36.
枸杞红瘿蚊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红瘿蚊(俗称花苞虫),1996年开始对我县枸杞造成危害,如防治不及时可造成枸杞大幅度减产。 一、枸杞瘿蚊危害特点 此虫是成虫以产卵管插入幼蕾,排卵后孵化为幼虫,取食子房,使花蕾呈盘状畸形虫瘿,不能发育成果实。虫……  相似文献   
37.
小果白刺的生态特性与栽培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8.
建立了检测含油类食品(核桃、花生油和干辣椒粉)中亚胺唑残留的分散固相萃取-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中的亚胺唑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和十八烷基键合硅胶吸附剂(C18)混合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剂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在0.005~10 mg/L范围内,亚胺唑的色谱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 0.99;定量限为0.05 mg/kg。在0.05、0.1和1 mg/kg添加水平下,亚胺唑在核桃、花生油及干辣椒粉基质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2%~107%,相对标准偏差为3.0%~6.3%。方法各项性能均能满足对含油食品中亚胺唑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39.
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做出了具体要求: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本文将从"‘互联网+’概念提出"和"‘互联网+农业’典型案例"两个方面来阐述"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融合过程及状态,为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40.
啶虫脒对土壤微生物呼吸及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直接吸收法(密闭法)测定了啶虫脒对褐土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用平板稀释法测定了啶虫脒对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啶虫脒对土壤微生物基本无影响,属低毒级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