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除利用保护性或半保护性设施如温室大棚等,或者利用冬季温暖小气候如海南岛等生产反季蔬菜外,利用海拔800m以上区域的立体气候资源,如夏季自然冷凉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62.
以重庆市秀山县2007—2009年7055个土样的属性数据、化验数据及茶叶生产对土壤的要求为依据,利用地力评价方法,得出秀山县茶叶生产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并与秀山县境内地理位置特点和茶叶生长要求结合,将秀山县茶叶生产布局分区为:南部低中山最优发展区、东部低山发展区、北部丘陵和低中山储备发展区。  相似文献   
63.
斜井群开挖属立面交叉施工,安全隐患问题突出,合理确定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对保证其安全快速施工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斜井群施工的特点和大量专家调查,构建了3层次18因子的大断面斜井群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以定性排序定量转换法获取权重的改进层次分析法.向家坝大断面斜井群施工风险综合评价表明,指标体系合理,且该方法能大大降低专家打分的难度,能有效解决指标繁杂而导致一致性检验通过率低的难题.  相似文献   
64.
长江下游地区大多是冲积平原,土壤为肥沃、排灌性好的沙壤土,非常适合大葱的栽培。张家港地区从上海引进耐寒晚抽薹的日本大葱品种,在4月播种育苗,到11月底可开始采收。由于本地冬天最低温度在-10℃左右,大葱可露地过冬,根据市场行情上市,一直可采收到翌年4月底,错开了北方普通大葱上市季节,产量高,667m2产量一般2800-4000kg,效益好,平均产值7500元。  相似文献   
65.
以深溪沟围堰水库为调节水库,论证了瀑布沟水库初期蓄水期间,在50%、80%、90%来水保证率情况下,深溪沟水库提前蓄水、瀑布沟水库下闸蓄水、深溪沟水库临时供水等过程的具体实施方案,提出以80%来水保证率作为设计保证率,并讨论了瀑布沟水库实施蓄水时,在上游来流量为960m3/s,尼日河来流量为64 m3/s的情况下,两库的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各地开展微生物防治,应用松杆菌《松烛杆菌1.294Bacillusthuringiensis,dendrocimum》防治松毛虫,杀虫效果显著。松杆菌防治松毛虫具有对人畜无毒害,不污染环境,毒杀力强,防治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微生物细菌剂。我们在1979年越冬代和1980年第一代松毛虫防治工作中,使用本所土法生产的产品,分别在本县林丰林场,枚棠公社阳山进行了野外林地杀虫试验,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7.
据湖北省人才中心发布的最新人才市场需求情况,武汉建筑行业的岗位需求达9100个. 据介绍,武汉市二环线内30分钟畅通工程、地铁、机场、水环境、重点城区改造、3000套廉租房等18个城建重大项目在年内开工建设,相关的建筑类企业招聘需求增加迅速.  相似文献   
68.
为了探索武陵山区氮、磷、钾化肥配方施用对白背飞虱种群动态的影响,更好地预测和防治白背飞虱,搞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2008~2010年在重庆市秀山县水稻示范片的配方施肥区和“3414”小区肥效试验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习惯施肥,配方施肥对白背飞虱种群数量具有较好控制效果;氮素化肥对白背飞虱种群数量有很大促进作用,磷、钾化肥在一定用量内对白背飞虱有促进作用,但达一定用量后,则对白背飞虱种群数量有一定抑制作用;3大肥料元素中,氮对白背飞虱种群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通过肥料的合理配施,则能发挥配方施肥对白背飞虱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69.
近年来设施农业快速发展,设施蔬菜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笔者分析了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的特点,提出了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0.
冬小麦生产年土壤水分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残塬"董志塬"麦田耗水量、不同时期土壤水分含量及其与降水量、耗水量和产量关系的研究,揭示了陇东黄土高原塬区麦田土壤水分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特征。分析显示:麦田耗水主要来源于生产年自然降水,降水多,耗水量大,产量高,一个生产年土壤水分可以得到有效补充,否则耗水量小,产量低;降水量最多的年份并非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最高的年份,但降水量最少的年份肯定是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率最低的年份;上年收墒期降水充沛,土壤水库贮水充足,可以有效防御和缓解来年春旱对冬小麦生产的影响,是冬小麦丰产的基础,同样,即使底墒不足,只要春季降水充足、适时,冬小麦也可以取得较好收成;如果上年秋旱和当年春旱同时出现,天旱地也旱,必然导致冬小麦大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