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22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甘蓝枯萎病抗源材料筛选及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采自北京延庆的甘蓝枯萎病病原FGL③-6对117份甘蓝自交系材料进行抗性鉴定,共获得47份抗病材料,其中高抗材料37份。对其抗性表现与地理来源、球型及叶色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高抗材料主要由来自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荷兰的种质资源中选出;扁球型和叶色灰绿的自交系中抗病材料比例高,而尖球类型中未发现抗病材料。通过苗期人工接种重复鉴定和田间鉴定,筛选出5份既抗枯萎病又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抗源材料。21份材料对延庆菌株FGL③-6和美国甘蓝枯萎病1号小种FOAM对比接种试验的结果显示,相同材料对二者抗性表现基本一致,认为引起延庆的甘蓝枯萎病原很可能为1号小种;对美国甘蓝枯萎病2号小种的初步研究表明,2号小种有更强的致病力。以延庆菌株FGL③-6为供试菌株,用8个抗病 × 感病甘蓝杂交组合和其中两个杂交组合的F2及回交一代作试材,初步研究了甘蓝对枯萎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甘蓝对延庆枯萎病菌株的抗性为显性单基因遗传。  相似文献   
72.
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抗源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快速、有效的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采用温室盆栽方法,分别对甘蓝枯萎病苗期鉴定的接种浓度、接种方法、接种生育期、接种菌龄及接种适宜温度进行系统筛选与比较,并应用筛选出的最佳方法对108份不同来源的甘蓝资源进行抗枯萎病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最适接种浓度为106孢子/mL,接种生育期为2~3叶期,接种方法以将根部土抖落干净后直接浸根为最佳,最适宜发病温度为25~30℃,浸根时间及枯萎病菌菌龄对枯萎病鉴定结果影响不大;从108份不同来源甘蓝资源中筛选出40余份抗枯萎病材料,准确地反映了甘蓝资源对枯萎病的抗性程度。  相似文献   
73.
增产菌是从植物体分离出来的一种高效保健益菌制剂,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控制有害生物,提高产量的作用。增产菌在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上应用较多,在我市蔬菜上还属空白。1989—1990年我们进行了多种蔬菜小区试验和大面积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74.
杨宇红  秦伶俐  周喆 《农机化研究》2004,(5):113-114,117
无网格法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其的形函数构造有多种方法。为此,着重介绍了较常用的两种方法:移动最小二乘法(MLS)和光滑粒子法(SPH),并对这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了阐述。对比了这两种插值函数的异同.最后又用数值算例对其计算精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5.
 以含N 基因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 ) 为试验材料, 接种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12、24、36 h的根尖材料作为测验方( tester) , 相应的未接种根尖材料作为驱动方( driver) , 构建一个南方根结线虫诱导N 基因表达早期的正向抑制消减杂交cDNA文库, 并结合文库高密度点阵膜杂交差异筛选, 获得了237条表达序列标签( EST) 。在GenBank上进行BLASTn与BLASTx分析, 得到148条功能已知的EST序列, 获得已知的上调抗性相关EST 68个。分离出了具有NBS2LRR结构的抗线虫蛋白和类LRR抗性蛋白的基因, 防御作用相关的类萌芽素(GLP) 、HSR203J 蛋白、蜜腺蛋白、蛇毒素肽等基因,抗性相关的WRKY、ERFBP等转录因子基因, 以及G蛋白、142323蛋白等多种信号蛋白基因。通过GeneOntology分析, N 基因介导的早期表达抗病基因涉及病原物的识别、抗性信号传导、过敏性坏死、系统获得性抗性以及植物细胞保护机制等多个方面, 并有许多功能未知的基因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6.
检疫性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检测和防疫控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的分布、识别特征、生物学特性、传播方式,及其检测技术和风险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防疫措施。  相似文献   
77.
番茄抗晚疫病材料的鉴定及初步转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引入的LA1033、LA2099、LA1777等3份多毛番茄人工接种晚疫病, 证明其均高抗我国番茄晚疫病生理小种T10203, 其中LA2099和LA1777还高抗致病力极强的小种T1020304。直播杂交转育F1种子可出苗, 但出苗率极低, 且不同母本遗传背景和多毛番茄材料组合间差异明显。与直播相比, 普通MS培养基培养成熟胚可更快速、有效地获得F1 杂交种植株。人工辅助授粉F1 自交, 田间坐果数也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8.
β-氨基丁酸诱导植物抗病作用及其机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β-氨基丁酸(BABA)作为一种结构简单的非蛋白质氨基酸,不仅具有广谱的诱导抗病活性,而且与多种化合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植物化学诱抗剂。综述了BABA诱导植物抗病性的特点、作用机理、使用方法及其代谢方式,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9.
致病疫霉对苯酰胺类杀菌剂抗性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致病疫霉 (Phytophthora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和番茄晚疫病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 ,该病造成的损失及用于防治的费用使晚疫病成为世界上耗资最大的病害之一〔1〕。 1995年 ,美国哥伦比亚盆地和俄勒冈州 ,因马铃薯晚疫病造成的损失及用于防治的费用高达 30 0 0万美元 ;1998年 ,通过改进栽培管理 ,其经济损失和防治费用有所降低 ,但仍达 2 2 30万美元 ,其中杀菌剂费用占去 1980万美元〔2〕。由此可见杀菌剂在晚疫病的防治中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苯酰胺类杀菌剂 (PAFs)主要包括甲霜灵 (瑞毒霉 )、恶霜灵 (杀毒…  相似文献   
80.
应用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优化辣椒的遗传转化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中椒5 号’甜椒和‘湘研10 号’辣椒子叶外植体为试料, 绿色荧光蛋白GFP 基因为报告基因, 通过观察检测愈伤组织的荧光表达与特异PCR 扩增鉴定, 分析了工程菌液pH 值、共培养基中乙酰丁香酮(AS) 的浓度、共培养时的温度与共培养时间对农杆菌转化辣椒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pH5.2、共培养基中加入AS 200 μmol·L - 1 、23 ℃黑暗条件下, 农杆菌与辣椒子叶共培养5 d , 有利于辣椒子叶的遗传转化,‘中椒5 号’、‘湘研10 号’愈伤组织荧光表达率均达到了4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