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为研究不同红色棚膜对叶菜生长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本文以普通透明棚膜为对照,用不同红色棚膜覆盖处理,研究不同红膜对上海青、菜心和小白菜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透明棚膜相比,红色膜能提高上海青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但产量不如普通透明棚膜;红膜覆盖菜心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却抑制了Vc含量的积累,其中颜色较深的红膜(T_2)可促进产量提高;红膜覆盖提高了小白菜的蛋白含量及产量,且颜色较深的红膜(T_2)处理产量最高。综合分析,菜心和小白菜适合选用加倍添加了红色母粒的红膜(T_2)覆盖栽培,可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62.
为筛选适用于热带地区的可降解地膜,为海南地区开展环保型生物降解地膜的示范与推广奠定基础。本文以普通地膜为对照,通过暴晒试验、埋土试验对比11种可降解地膜(TW,ND-SJ3,ND-SJ4,ND-YS,ND-HS,ND-FS,HN-WS,TZ1,TZ2,HD1,HD2)的产品特性和降解性能。暴晒试验结果表明,TW诱导期出现最早,降解最快。180 d之后,除HN-WS和TZ2仍有大面积残留,其他可降解地膜均降解完全。埋土试验两个月后取样,除了TZ2号、TW没有失重外,其他几种膜都出现一定的降解,其中以HN-WS失重率为最高,其次为ND-SJ4和HD2号。TZ1号、TZ2号、ND-SJ3、HD2号可用于海南热带地区进行大田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63.
以籼稻恢复系R128和籼稻不育系龙特浦A为材料,研究不同高度的防虫网隔离对水稻(Oryza sativa L.)花粉飘移的影响。结果表明,2.0、2.5、3.0 m高防虫网隔离均能影响花粉漂移的频率,各处理同方向各处间的漂移频率随着距离的增大越来越小,差异越来越不明显;花粉漂移频率与风向和风速大小密切相关,即下风口的漂移频率高于上风口的漂移频率,防虫网隔离后漂移频率减少幅度较大;生产杂交种可以使用2.5 m和3.0 m高防虫网作为隔离屏障,不育系扩繁种子使用3.0 m高防虫网作为隔离屏障才符合种子的纯度要求。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彩色防虫网内光质差异及对豇豆生长和产量影响,为豇豆光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露地作为对照,研究咖啡网、黄网、红网、绿网、蓝网、银灰网、白网等 7 种彩色防虫网覆盖下光 谱成分及豇豆生长周期、生长特性、干物质分配及产量差异。【结果】与露地相比,防虫网内远红光及近红外 光的比例增加,紫外光的比例和红光 / 远红光降低,绿网内绿光和蓝紫光比例较高,绿光较露地增加 3.29%,而 红网内红光比例较高,较对照增加 24.96%;防虫网内豇豆的抽蔓期提前 5~7 d,黄网、红网和蓝网覆盖下豇豆 的始花期较露地提前;叶片厚度均较露地显著下降,株高、单叶叶面积和节间长增加,以红网变化最显著;覆 盖防虫网可提高豇豆总产量和前期产量,白网总产量最大、其次为绿网,分别较对照增产 43.46% 和 42.02%, 二者差异不显著。【结论】在豇豆生产中建议采用白网或绿网覆盖栽培,从而提高产量和上市时间。  相似文献   
65.
海水处理下不同生菜品种耐盐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不同海水浓度处理下,对23个生菜品种的种子发芽和植株的耐盐力进行鉴定,并对生菜品种的出苗率、耐盐指数、耐盐比率及100%海水处理下的成活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菜品种之间的耐盐性具有较大差异,中丰、南蔬、细叶苦苣Ⅰ3个生菜品种表现出较高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66.
为挖掘甜瓜抗枯萎病相关基因,本研究以高抗枯萎病自交系YN为母本,高感枯萎病自交系CG为父本构建F2群体,基于F2群体分别构建极端高抗混池和高感混池,对子代混池和双亲池开展30×覆盖深度的全基因组重测序,通过计算2个子代池的SNP-index,比较SNP-index在高抗池与高感池染色体各区段的差异,定位与抗病性的关联区域,根据基因注释信息,预测候选基因。结果表明4个样本获得的SNP位点和InDel分别在91万~250万个之间和17万~45万个之间。基于SNP-index关联分析,在99%的置信区间内将候选区域定位到甜瓜染色体Chr.9的1个区间,总长度为1.37 Mb,位于1~1 370 000 bp区间,包含197个基因,SNP-inDel位点数7 442个。通过对候选区域内的基因进行KEGG、GO数据库分析发现,候选基因分别被注释到18个生物学进程、9个细胞组分和6个分子功能中;主要参与氨基酸生物合成、氨基酸代谢、酯类代谢、糖类代谢等,经分析在候选区域内与抗病性相关的基因共有22个,3个与F-box基因相关,3个水解蛋白相关基因,4个乙烯...  相似文献   
67.
[目的]优化甜瓜半粒干种子DNA提取方法,为甜瓜相关分子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甜瓜半粒干种子为材料,比较改良CTAB法、SDS法、高盐低pH法和尿素法4种提取方法的DNA提取效果,并对改良CTAB法中的提取液CTAB浓度、裂解时间、苯酚抽提次数等进行优化,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检测DNA的质量和纯度.最后通过SSR分析验证优化后改良CTAB法提取DNA的效果.[结果]4种提取方法中,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提取率最高,且DNA质量和纯度均高于其他提取方法.优化得到改良CTAB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液CTAB浓度2%,裂解时间20 min,苯酚抽提1次[先用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抽提1次,再用氯仿/异戊醇(24:1)抽提1次].在此条件下,提取的甜瓜半粒干种子DNA质量和纯度较好,以此为模板进行SSR分子标记分析时,电泳条带稳定、清晰,基本无杂带,可清楚区分品种间的差异.[结论]优化后的改良CTAB法提取甜瓜半粒干种子DNA效果较好,可满足甜瓜种子分子标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分子实验需求.  相似文献   
68.
为提高海南常年蔬菜生产效率,提高本地蔬菜自给率,保障海南市场蔬菜供给及稳定物价,蔬菜生产机械化亟需进行。在研究海南常年蔬菜生产现状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栽培品种多、农艺类型多、规模小、农机与农艺及设施不适应、缺乏有效的发展措施等制约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9.
本文综述了莲雾种质资源分类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莲雾品种分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莲雾品种分析系统以及合理利用莲雾种质资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0.
不同基质配比对甜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金蜜6号、金海蜜为材料,选用椰糠和沙子为基质,研究了6种不同配比(椰糠∶沙=0∶1,1∶1,2∶1,3∶1,4∶1,1∶0)对甜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采用的不同基质配比中,椰糠∶沙为2∶1的处理不仅有利于提高甜瓜幼苗下胚轴粗度和高度、叶面积、地上干质量、壮苗指数,使植株达到较为理想的生长状态,而且可以提高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综合考虑甜瓜幼苗的壮苗指数、根冠比、叶绿素b、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各因素,椰糠∶沙最佳经济型配比为2.1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