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01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1559篇
林业   3509篇
农学   2228篇
基础科学   1946篇
  1719篇
综合类   15778篇
农作物   2070篇
水产渔业   1968篇
畜牧兽医   9994篇
园艺   3094篇
植物保护   1109篇
  2024年   225篇
  2023年   813篇
  2022年   789篇
  2021年   696篇
  2020年   819篇
  2019年   1269篇
  2018年   1350篇
  2017年   691篇
  2016年   921篇
  2015年   981篇
  2014年   2211篇
  2013年   1665篇
  2012年   1797篇
  2011年   1835篇
  2010年   1909篇
  2009年   1950篇
  2008年   1846篇
  2007年   1826篇
  2006年   1696篇
  2005年   1679篇
  2004年   1477篇
  2003年   1419篇
  2002年   1298篇
  2001年   1053篇
  2000年   1008篇
  1999年   991篇
  1998年   946篇
  1997年   933篇
  1996年   826篇
  1995年   883篇
  1994年   826篇
  1993年   742篇
  1992年   698篇
  1991年   654篇
  1990年   603篇
  1989年   457篇
  1988年   248篇
  1987年   245篇
  1986年   201篇
  1985年   160篇
  1984年   164篇
  1983年   125篇
  1982年   127篇
  1981年   113篇
  1980年   59篇
  1979年   29篇
  1978年   17篇
  1977年   18篇
  1964年   18篇
  1959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研究针对锤片式粉碎机工作过程中的空气-物料环流层影响粉碎性能的特点,对锤片式粉碎机粉碎室进行优化设计,用于打破粉碎室内物料环流层,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环境。在锤片式粉碎机粉碎室内添加喷管,引入高压气体的喷射,打破粉碎室内的物料环流层,提高生产效率和使用寿命。此操作完成锤片室粉碎机粉碎室内的转子系统优化设计和强度校核,为后续设计研究打下基础。经分析可得,锤片式粉碎机粉碎室的优化设计模型已完成,并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新发蝙蝠流感病毒H17N10亚型与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的M蛋白(包括M1和M2蛋白)的免疫原性,分别构建两种亚型流感病毒M1、M2的原核表达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前期反向遗传学技术拯救获得两种重组病毒感染MDCK细胞,并分别与相应的单抗或多抗进行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两种亚型病毒的M1蛋白的原核表达产物均与M1多抗反应,均不与2株M1单抗反应;拯救的两种重组病毒感染细胞后及其M1蛋白的真核表达产物均与M1的单抗5F2反应,不与单抗3G8及M1的多抗反应,两种亚型的结果一致;而两种亚型的M2蛋白通过与单抗和多抗反应,出现了不一致的结果,M2的单抗仅与蝙蝠流感病毒M2的原核表达产物反应,不与H9N2禽流感病毒M2的原核表达产物反应,M2的多抗则反之;且M2的多抗仅与H9N2禽流感M2的真核表达产物以及拯救病毒反应,均不与蝙蝠流感病毒M2的真核表达产物及拯救病毒反应。本研究证实这两种亚型流感病毒的M2蛋白之间确实存在免疫原性的差异,并且筛选到了可以区分蝙蝠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M2抗体,为进一步研究流感病毒M蛋白相关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霉菌和酵母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时有造成污染的情况,是造成发酵乳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发酵乳作为短时保质期且需低温运输、销售的产品,低水平的霉菌和酵母不会造成食品质量安全事故。但是霉菌生长会造成食品霉斑,酵母污染导致产品胀包、腐败及风味的改变,给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介绍了霉菌和酵母的污染源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更好地控制发酵乳中霉菌和酵母的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西南地区主栽油菜品种根肿病抗性,以期为合理品种布局提供依据,降低根肿病的危害和损失。结合病圃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在四川安县、大邑、广汉三地区,采用病圃自然发病法,对80个油菜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评价,并对22个品种连续3年进行抗性跟踪。结果表明:三地区病圃根肿菌为存在基因型分化的4号生理小种;供试油菜品种中无免疫根肿病品种,安县、大邑、广汉三地感病品种分别占比88.75%、83.75%、87.50%,其中55个品种在三地区均表现感病,即不适宜在根肿病菌为4号生理小种区域种植;抗性跟踪评价显示不同品种的抗性稳定性存在差异。‘浙油50’、‘油罐罐’适宜安县地区种植,‘黄金荚’、‘金油858’、‘油研9号’、‘种都油998’和‘渝黄4号’适宜大邑地区种植,‘志远油8号’适宜广汉地区种植。‘绵丰油5号’、‘德名油1号’表现抗性丧失趋势;‘丰油精’、‘高油48’抗性不稳定;‘矮架早’抗性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重金属铅(Pb^2+)和镉(Cd^2+)对火炬树Rhus typhina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索火炬树对重金属铅、镉胁迫的耐受程度及机理。【方法】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分别用不同浓度Pb^2+(300、600、900、1200、1500 mmol/L)、Cd^2+(140、280、420、560、700 mmol/L)溶液处理火炬树种子,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幼苗胚根长和茎长、硫代巴比妥酸(TBARS)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Pb^2+、Cd^2+均对火炬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但低浓度Pb^2+可促进根长和芽长的伸长。随着Pb^2+和Cd^2+溶液浓度的增加,幼苗叶片中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POD活性和TBARS含量均逐渐升高。其中,Cd^2+浓度为700 mmol/L时,发芽率、发芽指数、芽长和SOD活性达到最低值,而TBARS含量最高;Pb^2+浓度为1500 mmol/L时,根长达到最低值,POD活性达到最高值;Pb^2+浓度为600 mmol/L时,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结论】Pb^2+浓度为300 mmol/L时会抑制火炬树种子萌发,但会促进幼苗生长,其余浓度Pb^2+、Cd^2+胁迫下,火炬树种子与幼苗受到一定影响,但是均较好完成了萌发与幼苗生长,并表现出多种积极的适应性特征,未出现无根苗现象,火炬树较其他木本植物对铅、镉2种重金属表现出更强的耐性。本试验结果可为今后选用火炬树作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优化前处理过程,建立快速测定果蔬中双甲脒及代谢物残留量的气质联用法。试样中的双甲脒在微波消解罐中经酸水解成2,4-二甲基苯胺,碱化后用正己烷萃取,用气质联用仪检测,以外标法定量。在本方法实验条件下,双甲脒水解产物在5~2 000 ng/mL范围内其测定响应与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γ≥0.999,检出限为0.0050 mg/kg。6种空白样品中添加双甲脒水平在0.02~1.0 mg/kg时,回收率均值为70.4%~92.9%,相对标准偏差为1.87%~6.55%。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且灵敏度好,适用于果蔬中双甲脒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湿地系统由于兼具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两种不同生态系统的特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其在环境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因此,要实现整个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文章将就云南省玉溪市的湿地资源保护以及其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探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楚雄州块菌野生资源破坏严重造成的产量急剧下降的问题,提出在块菌生长林地实施保育措施,保护块菌生长环境,以增加其产量,提高其质量和经济价值。通过合理利用块菌野生资源,同时推广种植块菌菌根苗的经营对策,以达到有效保护块菌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促进块菌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田华 《保鲜与加工》2020,20(3):238-242
基于CiteSpace V信息可视化分析软件,以CNKI数据库248篇圣女果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关键词共现网络及聚类分析生成圣女果研究知识图谱,为研究者深入开展圣女果保鲜和深加工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圣女果研究文献呈逐年增多趋势,圣女果研究成果较多的研究机构是百色学院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海南工业研究所等,成果较多的作者是肖春玲、祝美云、李瑜等,圣女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保鲜、万寿菊、壳聚糖、成品品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由于软枣猕猴桃在初代培养中外植体诱导率极低且快繁效果差,因此进行其组织培养技术体系的研究,以期解决其人工种植的难题.[方法]本研究以软枣猕猴桃展叶为外植体,通过采用不同消毒试剂及消毒处理时间,筛选出最佳的灭菌程序;将不同培养基与不同浓度的KT、2,4-D组合,筛选出最佳的初代培养基配方.[结果]选用展叶为外植体,75%CH3CH2OH处理30 s后以10%NaClO处理20 min,0.1%HgCl2处理15 min后无菌水冲洗3~4次,接至pH=5.8的MS+1 mg·L-1 KT+0.5 mg·L-12,4-D+3%白糖+0.55%琼脂培养基上,置于光照2500 lx、8 h·d-1,26℃下培养8 d后有少部分愈伤组织出现,60 d后平均单芽愈伤组织达0.8 g以上,平均单个愈伤组织长度0.7~1.4 cm,属中块愈伤组织.[结论]以本实验得出的愈伤组织培养方法进行培养,可有效提高诱导率,达到快繁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