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40篇
综合类   26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3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S”技术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规划、工程设计、效益评估等提供准确、快速的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全面、科学、准确的依据。使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进一步提高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72.
水源保护林是以调节水量、控制土壤侵蚀和改善水质为目的综合性防护林体系。由于北方水资源的短缺,营造合理的水源保护林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水源保护林营造的原则、经营、低效林改造等方面提出了水源保护林的营造技术,为实现区域森林与水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3.
森林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是人类健康的基础。本文在讨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经营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天然林为健康模板、实现中尺度的生态系统健康、考虑经济效益合理性原则、主导功能的森林健康经营原则、满足森林健康经营的各种社会效应等五方面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经营的思考  相似文献   
74.
不同肥料对花岗片麻岩山地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平山土石山区土壤贫瘠,针对缓释复混肥、生物有机肥和微牛物菌剂 3 种新型肥料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施用3种新型肥料均能不同程度的增加表层和深层土壤的微生物数量,且各个处理明显增加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并且伴随着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呈上升趋势.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的改善具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发展动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土地荒漠化和沙化非常严重的国家。采用1994—2014年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比较了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发展动态,结果表明:(1)我国荒漠化及沙化土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荒漠化土地由1999年的267.41万km~2减少至2014年的261.16万km~2,沙化土地由1999年的174.61万km~2减少至2014年的172.12万km~2;(2)荒漠化及沙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以内蒙古、新疆为主,荒漠化类型以风蚀荒漠化为主,沙化类型以戈壁为主。同时,分析了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的成因,提出了针对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76.
该文以围场木兰林管局3种典型森林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种群数量径阶谱法,分析了森林演替趋势.结果表明:3种森林类型在后期的演替进程中因受到人为影响,演替阶段不尽相同,3种类型中几乎所有的树种更新具有波动现象,使径阶分布出现断层或差异,给森林演替的预测增加了不确定性.演替规律的探索可以为当地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7.
华北土石山区不同造林密度的油松林结构与功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北京八达岭林场32年生5种造林密度(2000株/hm2、1500株/hm2、1200株/hm2、1000株/hm2、800株/hm2)阴坡油松林生物多样性、碳密度、水源涵养等功能进行调查与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小,林木生长状况良好,林下植被层各种生物多样性指数较其它林分高,并伴随着出现辽东栎等其它栎类更树种的生长;800株/hm2的阴坡油松林蓄积为108.19m3/hm2,是2000株/hm2油松林蓄积的1.22倍;不同密度油松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范围为107.43 t/hm2-174.30 t/hm2,平均碳密度为135.99 t/hm2,且随着密度增大而减小。油松林碳密度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植被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其空间部分为土壤层>植被层>枯落物层,林地土壤的碳密度是相当可观大的,碳密度平均为90.34 t/hm2以上,地上部分碳密度与地下(包括土壤、树根和死地被物)碳密度之比平均为1?3.173;油松林地的稳渗速率、产流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这对增加该地区的径流水量、涵养水源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产沙量也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这对选择油松800株/hm2作为最优林分密度是不利因素,但从北京的多年降雨来看,这种影响对我们选取油松在800株/hm2作为首选经营密度还是较小的。  相似文献   
78.
对冀北山地不同坡位油松林土壤层水文效应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0~40cm土层内,土壤容重的变动范围在0.97~1.19g/cm3,土壤总孔隙度的变动范围在45.43%~54.50%,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总孔隙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2)坡上样地Ⅱ和样地Ⅰ每10cm饱和持水量最大,分别为713.67t/hm2和708.56t/hm2,坡中样地Ⅲ饱和持水量最小,仅为583.00t/hm2,坡中样地Ⅲ和坡下样地Ⅳ每10cm土壤的有效持水量最大,分别为196.33t/hm2和185.00t/hm2,坡上样地Ⅱ有效持水量最小,仅为74.67t/hm2;(3)林下土壤初渗速率在76.09~20.81mm/min,稳渗速率在1.95~4.06mm/min,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存在明显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79.
摘要:河北平山土石山区片麻岩及花岗岩山地土壤土层瘠薄,土壤保水能力差,且灌溉困难,水、肥的严重匮乏是该地区植被恢复的限制性因子。与化肥相比,施用三种新型肥料(生物有机肥、缓释复混肥、微生物菌剂),均能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钾、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尤以生物有机肥2000g/穴处理施用效果最好,土壤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较CK分别提高了444%、87%、906%、355%、1131%,土壤养分均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因此,平山地区可以利用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以促进植物生长,加速植被恢复的速度。  相似文献   
80.
以16种园林树木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试验方法,采用美国CI-34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其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1)园林树种于7:00-11:00的WUE明显高于13:00-17:00的WUE,针叶和灌木树种WUE日变化表现出整体下降的趋势,而阔叶和经济林树种均存在"午休"现象。2)经济林树种WUE生长中期最高,为(4.04±0.20)μmol·mmol~(-1);阔叶树种WUE为生长季初期最大,为(3.82±0.56)μmol·mmol~(-1);灌木树种生长末期最高,为(2.94±0.05)μmol·mmol~(-1);针叶树种WUE生长中期最高,为(2.73±0.25)μmol·mmol~(-1)。3)树种WUE为经济林树种((3.65±0.12)μmol·mmol~(-1))阔叶树种((3.33±0.41)μmol·mmol~(-1))灌木树种((2.90±0.27)μmol·mmol~(-1))针叶树种((2.64±0.27)μmol·mmol~(-1)),经济林树种是针叶树种的1.38倍。4)WUE与Pn、Gs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PAR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5),与VPD、t(a)、t(l)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研究结果可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园林绿地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