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6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胶东半岛地处黄海之滨,生产的大白菜以质优味美闻名于世,近年来对日本、韩国的出口日益增加,当地农户利用大棚加扣小拱棚等技术进行春大白菜的生产,4月上中旬上市可获得较高收益。由于早春气温低,在大白菜上常发生的软腐病、霜霉病和病毒病发生较少,但近几年来黑斑病的发生却越来越多,严重影响大白菜的品质及产量,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肥条件下北方夏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用间歇密闭室抽气法对不同施肥方式下的夏玉米田间土壤氨挥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基肥与追肥氨挥发一共持续了15d与11d,基肥时期氨挥发累积量在2.970 ~4.123kg· hm-2之间,占施肥量的0.81~ 1.65%;追肥时期累积量在6.240~8.347kg·hm-2之间,占施肥量的3.1 ~4.6%.不同施肥处理氨挥发的总量范围在2.914 ~3.920kg·hm1之间,占施肥量的2.3~3.0%;垄作覆膜是降低氨挥发损失的有效施肥方式;而追肥条件下,有机物料还田、施用复合肥和添加尿酶抑制剂会增加氨挥发强度.本次试验结果表明,即使在碱性土壤上,在严格的控制条件和良好的施肥管理条件下,氨挥发损失量仅占总施肥量的约1~2%.  相似文献   
13.
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对番茄的促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1619是一株对设施番茄土传病害具有很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为了明确其对番茄的促生作用,本研究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稀释倍数的生防菌B1619发酵上清液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测定了喷施B1619菌液后番茄体内叶绿素、胡萝卜素和根系活力的变化;运用液质联用法检测了生防菌B1619上清液中促生相关物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亚精胺)的含量。结果表明,生防菌B1619不同浓度的上清稀释液对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100倍稀释液(4.8×107cfu/mL)促生作用最大;用生防菌B1619不同浓度的上清稀释液对番茄喷施后,番茄植株的叶绿体色素、胡萝卜素和根系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以100倍稀释液各生理指标活性增加最大(分别增加47.92%、38.37%和49.75%);生防菌B1619上清液中生长素(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3)、脱落酸(ABA)和亚精胺(Spd)的含量分别为1.90、1.30、0.0544、1.94和1.22mg/L。本研究结果证实了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防菌株B1619对番茄生长具有显著促生作用,且促生物质主要存在于上清液中。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浓度生根剂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生长素更好地调控作物根系发育和生长,以玉米为材料,吲哚丁酸钾(IBA)∶α-萘乙酸钠(NAA)=1∶4为生根剂,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研究外源生长素对玉米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用浓度的增加,生根剂对玉米幼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增强后又减弱的趋势。其中,生根剂浓度为20mg·L-1时对玉米幼根促生效果最佳,可有效增加总根长、总根表面积及根分枝数,降低根平均直径,对地上部鲜重和株高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甘蓝Brassica oleracea生长期施用w为0.3%的印楝素乳油,检测印楝素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方法】印楝素在0.05~5.00 mg·kg~(-1)水平范围内取0.1、0.5、1.0 mg·kg-1添加,样品中的印楝素经乙腈超声波辅助提取,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印楝素在甘蓝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8.52%~93.21%,相对标准偏差为2.75%~3.55%;在土壤中平均回收率为90.69%~93.32%,相对标准偏差为2.09%~3.46%。印楝素在甘蓝中的残留半衰期为0.89 d,在土壤中的残留半衰期为2.40 d。【结论】印楝素属易降解农药。该施药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00-2008年相关数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对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等相关指标进行计算,研究三峡库区重庆段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其匹配程度.认为三峡库区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但就业结构还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现象.为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发展,提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发特色农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重视传统第三产业,培育现代服务业以及发展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番茄枯萎病致病镰刀菌种类鉴定及优势种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镰刀菌(Fusarium spp.)是真菌的一个重要属,分布极为广泛,是多种重要植物的病原菌。其中,由致病性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引起的植物枯萎病是一种世界性的土传真菌病害。病菌从植物根部侵入,扩展进入维管束,造成植株枯死,在植株的全生育期均可发生,给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国内外已报道的被严重为害的作物有棉花、甘蔗、香蕉、番茄、黄瓜、哈密瓜、西瓜、大  相似文献   
18.
4种常用杀菌剂对江苏省番茄枯萎病菌的毒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36株番茄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毒力。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毒力水平有显著差异,25%氰烯菌酯悬浮剂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菌落生长的抑制毒力最强,EC50分别为1.65μg/mL和2.91μg/mL;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的毒力次之,EC50为12.56μg/mL;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毒力最小。不同地区的番茄枯萎病菌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明显的差异,铜山地区的菌株除了对多菌灵、氰烯菌酯有较高的敏感性外,对其他2种杀菌剂都呈不同程度耐药性;沭阳地区的菌株对4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均很强;姜堰地区的菌株对百菌清有较弱的敏感性,对其他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均较强。本研究为化学防治番茄枯萎病、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柑橘中四螨嗪残留量的方法。试样经乙腈提取,使用N-丙基乙二胺键合固相吸附材料(PSA)和C18吸附剂净化,在C18柱上以乙腈-水(V∶V=70∶30)为流动相进行分离,在268 nm波长下检测。四螨嗪在0.05~5.00 mg/L时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3);柑橘果肉和果皮中四螨嗪的最低检测限(LOD)均为0.05 mg/kg;在0.05~1.00 mg/kg添加水平时,果肉和果皮中四螨嗪的回收率分别为77.6%~91.6%、79.3%~105.6%,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低于8.1%。  相似文献   
20.
促根剂对太湖地区水稻生长、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云  李文军  颜晓元 《土壤》2012,44(2):208-212
为研究一种促根剂对太湖地区水稻生长及氮肥利用的影响,设置添加促根剂和不添加促根剂两种处理,在5个施氮水平下分别测定水稻的生物量、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结果表明:在相同施氮水平下促根剂可以增加水稻生物量,其中在施氮量150、200、250 kg/hm~2施肥水平下,抽穗期和灌浆期地上部生物量的增加幅度分别为17.95%、8.63%、11.09%和2.16%、12 13%、11.47%,存在显著性差异;促根剂明显增加了拔节期水稻根系干重,由低到高各施氮水平下的增幅依次为27.40%、8.52%、26.12%、6.85%、7.21%。促根剂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并且在氮肥用量大时效果更为明显。在250 kg/hm~2施肥水平,促根剂处理比不添加促根剂的处理增产5.79%,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促根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稻吸氮量、氮素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高氮肥施用水平下表现明显,250 kg/hm~2下分别高出不添加促根剂的处理7.14%、33.26%、10.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